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直解---------济公活佛 著
英联邦改名为林家传人
级别: 天王会员
UID: 191613
精华: 0
发帖: 949
威望: 89 点
金钱: 4904 RMB
贡献值: 0 点
好评度: 21 点
在线时间: 768(时)
注册时间: 2015-05-15
最后登录: 2015-07-30
楼主  发表于: 2015-05-20 13:27

0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直解---------济公活佛 著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直解
济公活佛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目次

济公活佛序

一、说经名

二、说金刚经的历史

三、译此经的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的历史

四、说金刚经的界分

五、说法会因由

六、说本经(三十二分)

 

 (1)法会因由分第一  (2)善现启请分第二

 (3)大乘正宗分第三 (4)妙行无住分第四

(5)如理实见分第五 (6)正信希有分第六

(7)无得无说分第七 (8)依法出生分第八

 (9)一相无相分第九 (10)庄严净土分第十

 (11)无为福胜分第十一 (12)尊重正教分第十二

 (13)如法受持分第十三 (14)离相寂灭分第十四

 (15)持经功德分第十五 (16)能净业障分第十六

 (17)究竟无我分第十七 (18)一体同观分第十八

 (19)法界通分分第十九 (20)离色离相分第二十

 (21)非说所说分第二十一 (22)无法可得分第二十二

 (23)净心行善分第二十三 (24)福智无比分第二十四

 (25)化无所化分第二十五 (26)法身非相分第二十六

 (27)无断无灭分第二十七 (28)不受不贪分第二十八

 (29)威仪寂净分第二十九 (30)一合理相分第三十

 (31)知见不分分第三十一 (32)应化非真分第三十二

 七、附释迦略传

济公活佛序
佛以无上妙智慧,观一切众生,知其根器大小不同,故以方便智说方便法,八万四千法门,对治八万四千烦恼,可知如来说法,是应机而说,对症投药,并无一定言说也。噫!道本无言,非言不显,言有不达,道无以明。
佛讲这本金刚经,是说如来的心法。以断疑生信为主,以离相为宗,以无住为体;真空之妙,并不在言语形迹间,实不得已而言之也。所以经旨宏深,颇难了悟。倘若诵经的人,不知道经解;看经的人,不知道佛言,就是烂熟经文,也是茫无所得,更何能谈到以心传心,见性成佛的道理呢?
古来注解金刚经的书籍,不下千种之多,可惜都是用了高深的文理解释,致使一般文理不深的普通善信,依旧莫知其义,无所适从,深感茫无头绪之苦,如此一来,岂不是以如来至妙的心法,因此而不能明传了吗?予因有感于,所以就发心想用极浅近的文言,注解金刚经;以便稍识文字者,悉可了然。不意尚未着笔,郭张二子即以三种金刚经,(石氏集注,通俗集义,孙氏讲义。)谓示于予,何者较善,即行付印,而广流传。予翻阅一遍,觉三种注解,虽有一二未妥处,但文理浅近,尚无深奥难解之弊。其中尤以通俗集义本,最为简明了然,甚恰予意。予乃以此本为主,石孙二本为副,选取各本之优点,参以己意,汇集是编,以了予最初一点发心之愿耳!愿将来得见是书者,或可由浅而知深,即近而悟远。因是篇之言而知注解之言;因注解之言,而悟佛经之言,佛言悟矣,则信以之真,愿以之切,行以之恒。惺迷破痴,悟道参修,廓落性理,洞悉真常,正心修身,圆明自如,脱苦海而登瑶池,弃幻花而拈优昙,同证无上之妙,共享极乐之荣,是予之所望也。 时在民国二十七年岁次戊寅三月九日南屏疯僧序于张氏佛堂中.
一、说经名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这一句经名,为容易说明,故分作(一)金刚,(二)般若,(三)波罗蜜,(四)经,四段来说。
(一)金刚
金刚二字,很多解说的经书中,都说金刚是金中之刚,有利而能断的意思。实则印度及濠洲各处,实在有金刚石这样物,为世界上稀有的宝石。他是矿物的一种,形状为透明锥形八面体,曝于日光或灯光,就发放灿烂的金色。他的性质甚坚利,能割划玻璃,能雕刻坚石,能穿凿岩层,能钻磨一切的宝石,为万物中最坚利者,所以给他取了个金刚石的名称。金则不变,刚则坚利。说到他的形状光泽透明,则又不沾丝毫尘染。故此经以金刚名为首,即取其坚利一义;坚则历百劫千生,流转六道,而觉性不坏。利则照诸法空,破无明障,无微不照。换句话说,就是以金刚之坚,喻般若体,以金刚之利,喻般若用。
(二)般若
(般 读钵;若 读若)般若二字,是梵语,很多解说的经书中,都译为华语智慧二字。不过单用智慧二字,最易与普通说的智慧二字相混,所以应加一妙字,可免这个误解。譬如我们常说的理字,细分起来,实在有粗、细、微、玄、妙、的差别。粗理很易说,细理要详说,微理已难说,玄理还可说,到了妙理,就无可说了,所以加一妙字,用妙智慧三个字,比较恰当。(三)波罗蜜波罗蜜三字是梵语,译为华语,则为到彼岸三字。众生因为受了一个我字的迷惑,日日就在烦恼苦海中,倘能从生死烦恼大海之中,渡到不生不灭,清静安乐之地,即到彼岸也。(比喻就是脱离了苦海,)不过到彼岸有顿渐之分。顿就是一闻大法,就知五蕴本空,六尘非有,立刻即悟身心,而明大道。渐就是由信而解,解而行,行而证,次弟渐修,也可以悟入。顿渐虽殊,而到彼岸则一也。
(三)波罗蜜
波罗蜜三字是梵语,译为华语,则为到彼岸三字。众生因为受了一个我字的迷惑,日日就在烦恼苦海中,倘能从生死烦恼大海之中,渡到不生不灭,清静安乐之地,即到彼岸也。(比喻就是脱离了苦海,)不过到彼岸有顿渐之分。顿就是一闻大法,就知五蕴本空,六尘非有,立刻即悟身心,而明大道。渐就是由信而解,解而行,行而证,次弟渐修,也可以悟入。顿渐殊,虽而到彼岸则一也。
(四)经
经字当作径字解,比喻修行的一条路径。综起来说,修行的目的,在度己度人。人之真性,本是虚灵不昧,历劫常存。惜为物欲蒙蔽,所以沉沦于生死苦海,未能脱离。我佛慈悲,特说此经,断众生的烦恼,脱离苦海,到达彼岸,超脱究竟之地。但是欲达到这个目的,非修得妙智慧不可,要修得妙智慧,非同金刚石般的坚利光泽不可。果能一毫不沾尘染,去断绝一切的妄念,自可斩邪魔于己身,诛妖怪于万里,勇猛精进,明了自性,而到达彼岸,与诸佛菩萨同享快乐也。
