引用第358楼dongan于2012-03-07 18:00发表的 :
7;s#QqG`I 不信,也很正常,因为你没有真正的全面了解,只是从图中看到片面,往往图中的片面,被表面的气势迷惑,但当你真正的用心以龙格去分析,就知道此龙分数高低。
f8Iddm# 你看到千金山,被表面气势迷住,所以高估了它。我与你分析,此是行龙之列祖列宗山,龙在正行,每起一峰,必开桡棹,千金山所出一脉,亦一桡棹也。看其降脉,虽觉气势,实是偏下,未有穿心,乃至大跌后复起,每节亦不见分金出脉,多是偏出,细心者在我发的骑龙穴时,会留意到我说的案山是从第六节右脚下偏出的,故知此龙分数已经打折扣。古人言:千里来龙,到头数节为重。即使前面一段出身不怎么样,如到头数节好也会加分,但可惜二次跌伏再起之第九节,又是左肩偏出,分脉不明,是为缺点。如果真有你所说非常大的地,除了龙格出身好外,此脉定然大帐出小帐,结穴之时,主星结处犹如大将停马立身,而后面送砂必如兵马分开左右两路,奔至前方形成垣局,余砂则关栏水口。但是此脉只是一脉独行,左右只是分些小枝脚,乃至到头了才左右张开,形成个小格局(即我说的正结,),本脉没有生出更多的砂来缠局,而之外的它峰出脉,欲想借来护局,但左脉太短护不出来,右脉亦变弱小护不过来,所以说此本一桡棹一枝,格局如此。
>Icr4?zq 再说明一下,你看到的左几重右几重护砂,实际是大龙的一条条桡棹,它们各自为政,并不是专门来护千金山脉的,只能借用而已,你可以站在每一条脉上看,都可以看到左几重右几重,又岂非仅在此脉才看到乎,实图片给人的错觉气势也。
xG9Sk -L1785pB85 灵珠子发贴从不喜欢夸大,不轻易动则大地,一切实实在在发表,此山从分龙出身,降脉,行龙,剥换,过峡,束气,一砂一水,我都作细心分析,客观地为其定位,不作夸张也,说这么多,也希望明者自明了。
K:wI'N"N .......
X2z<cJG|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