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身为一个大乘的佛弟子,我们这一念明了的心,在一生当中,会遇到很多很多的佛法,也会遇到很多很多的法师,但不是所有的法师跟佛法对我们都是帮助的,甚至于我们遇到的哪些法门,甚至遇到哪些法师的因缘,对我们反而会产生一种障道的力量。那么这个问题点在哪里呢?
就是我们本身没有掌握正确的闻法仪轨。
蕅益大师说:它本来是一个珍宝,但是我们在拿这个珍宝时候不善巧,结果身体被割伤了。
所以说这个课程在宗大师的《广论》当中,是当作道前基础。就是你这个盖房子,先把这个地基打好,没有地基,房子盖起来是会垮掉的,那么这样的一个基础的教育呢,我们看这个地点讲到对法跟法师应有的态度,我们看这当中有两段,
如《地藏经》云:
专信恭敬听闻法,不应于彼起毁谤;于说法师供养者,谓于师起如佛想。
这个地方就是说明我们在面对法跟面对法师的一个态度,第一个我们面对法的时候,法有两种:
一、是你今生所专修的法门,你主修的法门,或者说是你的根本法门。那当然没活讲啦,你遇到了净土法门,或者是你所修的般若法门……那么这个时候,你应该什么态度呢?以专心、信仰的心、恭敬的心来听闻。
二、你也会遇到一些你今生所没有修习的法门。这个法门,你今生没有把它纳入你的根本法门,但是你也听闻到了。这个地方你要注意:[不应于彼起毁谤]!即便你今生没有修学,你也要保持一定的尊重跟随喜赞叹,因为你来生迟早会遇到,我们必须为来生结下一个善缘。这是对法的态度,包括你今生所专修的、也包括你今生暂时没有修的,这两种态度。
那么我们对于这个人,对于说法的法师,我们在面对说法法师的身口意供养呢,最好的心态就是把法师当做佛陀一样的转想。那么把这个师当[佛]的转想,这个地方有两个很重要的观念,要加以说明:
为什么要把法师当佛一样转想呢?
所以我们一再强调一个观念:一个人要改变只有一种情况,你自己改变,没有一个人可以帮你改变。那么这样意思就是说,其实佛陀是扮演说法的角色,而法师也是扮演说法的角色,那么从功能上,这两个效果是一样的。你看佛陀灭度以后,就是靠这些天下弘扬佛法诸大善知识,来弘扬佛法。所以我们从这个地方念恩生敬,因为他今天扮演的角色,刚好是佛陀的角色,你把他当做佛陀一样看待,而我们自己听法者,能得到最大的加持,重点是我们自己得到最大的利益。
这个地方讲到我们对于[法]跟对于[师]这两种的心态。
~~~ 净界法师《闻法仪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