二、说金刚经的历史
金刚经,原包括在大般若经第五百七十七卷中。古人评论这卷经,如儒家的论语,辞有尽,理无穷。如来佛讲大般若经共六百卷,讲经的地方,及法会的次数,共计四处十六会。讲这卷金刚经,是在十六会中的第九会。讲经的地方,是中印度舍卫城南边的给孤独园。说到这个时代,就在我们中国周穆王九年的时候。
四处十六会:王舍城的灵鹫山--六会。宝罗筏城的逝多林给孤独园 ---三会。 他化自在天宫摩尼宝藏殿 ---一会。 又宝罗筏城的逝多林给孤独园 --四会。 又王舍城的灵鹫山 --- 一会。 王舍城的竹林园中白鹭池边 -- 一会。
三、译此经的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的历史
(法师临终对众说誓言,如所译传不谬,舌当不焚及圆寂火化,舌果不烂。)
鸠摩罗什是印度人,这个名字是印度语,译为华语是童寿二字。鸠摩的父亲,是叫鸠摩炎。龟兹国王的妹妹什婆,是其母亲。(龟兹即今日新疆省的库车)鸠摩罗什,生于龟兹,合用父母之名为其名,所以叫鸠摩罗什。他七岁的时候,随其母亲什婆,游历各方。在印度北边的罽宾地方,从盘头达多学小乘教。又在疏勒国,从须利耶索摩学大乘教。以后回到龟兹,又从卑摩罗义学律。从此就在龟兹,宣布大乘教。建元十九年,前秦主符坚,遣骁骑将军吕光,去讨筏龟兹,吕光获了鸠摩罗什,班师回到凉州,得到符坚的败报,自己就在凉州拥兵独立。以后,后秦主姚苌之子姚兴,遣师伐凉,灭吕光,并带了鸠摩罗什,回到长安,待以国宾的礼遇,请在西明园及逍遥园译经。译成了经、律、论、凡七十四部,三百八十余卷。后秦弘始十五年八月,死于长安大寺,时年七十四岁。三藏这两个字,是指经、律、论、三者而言。因为鸠摩罗什精通经藏、律藏、论藏、所以后世称他为三藏法师。(如来佛所说的教法典籍,是经藏。所说的戒律典籍,是律藏。所说的法相问答,及佛弟子或佛灭后,诸菩萨所解释的经义,与辩论法相的典籍,是论藏。)
四、说金刚经的界分
全部金刚经,共分作三十二分。是梁昭明太子所分的。古藏真经,并无此界分。今将三十二分,再分作(一)序分,(二)正宗分,(三)流通分,三层来说明。(一)序分 序分仅自包括第一分。这一分是说法会因由,此序分不过又可分通序,别序之分。如是我闻至千二百五十人俱为通序,这是与他经,共通之点。自尔时世尊至洗足已敷座而坐为别序,这是与他经,不同之点。 (二)正宗分 自第二分至三十一分谓之正宗分,完全是说本经的宗旨。 (三)流通分 是说流通后世,即最后的三十二分。
五、说法会因由
法会因由,就是说阿难记经的当初。阿难是如来佛十大弟子中的一人,阿难两个字,是印度语,译为华语无染,又译为欢喜,又译为庆喜。阿难随侍如来佛,在拘尸那城附近酰兰若河的地方,如来佛在这个时候,已是快要圆寂。阿难见师父快临命终,就悲从中来,侍侧号哭。这个时候,弟子须跋跎罗也来到。他见阿难号哭,因劝阿难曰,师父在世,我们还可以随时问道,师父死后,我们已没有法请教,哭是无益的,不如趁师父未死时,有四件事,你可以请师父指点出来,给我们听听。第一件事,就是师父死后,应以谁为师。第二件事,就是师父死后,应以何为住。 第三件事,就是师父死后,应以何为法。 第四件事,就是金刚经起头,应用甚么文字。
对于第一问,如来佛答曰,应以波罗提木义为师。波罗提木义是梵语,译为戒律二字,就是要以戒律为师。对于第二问,如来佛答曰,应以四念为住。何为四念,就是如左的四项。 (一)观身不净 人有五不净,(甲)种子不净,(乙)住处不净,(丙)生前不净, (丁)死后不净,(戊)究竟不净。 (二)观受是苦 人一切受享,皆是苦恼。 (三)观心不常 人无常心,即非本心,因有妄想心,所以真良心,不能实现。 (四)观法无我 人之一切苦恼,为我的一字所迷惑,实则世界所有之物,实无我也。对于第三问,如来佛答曰。默摈。原来阿难问以何为法,是因为法会中的弟子,信心也是参差不齐的。如遇有变心的弟子,应如何调护他。所以如来佛答以默摈二字。这两个字,俗语就是不理他,不合作的意思,对于第四问。如来佛答曰,‘如是我闻’,这一句话,原是一个正信序,就是证明经文确不错的,是起末世众生信念的一个序分,各经典共通皆有的。
六、说本经
法会因由分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国与大比邱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着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分解】
如来为一大事因缘,说法度生,必须因地因人因时,不可轻于说法,所以机缘不到不说也。因地者,须有庄严的道场。因人者,须有听法的智慧。因时者,须俟机缘的成熟。有此三因,方能说法。总之极言其成立法会之不易也。(只音奇;比音必;讫 音乞)
【概论】
本分,是全经的序分,说只园法会由此起。如是我闻至千二百五十人俱,是序分中的通序,就是说如来佛,住世说法的仪式。尔时世尊至敷座而坐,是序分中的别序,就是说如来佛自己,发起这个法会的事相,如来佛要就众生日常起居间,直显真心本体。所以假乞食,发起此经,可令众生向日用之间,行、住、坐、卧、吃饭、穿衣处,明白自己与诸佛,并无差别的道理。试沉心细思,则知如来佛的着衣持钵,正是彰其戒。如来佛的乞食,正是教众生布施。次第行乞,正是表彰其忍,不分贫富,大慈平等。收衣钵以示休息攀缘,心无劳虑。洗足以表除尘,清净身业。敷座以表禅定,正念不动,将欲说法也。可知出世间法,不离世间法。所以凡为佛弟子者,就应学佛的制度规矩,谨守戒律,万不可丰衣足食,放浪自恣也。
【讲义】
阿难云,这本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是我如此亲听如来佛说的。在说此经的时候,佛是在舍卫城的只树给孤独园,与有德行的菩萨罗汉及各弟子,有一千二百五十人,聚在一块儿,在这个时候,如来佛到了快要吃饭的时候,穿上了袈裟,拿着盛饭钵子,由只树给孤独园,走进舍卫大城,去乞食。在城中挨次的乞完了,又回到原处吃饭。吃完了饭,就将衣钵收拾起来,洗干净了足。在地上铺好了座,坐下了。
善现启请分第二
