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 念佛的心是全性起修,全修在性的。
级别: 初级版主

UID: 156786
精华: 2
发帖: 3362
威望: 1536 点
金钱: 30902 RMB
贡献值: 0 点
好评度: 46 点
在线时间: 44548(时)
注册时间: 2014-03-23
最后登录: 2024-11-10
楼主  发表于: 2021-09-11 07:22

0 念佛的心是全性起修,全修在性的。

念佛的心是全性起修,全修在性的。
原创 大安法师 东林法音











【疏】妄识纷纭,遂有圣凡之异。

——《佛说阿弥陀经略解圆中钞》



这就是推寻源流,从流的层面来谈了。这是第二个小层次。“妄识”就是指我们的心意识,具有见思惑、尘沙惑、无明惑的内容的心识。“纷纭”就是我们的这个心识纷纷扰扰,客尘烦恼。一切由这个心所显现,才有四圣的法界、六凡的法界这些差异。



我们来看,这个差异是怎么样来展开的。是由于众生无始以来,谈真如是无始,无明也是无始,就是没有开始。这个词很让人玩味。我们总是对一个事情讲它的开始,讲它的终结,但是佛教从它的源头上来说无始——没有开始。就好像在做一个梦,你非得要问:你是哪个钟点,哪分钟开始进入梦乡?你是说不清楚的。



你知道哪个钟点进入梦乡,你就没有在做梦,做梦就是无始,不知道什么时候在做那个梦。做梦时间就是最多几分钟,但是你觉得过了很长很长的时间。为什么叫南柯一梦?南柯太守做个梦,他一辈子五十年都做完了。黄粱美梦,黄粱米饭还没有煮熟,他一辈子也过完了。过完了,他就过来人了,索然无味了,修道去了。所以无始。






众生无始以来就从这个性觉妙明,本觉明妙当中,就是富楼那尊者所提的这个疑问,这个本觉妙明是清净本然的,是没有妄念的,但忽然生了这一念,这一念生起来,就“妄为明觉”,就生起一个对待了。因这个明立一个所,能明所明,能觉所觉。所一旦产生了,这个所也是虚妄立起来的,于是你就生起你的妄能——我一定要了解对方是什么。于是,无同异当中——“无同异”就是没有差别的那种本觉妙明心里面就炽然成了一个差异了,然后就依这个分出三细的无明。



所以无明有三种表现形态:业相、转相和境界相,有时候叫现相。就是依这个不觉,所以一念心动。这个三细就代表无明和尘沙这两类烦恼,依不觉一念妄动,这就叫业相。依这个动产生了能见,就生起一个妄能,我能见,这就是转相。依能见的这个妄能,境界就现出来了,境界虚妄现前,这叫现相。这叫一念无明生三细。三细:业相、转相、现相代表着无明和尘沙。






境界为缘长六粗,“因而为六粗之见惑思惑”。所以谈六种粗一点的,因为那三种是比较细微的,六种比较粗的是代表见惑和思惑。这六种是哪六种?第一是智相。因为境界现前了,你觉得很有智慧,你有妄能,你就分别它是好是丑,是大是小,法执就生起来了。第二是相续相。依这个智相去分别它,念念都在分别相续,这就是法执的分别,相续相。第三是执取相。由这个分别的心对境界生起了一种判断,就会执著。对五欲的东西会贪恋执著,对于自己得不到的东西会瞋恨,我执就产生了。



第四是计名字相,这就是我执的分别。计名字相就是遍计所执性,它是众生的情执,见到什么,给它安个名字,赋予一个意义。这是以我为中心的,对于一切我所有的,要给它标名立字,这是我执分别的范围。第五是起业相。计名字相有爱憎是非,就起惑造业了。造业可能是善业、恶业、无记业,总之都是三界里面的轮回的业。既然造了业,第六就是业系苦相。造了业,就像绳索一样把你绑在三界六道,出不去了,就在这里遭受轮回之苦,这叫业系苦相。这是由于见思惑所导致的。






