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 助传曹老师知道部第十六篇:要知道因果与佛力的道理
玄奘之路~南无阿弥佗佛
级别: 至尊会员
UID: 193505
精华: 0
发帖: 1149
威望: 874 点
金钱: 10527 RMB
贡献值: 0 点
好评度: 9 点
在线时间: 9199(时)
注册时间: 2015-06-18
最后登录: 2021-06-25
楼主  发表于: 2016-03-24 22:37

0 助传曹老师知道部第十六篇:要知道因果与佛力的道理

第十六篇;           要知道因果与佛力的道理                                             一个人的面相及其与家庭的卦相、八字、风水在某种情况下可以影响命运,至少可以体现命运的兴与衰,亦叫小不共业,犹如灯火之光。比如,天灾人祸一次可夺走无数生命,难道这些死难的人,面相、骨相、卦相、八字、风水都一样吗?都不好吗?非也!此等灾难,是死难众生在上世共同种的死因,又叫共业。共业犹如太阳之光。面相、骨相、卦相、八字、风水乃至姓名等等的灯火之光,在共业(死难)现前的太阳之光面前已微不足道了。同样,在大难中奇迹般活下来的,皆是因为在造共业(死因)的同时或以后,种下了活命之善根。因善大于恶,故有惊无险而未丧命。当然,凡是群体受恐之众,亦是上世共同种下的恐业。灾难之后,国家和社会给予帮助,并从而走上光明大道者,则是由于过去世共同种下的福因,而得因祸得福之果报。 《出曜经》云:“害人得害,行怨得怨,骂人得骂,击人得击。”《旃檀国王经》云:“行善得善,如种苦种,恶自受罪,善自受福,刁善得善,亦如种甜,自利利人,益而不费。”《法句经》云:“福德之果报,不问尊与卑。”《大般涅槃经》云:“非空非海中,非入山石间,无有地方所,脱之不受业。”《无量寿经》云:“天地之间,五道分明,善恶报应,祸福相承,身自当之,无谁代者。”《楞严经》云:“如是恶业,本自发明,非从天降,亦非地出,亦非人与,自妄所招,还来自受。”佛门诸多经典皆言及,无论是共业还是小不共业,全是往昔善恶之作而得善恶之业报。诸佛经亦提及个人或群体业力大时,诸佛菩萨亦不能救之,更不能违背因果之规律。佛经提及诸佛菩萨威力无边,亦提及许多能灭除水火风等大灾害,这在常人看来很矛盾,其实不然,如我们这个世界是五浊恶地,既是恶地就有恶事灾害发生,凡来此界之众皆是共业,恶业所报,换句话说是来受此恶报。佛菩萨是来度之,是来教育我等众生的,其目的是不让众生再受轮回之苦,并非是改变这个五浊恶地之规律。 我们所处的五浊恶地好比监狱,凡来此地之众,皆是有罪之身,该受此报。佛菩萨则好比狱警,教育我们明白道理,从而无论是在监狱里或出此监狱后,都能明白佛理而得其利益果报,从此不再犯错,也就不会再进监狱。但是,诸狱警再慈悲,亦不能将监狱破坏,或者违背监狱之规律。当然,福报大的觉悟高者,会赤心学习改造从而早日释放或享受高级待遇。否则,我们遇到灾害时念念佛、持持咒不就摆平了吗?所以,不是佛威咒力不行,而是众生业报太大,佛亦不能违背因果规律,否则公道何在!除非众生在业障未到之前广积功德,德力大于业力,方可逢凶化吉。如果再去修行,仗此佛力定会事半功倍。五浊恶地好比苦海,我等众生好比苦海漂流之众生,靠自力很难爬到岸上,故佛菩萨不但指点方向,且赐予法船(法门),我等苦众上法船(法门)摇船(修行)上岸。倘若汝等不上船(不信或不修),佛菩萨亦无能为力。佛菩萨法力再高,亦难度无缘之苦众。 古今有许多慈善之人,他们救济了别人,但却无法左右自己或亲人的命运。冤魂不会因你是善人就会放过你的。你虽利众了,但你欠冤魂的债没还啊!两码事。是故单靠十善无法还债,必须借佛力也。