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坐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分解】 善现,就是须菩提的名。须菩提知道佛要说般若大法,所以应机而启请也。如来每次说法,必同弟子等,借问答以显明真理。金刚经本是空宗,因须菩提善解空,故而应机启请也。(注)善现是须菩提华语译名。又名善吉,又名空生。(须菩提原于有钱之家,出生之时,库藏的物品皆空了,所以名空生。他的父母请算卦先生占了一卦,占云主吉,所以又名善吉。良久库藏的物品,又出现了,所以又名善现。)(偏音片;袒音旦;阿 音鸭;耨 音洛;降 音祥;谛 音帝;乐 音要)
【概论】
本分,从此入正宗分,说长老须菩提,请问如来佛两件事,一件问如何能使菩提心常住不退?一件问如何能使妄念心降伏?(菩提心,就是先天本觉,)按须菩提所以开口请问这两句话的因缘,是因为如来佛,寻常穿衣吃饭洗足敷座一段光景,悟得无住真心的妙用,无法没有不具实相般若的本体。所以感从中来,赞叹了一声说,希有世尊!也就当这个成熟的机缘,请问了这两件事。本来佛与诸弟子,周旋了三十年,诸弟子一向不知佛的心,只道与众人一般,凡佛所言,多疑而不信。今日始为须菩提看破,所以须菩提,不由得心中感动,故而当机发言。所以希有世尊这一句,不是表面的称赞,是一个悟赞。全经的张本,也就是这一句。
【讲义】 如来佛,正坐下了的时候,众弟子中,道德及年岁最高的须菩提,在大众中,从自己的座位上,站了起来。露出右肩,(以示不敢背乎师)右膝跪地,(以示不敢左乎道,)两手合掌,(以示其皈依)对如来佛,行了一个礼,(以示其严肃)向如来佛赞了一声曰,希有世尊!我师父你对于未成道的弟子,就十分尽调护眷念他的善心。对于已成道的弟子,就细细的嘱咐他们一切。世尊!还有那些善男信女,若是发了菩提心的时候,要怎么样,使这个菩提心,常住不退?他们起了妄念的时候,又怎么样,去降伏他的心呢?佛答曰:你问这两句话,正合我的意。(原来如来佛出世,本为直示此心,奈未得机缘,所以自成道以来,至于今日,有怀未吐。今于只园会上,撞着须菩提,有此一问,觉得巧遇知音,满心痛快,所以称扬他问得好。)佛就对须菩提曰,照你现在所说的,如来我善眷念未成道的弟子,善嘱咐已成道的弟子两句,发我未发之言,你既明白这个道理,方可以同你们言道。所以要诫你们,好好听着,当与你们一说。一般善男信女,既是发了提心,就是自然已露出真如来的本性,就应该如是常住这个心,就应该如是降伏一切妄念心。(所谓道心进人心退,又所谓日光一照,黑暗尽明的意思,也就在这个地方。)佛向下面,还有话说,须菩提已敏悟这个意思,故曰唯,曰然,就是答应是是的意思。仍为大众请示,所以未等到佛说完,就接口说着,愿听师父说说这个道理。
大乘正宗分第三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盘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分解】 声闻菩萨是小乘,缘觉菩萨是中乘。今言大乘者,是说大乘菩萨之法也。声闻悟四谛法,缘觉悟十二因缘法,大乘菩萨,悟六度万行法。宗门派别很多,今言正宗者,就是般若的甚深法。般若为诸佛之母,是最上乘之法,所以说是正宗。(摩音磨;诃音何;涅 音年;盘 音盘)
【概论】
本分、说降心的方法。如来佛要继续前分,指须菩提所问的,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这两件事,再细说明。不过只说降而不说住,因为如是降,即如是住,就是能降伏其妄念心,住即在其心矣!所以如来佛说修行的人,有了妄念心,就不能常菩提心。但是欲菩提心常住,就要离相。要离相,就要就环境中分别一切相。本分虽言降心的法子。然而又重在分别一切相,及要离我人众生寿者四相。又本分不说善男子善女人,而说诸菩萨摩诃萨,是因为菩萨是已成道的弟子,心体广大,说明了付嘱菩萨降心的方法,一般善男信女,也当然照这个付嘱的降心方法,可以降伏其心,也就可以常住菩提心了。
【讲义】 佛告须菩提说:诸菩萨,摩诃萨,应照我如下说的方法,降伏其妄念心,方可常住菩提心。降心的方法,就是要离四相,若要离相,就应该分别一切相。现在我把众生的相,统起来说有十种。如卵生,(卵唯相生,指鱼鸟龟蛇等类。)如胎生,胎因情有,指人畜龙仙等类。如湿生,(湿以合感),指水中鳞介含蠢蠕动之类。)如化生,(化以离应,指蚊蝇转蜕飞行之类。)如有色,(指休咎精明之类。)如无色,(指空散消沉之类。)如有想,(指神鬼精灵之类。)如无想,(指精神化为土木金石之类。)如非有想,(指冬虫夏草等类。)如非无想,(指螟蛉土枭等类。)以上十种的众生妄心,皆非菩萨的真心。如来我要统统灭其业障,度他们,超脱轮回六道,不生不死入于清净无为之乡。我虽然如此灭度,但是无限量无计数无边际的一切众生,实在没有众生得我灭度。这是什么缘故呢?因为众生与菩萨,同具此菩提心,现在灭其妄念心而度归清净,原来就是还其所本有。自性自度,非如来我度之,方能使别有所得。佛又曰‘须菩提’乎!若他有得我灭度的念头,即执着我人众生寿者四相,还是自性中的众生,尚未灭度无余,自然不是菩萨。这个道理,就是未悟的菩萨,还是众生。已悟的菩萨,方是萨。实在自性自度,如来我,并无功于他们,但他们也不可有得如来我灭度的念。若存此念头,即执着四相,就不是菩萨。
妙行无住分第四
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须菩提。于意云何。东方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
【分解】 妙行者,无能行,无所行。所谓行无所行,虽行而不着于行也。第七识就是一个行字,有所行就不能无住,有所住就不能清净本然,周遍法界。所以这行而无行,住而无住的妙理,非九地十地菩萨,不能知其奥妙。故四禅四定,都不能脱离这个阴之苦。今言妙行无住者,就是说的不着相布施。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住相就是住虚妄,若不住相,就不为妄境所动。不为妄境所动,则不生不灭,清净本然之体,迥然独露矣,此不住之住,才是真妙行也。(可思量不之(不)字与(否)同读否;不也之(不)字读弗)
【概论】
