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墓位于湖南岳麓区坪塘街道桐溪村伏龙山,为晚清湘军首领、两江总督--曾国藩之墓。 清同治十一年(1872),曾国藩归葬于此。墓冢为三合泥拌碎石混合封堆,上铺砌花岗石,呈半圆形,底径5米,残高2米。茔地以花岗石墙围护。墓后立碑三通,白玉石碑心,主碑高3米,宽2米,刻楷书碑文"皇清太傅大学士曾文正公一品侯夫人欧阳夫人之墓",计22字,附碑均为龙纹浮雕。墓前有拜台,祭坪约50平方米,东西各立石阙一个。墓葬占地面积300平方米。曾墓墓冢原系三合泥拌碎石糯米混浇而成,墓围直径约5米,花岗石围,高2米。茔地砌花岗石罗围,并立碑三通,汉白玉石碑心,主碑高3米,刻楷书碑文"皇清太傅大学士曾文正公/一品侯夫人欧阳夫人之墓"。附碑均为龙纹浮雕。墓前有拜台和墓坪,拜台约50平方米,经26级台阶下接一大墓坪约200平方米,墓坪上东西两侧各立石阙一个,分别刻有"曾太傅墓东阙"和"曾太傅墓西阙"。左侧石梯通道沿桐溪寺围墙而下,接墓庐槽门与御碑亭,通道两旁有石马、石狮、石虎及翁仲各一对。距曾国藩墓约60米处立有"太傅大学士毅勇侯曾文正公神道碑",系大学士李鸿章撰、翰林黄自元书,大抵叙述曾国藩生平功绩。墓地正前有古银杏、罗汉松各两株,蓊郁茂盛。墓地附近之桐溪寺古称兴国寺,为唐代振朗禅师创建。该寺掩映于绿树丛中,建筑宏伟,楼阁玲珑,三道大门,宽敞明亮,为唐代名刹。不久,寺毁,至宋复建,名曰伏龙庵。寺周有八景:盘龙松、集贤桥、象王岭、谈经石、狮子峰、桂花井、金盆岭、万寿亭。至明末,寺又毁。清代,经天岩应适禅师募缘重建,改名桐溪寺,因山后桐林茂密、寺前流水潺潺、山清水秀、环境幽雅而得名。鼎盛时期,桐溪寺有房100余间,香火缭绕。民国以后,寺庙日渐凋零。曾国藩(1811-1872),初名子城,字伯函,号涤生,谥文正,湖南长沙府湘乡白杨坪人,现属双峰县荷叶镇天子坪曾国藩于嘉庆十六年(1811年)出生于湖南省双峰县井字镇荷叶塘的一个豪门地主家庭兄妹九人。曾国藩是中国清朝时期的军事家、理学家、政治家,书法家,中兴名臣之一,也是文学家,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 曾国藩,原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1811年11月26日出生于湘乡(今双峰县)荷叶镇白玉堂。1872年3月12日卒于南京两江总督任上,终年61岁,朝廷追赠太傅,谥文正。后其灵柩由南京运回湖南老家,是年选址浅葬于长沙南门外金盆岭。
glxsa8 1874年12月13日,与夫人欧阳氏合葬于善化县(今望城区)坪塘伏龙山。 曾国藩,原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1811年11月26日出生于湘乡(今双峰县)荷叶镇白玉堂。
J#(LlCs?@c 1872年3月12日卒于南京两江总督任上,终年61岁,朝廷追赠太傅,谥文正。后其灵柩由南京运回湖南老家,是年选址浅葬于长沙南门外金盆岭。
qLG&WB 1874年12月13日,与夫人欧阳氏合葬于善化县(今望城区)坪塘伏龙山。 曾国藩离世后为何先是浅葬、两年后又迁葬并最终与夫人欧阳氏合葬于善化县坪塘伏龙山呢?