三细的无明之相、六粗的见思惑之相,就会把寂光真净来做一个逆性的转换。第一变就把常寂光的净土变成常寂光的秽土;第二变把实报庄严土的净土变成实报庄严土的秽土;第三变把方便有余土的净土变成方便有余土的秽土;第四变把凡圣同居净土变成凡圣同居的秽土。这样,在凡圣同居就是六道众生,在前面三土就是菩萨、声闻、缘觉。所以从本源清净变成了这样的一种情况,这叫“妄识纷纭,遂有圣凡之异”。



这就是《楞严经》所说的“随众生心,应所知量”,众生的真心那是清净本然,周遍法界。但是随众生的业识的心,随你的业力所感召,显现你所处的境界。这在《华严经》就讲一念的如来藏性随染净缘分为十法界——随染缘生六凡法界,随净缘生四圣法界。所以,这里就标名为“妄派成殊”,是由我们的虚妄的心识构成了十法界的差别之相。



进一步,要知道开始说的“寂光真净,初无苦乐之殊”,这是从它的本体来说,但不妨在无差别当中生起了差别,这叫“不殊而殊”。不殊而殊,是由于它性具十法界。性具事造,看事相上造什么,就是《观经》讲的“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你作就是你在造:心作佛,心是佛;心作人,心是人;心作天,心是天;心作地狱,心是地狱……所以性具十界。






然后,第二就讲“妄识纷纭,遂有圣凡之异”。这是从事造方面来看,十法界差别性就来了,有圣贤法界,有凡夫法界,但是当体从这个事相上的差别性又要看到它的无差别的体性,所以不妨“异而不异”。前面从理上来谈,要从理看到它会生起事,是不殊而殊。这里从纷纭的事相的差异,要体认无差异的体性。所以,这里面就在理和事之间一定要两个层面把握。



在理性上来说是无差别,但理性上无差别,这是从心真如门来说,它是不动的,它是不变的。但是它又具有事造的随缘性,所以不变的真如并不妨碍随缘,这就从它的性体内具来说。然后从它的过程上来说——事相来说,“妄识虽随缘”,就是我们的心意识——阿赖耶识随染净缘显现的森罗万象的现象,不妨就在随缘的事相的当下来体认不变的真如的体性。由于真如能随缘故,所以无差别而有差别;由于随缘不变故,所以有差别的当下又有不差别的性。






所以,要了知这样的理和事的关系——性具和事造的关系,性具也叫理具事造。能够了知这个道理,方能了知当下我们念佛的心“乃全性以起净修”。一心具足十法界,我当下信愿念佛的心——这个能念的心全体都是法界——全性,是以一真法界的这个心来起了一个随净缘的修德。



就是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全体的是清净的摩尼宝珠,我们起念佛的净修,当下是全法性的,全一真法界起来的。所以这就是祖师大德常常讲念佛是“以法界心,念法界佛”,能念的心全体是法界,所念的佛号也是法界。全体的修德也摄归在一性,一体的性体上。所以,全性起修,全修在性。



这种关系就是有个比喻,叫作“以空印空,似水投水”。也就是《楞严经》简别真妄,要找到一个不生灭的心,才能得不生灭的果,所以在六根之性,闻性,反闻闻自性。闻性是不生灭的,是具有圆通常的,以这个来“入流亡所”——入闻性之流,亡音尘之所。音尘是生灭的,声音是生灭的,那叫尘,客尘烦恼。






我们念佛也是这样,反念念自性,性成无上道。念性就是寂光真净的,以这个念性来念南无阿弥陀佛名号,就是全性起净修。每一声佛号都摄心去念,“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净念相继的全体的净修都是在回归妙真如性。所以开始是以生灭心去念,以众生心,忆佛念佛,最后念到能所一体,能念的心所念的佛打成一片的时候,这时候就是“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了。“以念佛心,入无生忍”,就是全修而在一性,这个一性就是无生法忍的境界。



所以净土法门在《大势至菩萨圆通章》里面是单刀直入的,“不假方便,自得心开”的。为什么不假方便能自得心开?就在于从性具事造这个层面来说,念佛的心是全性起修,全修在性的,这就是“托彼名号,显我自性”的一个简捷而圆顿的方法。
 龙行天下风水论坛 » ≌≌佛学世界≌≌ » 念佛的心是全性起修,全修在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