本分,说住心的方法。无所住者,内不住我,外不住人,中不住所施之物。如同镜子照物一般,随来就应,随去随了,要在离众生的尘相。色、声、香、味、触、法、就是六尘。为什么单单先言布施,要不着相呢?因为佛法,原有六度,第一是施,第二是持戒,第三是忍辱,第四是精进,第五是禅定,第六是智慧,布施度贪悭,持戒度淫邪,忍辱度嗔恚,精进度懈怠,禅定度散乱,智慧度愚痴,世上最好的事,是慈善,但是慈善,应以布施为先,所以布施,实为六度中之第一。有此存心,对人可行施舍,对自己可戒贪悭。不过菩萨行布施,要不着相,因为着了相,就是落一个眼悦色,耳乐声,鼻臭香,舌甘味,身触欲,及法(法即指心言)有较量分别的处境,还是一个自性的众生,有此贪着,便昧了菩提的本觉。为什么先言色,因为眼根色业为尤重也。如来佛,又恐后世修行的人生疑心,说布施,原来是为求福,若不住相,就是空,何以有福?所以又言,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更大。总而言之,就是说菩萨布施,虽专为求福德,但是若求福之心着相,福德虽有,却不大。若是离相,则福德就不可思量。并且说这个不可量的福德,好似十方虚空式的,不可思量之大。(自东看皆是西,自南看皆是北,上看皆是下,自下看皆是上。东西南北,是人定的名称,实则无中无边,就是六根圆通,四虚无碍的意思。)
【讲义】 佛再曰:‘须菩提’乎!菩萨于无上正等正觉之法,应该不着相布施。不着相布施,就是要六根清净,离开色、声、香、味、触、法(心)的尘相。(施者忘施,受者忘受,并要忘所施之物。似此施空,受空,物空,谓之三轮体空。)佛又曰,‘须菩提’乎!菩萨应该不住相布施,是什么缘故呢?因为着相布施,是局于有相,实在众生之相,等一微尘,纵能获福,并不久远。若不着相布施,能够三轮体空,就无相可住。似此无住相的福,其福德就不可思量。佛又曰,‘须菩提’乎!你说东方那个样子无边际虚空,可以心思度量否?须菩提答曰,世尊!不可思量。佛又曰,‘须菩提’乎!你说南西北方,同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合上下为九方的虚空,那个样子无边际,可以心思度量否?须菩提答曰,世尊!不可思量。佛又曰,‘须菩提’乎!菩萨应该照我善护念,善付嘱之教,如是降伏其心,如是常住其心,再不必另求住心也。
如理实见分第五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分解】 如者真如也,十法界无一是实法,若有实法,皆是虚妄相也。如理者,就是不可以虚妄之相见如来,应从无相无不相之理见如来也。(何谓无相?世间一切相,皆系妄境,本无所有,故名无相。何谓无不相?十界十如之法,应用无方,自在无碍,故名无不相。)实见者,见自性如来,己悟性体空,所以不可以相见如来也。如理实见者,不可执相,亦不可离相。盖执相皆是虚妄,离相又落断灭,须不执不离,虽有相而不住相,则即见诸相非相,善见如来也。(见音现)
【概论】
本分,破妄相,即前分说降心之法,意在菩萨应如是发菩提心,一般善男信女,也应如是发心。但是如来佛,又恐众弟子们,说的时候,似已觉悟,对境还是迷惑,所以试问须菩提,可以身相见如来佛否?看看须菩提,究竟是否领略降心离相的道理。须菩提经此一问,他已领略这句话,是如来佛的一个试问,所以就答曰,不能以身相(色身)见如来佛。原来佛身,并非色身,是一个法身,是真空无相的,那能够以肉眼见如来佛的形体呢?不但凡夫不能见,就是小乘菩萨,也不能见也。禅录云,青青翠竹,总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这就是说法身遍满虚空界,一草一木,皆在如来性海之中。假青青翠竹而显露法身之体,并不是翠竹就是法身。假郁郁黄花而表现般若之用,并不是黄花就是般若呀!如来佛,因其所答,知其已领悟了降心离相的道理,已觉气分相投,所以又告须菩提曰,不但佛相如此,即世间一切的所有相,皆是假合变幻。若见诸相,如能识破非我真实之本相。必无执相迷真之失。自能回光返照,即见色身中,有法身自性的如来,随处显现矣。刊定记云:执相迷真,对面千里,虚心体物,天地一家。可知如来,不是可以外求的。又此分,用诸相二字,因为相之一有,一无,非有,非无等,可算至百数,即指多数相而言。
【讲义】 佛曰,‘须菩提’乎!你的意思怎么样?修行的人,能见如来的形体否?须菩提答曰,世尊!不能见如来的形体,这是什么缘故呢?因为我师父如来所说的身相,非身相,是法相,所以不能见。佛又告须菩提曰:不但此也,凡世间所有的相,皆是空虚不实的。若是识破了诸相皆是空虚的道理,就可以见如来的法相了。
正信希有分第六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佛告须菩提。莫作是说。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须菩提。如来悉知悉见。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何以故。是诸众生。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何以故。是诸众生。若心取相。即为着我人众生寿者。若取法相。即着我人众生寿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着我人众生寿者。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以是义故。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分解】 前分说的不可以身相见如来,此理甚深。佛恐众生,疑佛是虚无,所以将不住相之甚深般若,反复而申明之,令众生断疑而生正信。此疑从前面无住布施和非相见佛两段经文而来。盖因凡夫布施,皆是住相布施,凡夫观佛,皆是住相观佛,凡夫不知布施不住相,其功德更大。观佛不住相,其智慧更深。所以佛教人以无相之因,契无相之果,因深果深。此义难信难解,故云正信希有。(着音酌;筏音伐)