故凡是念佛持咒修行者皆可改运,倘若定业无法改变,则佛菩萨何必授汝等济世之法呢?除非行者功德精进不够。万法皆空,因果不空。无论造何种业,皆会随身而报。造善善报,种恶恶报,善恶都有,则善恶皆报。也就是说,一个人若既行善又造恶,则其善恶各自果报,不可能相互抵消,不可能用行善的方法消灭恶因之恶报。反之,恶业再大,也不能消灭所做善业之善报。比如,你今天挣得百万,同日你又欠他人十万元,并不会因你今天能挣百万元而不让十万元之债主向你索债;相反,也不会因你欠债十万元而不让你享受百万元之福报。又好比,你今天救了一位贵人,后得到贵人报答而获其利。同日你打了一人,照样得赔偿你所打之人,绝不会因你救了贵人而不必赔偿你所伤害之人。故《大智度经》云:“业力为最大,世界中无比,先世业自在,将人受果报,业力故轮转,生死海中回,大海水干竭,须弥山地尽,先世因缘业,不烧亦不尽,诸业久和集,造者自逐去,譬如债物主,追逐人不置,是诸业果报,无有能转者,亦无逃避处,非求哀可免。” 《佛说未曾有因缘经》云:“夫人修福,不与罪合,不共何故,要须方便,令得灭罪。”报应之报,非是功过相抵,实则相比。如今天种的恶要罚十元钱,同日又种一善会得百元之利益,故恶业报时损十元,不会有明显之失损。因你往日有种善因百元之回报,善恶对比十比一,故不明显。然并非是善业抵消了恶业,实则是将恶业比了下去。倘若善业能抵消恶业,那么善业的十元钱就不会损失了。至此,诸位读者应该明白了吧?故《业道经》云:“业道如秤,重者先牵。”然善恶果报,报时不一,无论善恶皆有现报、后报或来世报。此处不再举例,智者自知。《大宝积经》云:“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 《法句经》云:“妖孽见福,其恶未熟,至其恶熟,自受罪酷。祯祥见祸,其善未熟,至其善熟,必受其福。”然善恶业有天壤之别,其报既变,如善业种得万因,恶业种得一因,那么恶业报时在善因之面前已微乎其微。不是没有恶报,而是善因太大,故抵消的恶因已微不足道了。《大般涅槃经》云:“非一切业系得定果,虽不定得,亦非不得,当知作业有定得果,不定得果,或有重业可得作轻,或有轻业可得作重。一切众生不定业多,决定业少,以是义故,有修习道,修习道故,决定重业可使轻受,不定之业非生受报。”因此,很多行者修行期间有所逆报非坏既好,仗佛咒之威而受轻报亦是大利也。《十住毗婆沙论经》云:“具有大智慧大福报者,虽然作恶,不令坠地狱,现身而轻受。”倘若是真正行者,边念佛持咒边真心忏悔(真正忏悔不是只有惭愧心就行,而是力所能及的众善奉行及做功德回向冤亲债主和广传正法利益众生),定业定灭。《增一阿含经》云:“人作极恶行,悔过转微薄,日悔无懈怠,罪根永已拔。”《金光明经》云:“千秋所作极重恶业,若能至心一个忏悔者,如是重罪,皆悉消灭。”《四十二章经》云:“忏悔灭罪,如有病出汗,渐至痊愈。”《大集经》云及:“忏悔灭罪如百年垢衣,一日而浣可得鲜净。”《优婆塞戒经》云:“若时不定果报不定,是业可转,或果报定应后受者,是业可转现在受之。”至此方知佛力之大,亦难卒灭定业,但非绝对不可灭,只不过需要消灭转移的因缘具足罢了。故《法句经》云:“若其机感厚,定业不能转”。相信有智之士,已明白其中的道理了吧!                                                                                                            一                                 
南无地藏王菩萨!
 龙行天下风水论坛 » ≌≌佛学世界≌≌ » 助传曹老师知道部第十六篇:要知道因果与佛力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