RFc v^Xf 曾国藩年事渐高时,“叶落归根”心愿日渐浓厚,曾委嘱其弟曾国荃在老家湘乡曾家祖坟(曾祖父竞希公墓地)周围为其择卜墓地,惜未得如意之地。后又告诉曾国荃,可安葬于长沙近郊。故1872年7月19日,曾国藩去世后,其弟曾国荃、儿曾纪泽决定曾国藩暂行浅葬于长沙南门外之金盆岭。
nYSiS}?S. 之后,各方加紧了寻找墓地的步伐。其时,曾国荃卸任湖北巡抚,长居乡间,为兄览得一名叫紫竹林的地方,位于湘乡与湘潭交界之处名为铜梁大山,此山系曾家去省城的必经之地,儿曾纪泽也非常认可,已做开道迎柩之事。
.},'~NM] 后曾纪泽于此地掘出皆嫩石,日记中记有“穴间掘罗围皆嫰石,余亲督一役掘穴心,视之亦皆嫰石,此地不可用矣。”
7`Ak)F:V 最终放弃了将曾国藩葬于紫竹林的想法。
h0f; F@I 在清廷出资的情况下,延请风水大师多方寻访,终于寻得曾国藩万年吉地:伏龙山。
\fdv]f 曾国藩墓今属望城区坪塘镇狮峰山村,东靠湘江,西依靳江,位居伏龙山山麓。
EwT"uL*V; 据说当年曾国藩靖港之战惨败后,到伏龙山上桐溪寺,与时任住持宝月大和尚言语相投,彼时已有意以桐溪寺所在地伏龙山作为归葬之地。因此,归葬伏龙山,既有曾国藩本人之意愿,又得风水之道,近距长沙城,便于后辈祭奠,这也是曾国藩夫妇最终合葬于坪塘镇之伏龙山的主要原因。
D|p9qe5% 曾国藩的安息之地曰伏龙山,观其地形也是龙蛇之状,前人均以“龙即是蛇,蛇即是龙”,曾国藩最终回归“龙蛇”之地。
9};8?mucr yu|8_<bq 曾国藩去世后,曾国荃为其择卜墓地经过 曾国藩,原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1811年11月26日出生于湘乡(今双峰县)荷叶镇白玉堂。
FUb\e-Q=
1872年3月12日卒于南京两江总督任上,终年61岁,朝廷追赠太傅,谥文正。后其灵柩由南京运回湖南老家,是年选址浅葬于长沙南门外金盆岭。
Y%^w:|f^ 1874年12月13日,与夫人欧阳氏合葬于善化县(今望城区)坪塘伏龙山。 曾国藩离世后为何先是浅葬、两年后又迁葬并最终与夫人欧阳氏合葬于善化县坪塘伏龙山呢?
!zpRrx_ 曾国藩年事渐高时,“叶落归根”心愿日渐浓厚,曾委嘱其弟曾国荃在老家湘乡曾家祖坟(曾祖父竞希公墓地)周围为其择卜墓地,惜未得如意之地。后又告诉曾国荃,可安葬于长沙近郊。故1872年7月19日,曾国藩去世后,其弟曾国荃、儿曾纪泽决定曾国藩暂行浅葬于长沙南门外之金盆岭。
]Sz:|%JP1 之后,各方加紧了寻找墓地的步伐。其时,曾国荃卸任湖北巡抚,长居乡间,为兄览得一名叫紫竹林的地方,位于湘乡与湘潭交界之处名为铜梁大山,此山系曾家去省城的必经之地,儿曾纪泽也非常认可,已做开道迎柩之事。
MYvY]Jx3 后曾纪泽于此地掘出皆嫩石,日记中记有“穴间掘罗围皆嫰石,余亲督一役掘穴心,视之亦皆嫰石,此地不可用矣。”
n\'4 最终放弃了将曾国藩葬于紫竹林的想法。
1#2 I 在清廷出资的情况下,延请风水大师多方寻访,终于寻得曾国藩万年吉地:伏龙山。
MUc$j& 曾国藩墓今属望城区坪塘镇狮峰山村,东靠湘江,西依靳江,位居伏龙山山麓。
MK~ 8}x 2K 据说当年曾国藩靖港之战惨败后,到伏龙山上桐溪寺,与时任住持宝月大和尚言语相投,彼时已有意以桐溪寺所在地伏龙山作为归葬之地。
$6 9&O 因此,归葬伏龙山,既有曾国藩本人之意愿,又得风水之道,近距长沙城,便于后辈祭奠,这也是曾国藩夫妇最终合葬于坪塘镇之伏龙山的主要原因。