【概论】 本分,是因为须菩提,听如来佛说:‘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那句话,以为菩萨(即具觉性之众生。)未有不信受而奉行的。但是恐怕末世之凡夫众生,听此妙理,不能生信。怎么说呢?因为如来佛在第四分,说菩萨不住相布施。在第五分,说佛非色相,所以不能不使后世人,疑到佛与法,二皆无相。若是无佛无法,蚩不是人法双泯,因果俱空了吗?所以须菩提恐怕末世众生,闻此真空无相的教理,难生信念。因而当机,发此一问。接着如来佛,告须菩提曰,蚩无其人,不过生信念者,不是寻常的人。必须诸恶莫作,(持戒)众善奉行的,方能生信念。何以故呢?因为人之心念,念念有生住异灭四相。念念不住,一弹指有九十刹那,一刹那心念,有九百生灭,微细已极。众生背觉合尘,念念皆是尘劳相,既为根尘识十八界所迷,耽着五欲之乐,又为五阴色受想行识所盖障,欲得一念生净信者,甚难甚难。今闻此经之章句,能有一念生净信,必是大根基之善人,方能信任其道。因为这个好种子,已在八识田中生了善根,无论何时,这个种子是要发的。所以弥天罪恶,难得有个悔字,无量妙法,难得有个信字。信为功德母,诸佛菩萨,起初修道至证道,皆从一个信字入手也。众生有此一念信根,即种了未来的善果,故此一念信心,其福德即不可思量。所以如来并直示其悉知悉见。言众生虽无量,然而皆在如来性海之中,众生一举一动,如来无不见者。又告以众生一念净信心生,则四相,(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法相,(执于此经言说章句。)非法相,(陷于沉空无见。)即不复存于心。为见凡所有相,皆为本觉中所无,众生若有取相之心,即着了四相。若有取法相之心,也是着了四相。若取非法相,又偏于空,落于断见。所以断之曰,要悟真空无相的道理。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两边都要不执着,就是因取法则滞于法,但性中本无法。取非法则泥于空,又不能不假法以悟性。所以用舟筏来比喻。渡了河,不得不舍筏而登岸。意思就是既悟得本性,已无所谓法,若未悟本性,徒执非法(真空无相)之见,还是不能度生死。禅录云,汝无拄杖子,我给你柱杖子。你有了柱杖子,我夺却你的柱杖子。这就是教人舍法破法执也。傅大士曰:渡河须用筏,到岸不须船。也就是假法悟性的意思。
【讲义】 须菩提向如来佛曰:世尊!我师父所说不住相布施,又说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这个无相真空的妙理,有大乘根基的善人,自必信受奉行,却是有大多数的众生,听见这个说法,能生实信吗?如来佛,就告须菩提曰:你不要这样说,我说的法,虽是深妙,岂无全信的人吗?不但现前有之,至于将来,也是有的。就是到我死后,后五百岁,有持守戒律广修福田的人,能信此经中一章一句,自能信以为实。也就可以知道这种人,善根深厚,不仅是一二三四五佛所种的善根,乃是从无量佛种得来的善根。若是有这个善根的人,闻此一章一句,心净不乱,心信不疑。‘须菩提’乎!如来我,以佛慧佛眼,就洞悉此种净信众生,便通佛性,就可得到如十方虚空无量的福德。这是什么缘故呢?这就是因为此等众生,善根纯熟,已悟得真空无相的道理,已离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四相。并且无法相,(执着此经章句,实信其言说,落于有见,是法相。)也无非法相,(执着于沉空守寂。陷于无见,是非法相。)这个缘故,就是这种众生,若心有所取,即着了我人众生寿者四相。若执着此经章句,也是着了四相。若心执偏空,就是固执人死身心皆断灭,归于空无的一个错误的断见,也与着四相无异。所以要放下两头之见,不应执有,也不应执无,方可悟入性空,自然离法。因这个妙理,所以如来我,说此法,也是不得已。是因为要汝等离相见性,超越彼岸,不能不假此法门,使汝等度脱生死的苦海。倘是汝等见了自己本性,证了涅盘之乐的时候,我法就可以舍去,已无用矣。这个比喻,就好比编竹为筏,渡人过河,到了彼岸,此筏就无用了。似此佛的正法,尚且要放下,何况不是佛法的世见文词,又有什么坚执不舍呢?
无得无说分第七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须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何以故。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分解】 前分说的佛不可见,法不可取。佛既不可见,那末经文是谁说的呢?法既不可取,那末得法的是谁呢?这都是凡夫的疑问。以为有物可得谓之得,有法可取谓之法,殊不知法是不可对不可见的法,并非是有形的物质可比。既不可对不可见,又有何物可得呢?更有一种聪明人,谓之心得。然此心得,也是一个无形的我执。谓之能知障,又谓之理障。事障障凡夫,理障障菩萨。今云无得者,就是双破事理二障也。未悟之时,须凭言说,已悟之后,言说皆非。如来所说之法,有时说有,有时说无,皆是因病施药,并无一定之说也。若是随言生解,执着有无,皆是法执之病。但有言说,都无实义。今言无说者,是破语言文字之障也。所以经颂云:有心俱是妄,无执乃名真,若悟非非法,逍遥出六尘。(解音械;差音叉)
【概论】 本分,乃续前分,还是说离相,要令众弟子,领悟经文,于法应无住行施的道理。本来觉性中,原有四相,法相,非法相,所以如来佛,第六分筏喻文中,说明法与非法,均不应取。但是如来佛,又恐众弟子们,疑谓法与非法,既不可取,为什么如来自己,又炼行修因,以取菩提正觉之果呢?就是现在人间天上,一十六会,广开般若之谈。以此而论,是佛法,澴是有取有说,何以教众生不取,因此易生误会。所以如来佛,用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果有所得菩提否?)如来有所说法耶?(如来果有所说一定之法否?)两句,来试验须菩提,是否已领悟如来不取之意。须菩提经此一破,已领悟这个意思,就答应说,我师父所说筏的比喻,我已详解。未渡则取,既渡则舍。由此而推,取与舍,那有一定之法,所以知道没有一定的法。名为菩提,也是没有一定之法可说。无上菩提之法,皆我自然的觉性,不能假人为。不但如来这样,就是三乘贤圣,也是因根有利钝,悟有深浅的差别,成功自有迟速之分也。所以文殊赞叹维摩诘菩萨曰:‘乃至无有语言文字,是真不二法门也。’可知如来无住妙法,本离开语言文字,一无所得。惟因普利众生故,不妨现起种种形相言语,令人观相起敬,闻法悟理。若有智慧者,即言语离言语,即名相离名相,知得即无得,知说即无说,可谓悟中道第一义谛矣。
【讲义】 佛曰‘须菩提’乎!你的意思怎么样?如来果有所得菩提(正觉)否?如来果有所说一定之法否?须菩提曰:如我解佛所说的意思,没有一定的法。名为菩提,也没有一定的法可说。这是什么绿故呢?就是因为我师父如来,所说的法,是无上菩提之法,可以心悟,不可以色相取。可以意会,不可以口舌说。我师父说的是非法,(虽有而却无)非非法,(虽无而却有)这个绿故,不但我师父如来,就是一切贤圣,皆用这个无为法自修。不过得道浅者,(贤)或假言说章句,而后自悟。得道深者,(圣)就可以顿悟顿修。其成功虽一,因根有利钝,悟有深浅的差别,所以成功乃有迟速不同也。
終】

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德五读书
英联邦改名为林家传人
级别: 天王会员
UID: 191613
精华: 0
发帖: 949
威望: 89 点
金钱: 4904 RMB
贡献值: 0 点
好评度: 21 点
在线时间: 768(时)
注册时间: 2015-05-15
最后登录: 2015-07-30
沙发  发表于: 2015-05-20 13:28

依法出生分第八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来说福德多。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何以故。须菩提。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须菩提。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分解】 世间一切有为法,皆是从心生,所谓心生法生,心灭法灭。心是心体,法是心相,心相有生灭,然而心的本体,则无生灭。心的本体是湛然常住不迁的。若以常住真心,忽有妄见,则遗失本体,而变为业识。从妄起妄,精明外溢,奔色奔声,造业受苦矣。众生之迷,先执法我,后执人我,有此二执,骤然告以无相之因,焉能契无相之果。此甚深般若,未破法我执的菩萨,尚且不明此理,何况是未破人我执的凡夫呢?众生无始劫来,习气深厚,处处为业力所转。旧业未除,新殃又造,愈转愈深,虽有本智,若不假般若之力,断不能出此烦恼障蔽。如来苦口婆心,说此一部般若,真有不可思议的妙用。种种破障,浅言之以教化众生,深言之以启悟菩萨。未来之众生,如能依教修行,受持此经,可超出妙庄严路也。因般若为无上法门,诸佛能成无上正等正觉,皆是般若之力,故云依法出生。(偈音记;他 音托)
【概论】 本分,点明正宗经文,为诸佛菩提法,皆是从这里出来。复点破佛法,非佛法,是名佛法,以显示人心中,自有真佛。而点明的方法,又从较量事相有为福德中.渐渐的说出来。就是恐怕人,疑前说无上菩提之法,(无为法)既不可以色相取,又不可以口舌说,似此法无可说,佛无可成,大家修行的人,变了甘坐无为坑里,有什么好处呢?所以如来,从人情中,举出小果来,先以有相的布施,(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较量福德,复较量这个有相福德,还远不如持四句偈的无相福德,因为有相布施,皆是有为之善,即有极大福报,报尽还须堕落。若是修般若之法,或了明四句偈言,或为他人解说般若深义,所得福报,则无有穷尽之时。所以说,以财布施,不如以法布施。财有尽,法施无尽也。这个缘故,就是因为一切诸佛,皆从此般若(妙智慧)而生。再由此,点破佛法即非佛法一句。因为般若是诸佛之母。俗语说,母因子贵,即此意。般若能生出佛法,但是般若并非佛法,所以说破佛法,即非佛法。老子曰:大道无名,强名曰道。可知本无佛法,不过强名之曰佛法而已!又有相福德与无相福德相较量,前后共九次问答,此分中是第一次问答。
【讲义】 佛告须菩提说:诸菩萨,摩诃萨,应照我如下说的方法,降伏其妄念心,方可常住菩提心。降心的方法,就是要离四相,若要离相,就应该分别一切相。现在我把众生的相,统起来说有十种。如卵生,(卵唯相生,指鱼鸟龟蛇等类。)如胎生,胎因情有,指人畜龙仙等类。如湿生,(湿以合感),指水中鳞介含蠢蠕动之类。)如化生,(化以离应,指蚊蝇转蜕飞行之类。)如有色,(指休咎精明之类。)如无色,(指空散消沉之类。)如有想,(指神鬼精灵之类。)如无想,(指精神化为土木金石之类。)如非有想,(指冬虫夏草等类。)如非无想,(指螟蛉土枭等类。)以上十种的众生妄心,皆非菩萨的真心。如来我要统统灭其业障,度他们,超脱轮回六道,不生不死入于清净无为之乡。我虽然如此灭度,但是无限量无计数无边际的一切众生,实在没有众生得我灭度。这是什么缘故呢?因为众生与菩萨,同具此菩提心,现在灭其妄念心而度归清净,原来就是还其所本有。自性自度,非如来我度之,方能使别有所得。佛又曰‘须菩提’乎!若他有得我灭度的念头,即执着我人众生寿者四相,还是自性中的众生,尚未灭度无余,自然不是菩萨。这个道理,就是未悟的菩萨,还是众生。已悟的菩萨,方是萨。实在自性自度,如来我,并无功于他们,但他们也不可有得如来我灭度的念。若存此念头,即执着四相,就不是菩萨。