%E>Aw>]v 曾国藩的安息之地曰伏龙山,观其地形也是龙蛇之状,前人均以“龙即是蛇,蛇即是龙”,曾国藩最终回归“龙蛇”之地。 交流微信号13937538140
djG*YM\B KC6.Fr{ 曾国藩夫妇墓坐北朝南,此地南向90余公里,即为曾国藩的家乡双峰荷叶镇,那里有他的出生之地白玉堂,有他拟为终老林泉的富厚堂。
rfg'G&A( 曾国藩为何那么恨太平军?只因他们干了一件连张献忠都不敢干的事 `25yE/ 创立湘军,平定太平天国可以说是曾国藩这一生中最重要、最辉煌的事,他的命运由此改变,甚至整个大清朝也因此得以延续。曾国藩熟读圣贤之书,深谙怀仁之道,可是他对待太平天国军却是异常的残忍,这背后其实有着一个深刻的原因。咸丰二年,太平天国起义愈演愈烈,咸丰帝命令曾国藩组织团练,保卫湖南。从当时的处境来分析,曾国藩完全没有必要去接这个烫手的山芋。首先,曾国藩只是一个守孝在家的丁忧之臣,按照清朝的规定,丁忧在家的大臣是不享受官员的权利的,而且在此期间也不准为官。所以,当时的曾国藩有充足的客观理由赋闲在家。
69NeQ$]( 其次,当时曾国藩已经在京为官十年,深受排挤,郁闷难堪,本就有回乡之心。再者,曾国藩是一个文人,从未带兵打仗,可以说毫无军事经验。
w3_>VIZJl 最后,咸丰皇帝下旨只是让其组织民兵守卫湖南,并未要曾国藩和太平天国军队正面冲突。
}C?'BRX 可是,曾国藩却不顾一切地组建湘军与太平天国军队开战,攻破南京后更是血腥屠杀。曾国藩为什么如此憎恨太平天国?这背后藏着一个深层次的原因,那就是太平天国军队干了一件人神共愤的事。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造反派甚多,最残忍的莫过于张献忠了。《明史》记载:“盗贼之祸,历代恒有,至明末李自成、张献忠极矣。史册所载,未有若斯之酷者也。”但即便是凶残如张献忠、李自成这样的起义军,还是会祭祀神仙,不敢冒犯孔子。而天平天国却大肆破坏文化、毁坏建筑,造成了一场史无前例的文化灾难。天平天国信奉拜上帝教,首领洪秀全声称中国传统文化均为“妖”书“妖”术。太平军所到之处,毁坏神像、焚烧孔庙,遇到名寺古刹、古迹、文物、书院要么付之一炬。要么改为兵营、仓库、屠场。凡是太平军经过的郡县,一定先烧毁庙宇,即使是像岳飞、关羽这样的忠义之士也不放过,他们砍掉神佛的脑袋,佛寺、道院、城隍庙、土地庙均毁于一旦。除了建筑之外,大量古典书籍也是难逃一劫。搜到的藏书一担一担地扔到厕所里,厕所里扔不下了就用火烧,烧不完的就用水浇。读书的人要杀,收书的人也要杀,连买书卖书的也要杀。浙江天一阁的一半珍藏本毁坏流逝。当时江苏一带的知识分子悲痛慨叹道:
4f@rv^f(X “我恐焚书坑儒之后,未有如此之大劫也”
>Q;l(fdj 也就是说秦始皇焚书坑儒之后,没有比太平天国更厉害的文化毁灭者了。在曾国藩看来保卫湖南、保卫大清朝都是小事,作为一各正统出身的知识分子,保护文化的传承才是根本的任务。如果太平天国成功,中国将陷入前所未有的蒙昧状态,中国几千年的文化积累将面临全部毁灭的危险。所以,曾国藩如此痛恨太平天国,最根本的原因是为了保护中国的文化。 交流微信号 13937538140
P>D)7V9Hh mdDOvm:& Sy_G,+$\ [ 此帖被叶晓易在2020-02-15 13:09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