一相无相分第九

须菩提。于意云何。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须陀洹。名为入流。而实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须菩提。于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来。而实无往来。是名斯陀含。须菩提于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为不来。而实无不来。是故名阿那含。须菩提。于意云何。阿罗汉。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实无有法。名阿罗汉。世尊。若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即为着我人众生寿者。世尊。佛说我得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世尊。我不作是念。我是离欲阿罗汉。世尊。我若作是念。得阿罗汉道。世尊则不说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以须菩提实无所行。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

【分解】 前言佛法不可执着,此言佛果也不可着相也。须菩提因昔日佛为声闻说四谛法,以为佛所说,必有法可得,依法而修,必有果可得。此皆意言分别,随言生解,皆落在能知所知之中。殊不知般若实相,非一相,非异相,非有相,非无相,非非无相,非非有相,非非一相,非非异相;非有无俱相,非一异俱相,离一切相,即一切法,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也。破相破到极处,即诸妄尽除,诸妄尽除,不真何待也。(洹 音丸;阿那含之那 音诺;诤 音正;乐 音要;那 音诺)

【概论】 本分,因前分点出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佛乃恐众弟子,还未明白这个道理,要想众弟子,当机深悟住心无住之理。并因小乘法,拘泥于名言习气,执有实法,所以一方面是欲从小乘法诱导众弟子领悟,一方面是因为知道须菩提,已成小乘之道,欲藉须菩提的口中,说出须菩提自已所证之果来。原来大乘法,是一个积极修行法。在自利利他行菩萨道,具同体大悲,无量大慈的苦心。小乘法,是一个消极修行法,在为自了生死。印度古时候,国富民安,百姓多图安逸。佛出世这个地方,不能不顺人情,兼用小乘法,所以本分,因为前分说到佛与法皆非,恐众弟子们,疑谓佛不可求,法非可取,斯则进取无可住矣。所以乃假须菩提小乘之悟,为众旁通,好使众弟子领悟,又四果中,皆有无,(无所入,无往来,无不来,无有法。)乃无为之法。所谓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于此可证,佛之有四果,犹孔子之有四教。但是佛说的四果,自有等级。第一,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知欲当避,此果之初生。第二,一往来,是不再蹈欲境,即果之长大也。第三,不来,是离去欲境,即果之成熟也。第四,离欲,是脱然除欲,即果之已收也。
【附言】 佛法,原来大别为显教及密教两种。显教,又分小乘大乘两种。小乘,再分俱舍宗与成实宗两种。大乘再分三论宗,法相宗,天台宗,华严宗,律宗,禅宗,净土宗七种。密教,再分金刚部与胎藏部两种。小乘之俱舍宗,立声闻,缘觉,菩萨,三乘之因位果位。声闻乘,要在修四谛法。速者三生,迟者六十劫,方能得果。其修行之方便有七,得果有四,详表如左:
声闻乘
五停心观   以五观,停止五心过。(一)不净观,退治贪欲。(二)慈悲观,退治嗔恚。(三)因缘观,退治愚痴。(四)分别观,退治我见。(五)数息观,退治散乱。
别相念处   分修四念。(一)观身不净,(二)观受是苦,(三)观心无常,(四)观法无我。
总相念处 总修四念处,恒念此身。不净,是苦,无常,无我。
暖   能于真空,发相似之解,伏烦恼惑,得佛法气分,如同钻木取火,先得暖气,曰暖位。  
顶   再进而相似之解增胜,定观分明,在于暖位之上,如登山顶,观望四方,悉皆明了,曰顶位。  
忍   再进而明四谛之法,即可决定,堪忍乐欲,曰忍位。
世第一法   再进而修四谛之行,渐见法性,虽未得圣道,而于世间称为第一、曰世第一法。      
须陀洹果   世第一法之后,无漏智生,断尽三界见惑,曰须陀洹果,又曰预流果,是初果。
斯陀含果   从此断欲果思惑之少分,尚往来于欲界者。曰斯陀含果,又曰一来果,是二果。
阿那含果   断尽欲界思惑,而不再生欲界者,曰阿那含果,又曰不来果,是三果。  
阿罗汉果   若全断三界思惑,超出三界者,曰阿罗汉果,是四果。(三界者指欲界,色界,无色界而言。)  
五停心观,别相念处,总相念处,谓之三贤。暖位,顶位,忍位,世第一法,谓之四善根。综三贤与四善根,谓之七方便,就是声闻乘的因位。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就是声闻乘的果位。见惑思惑,同属烦恼。若区别之,凡于意识,起诸分别,迷于真理,而起的我见邪见等,谓之见惑。五识对五尘境,(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对于五境,有见闻嗅味触之作用。)迷于事相而起的贪爱等,曰思惑,见惑为觉悟的障碍,思惑为解脱的障碍。故欲悟四谛之真理,必须断见惑,欲出三界,而入涅盘,必须断思惑,不可不明辨之。无漏智者,乃悟二智中真理(有漏无漏)之一,离一切烦恼之过非,清净无垢之智慧也。
【讲义】 佛曰:‘须菩提’乎!你的意思怎么样?须陀洹当修行时,预先自念自己得声闻初果否?须菩提答曰:世尊!不可有得初果之念,这个缘故,是因为须陀洹虽不能顿悟真空,尚能仅仅强制其欲,能却六尘境界,造入无相之门,得为圣人之流,所以名叫入流。佛又曰:‘须菩提’乎!你的意思怎么样?斯陀含,当修行时,预先自念自己得声闻第二果否?须菩提答曰:世尊!不可有得二果之念,这个缘故,是因为斯陀含的心境,已造诣于至静之处,但目睹诸境,此心还是一生一灭,所以名叫一往来。实则无第二之生灭,前念方着,后念即离,心不着生灭之相,所以实无往来。佛又曰:‘须菩提’乎!你的意思怎么样?阿那含,当修行时,预先自念自己得声闻第三果否?须菩提答曰:世尊!不可有得三果之念,这个缘故,是因为阿那含,心空无我,已断尘识思惑,内无欲心,外无欲境,习定已深,六尘四相,一一证空,而无不来之相,所以虽名不来,实在永不来欲界受生也。佛又曰:‘须菩提’乎!阿罗汉,当修行时,预先自念自己得声闻第四果否?须菩提答曰:世尊!不可有得四果之念。这个缘故,是因为阿罗汉,已心空相灭,无得道之念,又安有得果之念。实无有法,名阿罗汉。若是阿罗汉,自念得道,即着四相,就不能叫做阿罗汉了。须菩提曰:世尊!我师父曾说过我,我终日立于一切法中,不起一烦脑,不脑一众生,无争竞心,(无诤)已到精妙处。(三昧)在诸第子中,许菩提我,为解空第一,是第一个脱尽人我,断绝此念,离欲的阿罗汉。须菩提又曰:‘世尊’乎!我虽蒙我师父称赞我如此,我实没有得了阿罗汉道之念。须菩提又曰:‘世尊’乎!我若有得了阿罗汉道之念,便是我生一妄念,又安得六欲顿空。我师父世尊,就不说须菩提我,是好于寂静(阿兰那)之行者。因为须菩提我,心原无所得,亦无所行,惟本分上一尘不着,以此得名须菩提而已!所以我师父世尊,称我是好寂静之行者。
庄严净土分第十

佛告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昔在然灯佛所。于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来在然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须菩提。于意云何。菩萨庄严佛土不。不也。世尊。何以故。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须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于意云何。是身为大不。须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说非身。是名大身。

【分解】上言四果无可得,此云圣果亦无可得,若是有所得,皆是住相。凡夫之疑,必以为四果既无所得,何有四果之名称?圣果若无所得,何以能获无生法忍?这都是凡夫住相之病。要知圣贤之名称,皆是假名。全是假有为法,显无为法,所以般若处处破执,惟恐凡夫贪着有为法也。所谓庄严净土者,并非凡夫目中所见的色相庄严。(如修庙一般,以为金碧辉煌,即谓之庄严) 实是说的非相法身,无形真土,无形质可取,无色相可观的法性庄严也。
【概论】本分,如来佛因为恐怕诸菩萨之所得心,还没有除,动则住于有法,不生清净心。所以问如来我,昔在然灯佛所,虽得无上菩提之果,然于然灯佛本师之法,有所得否?意在引从前的事,来证明如来自己,于法实无所得。因为如来佛,虽然在然灯佛本师处听法,不过得本师的开导而已!实则自悟自修,于法实无所得。佛设此问,要在表明法无所得,是空法相。所以跟着又问菩萨庄严佛土否?意思就在又要表明庄严非庄严,是空佛相。像这样佛与法俱空,才得生清净心。故曰应如此生清净心。生清净心,就是生菩提心。菩提正法,无可得,无可说,所以发菩提心者,直发清净心而已!但是心本清净,无所为发,直生之而已!清净心曰生,六尘心曰生,可知真心妄心,仍由其心之自生,而非提正法,所能觉我。亦非色声香味触法,所能溺我。佛说到这个地方,已分明说出佛果,应从众生心中求。还恐怕众生,看得佛法太广大,所以又设一个大身来比喻,就是比方弥山虽大,还是一个有相之大。如十方世界,尚且成虚,可知须弥山之大,并不大也。用这个比喻,好使众生不见佛法,只见一心。能真清净之至,始入菩提三昧。(入正觉精妙处)或曰:如来佛,在第七分,(无得无说分)因为要表明果法离相,曾问过‘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那末又何必在本分中再问,于法有所得否?应知前问是说明,‘法尚应舍,何况非法。’以明度生离相的意思,换言之,就是以佛果上所得,有无而为问。今问是说明,‘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以明住心无住的意思。换言之就是以佛因中,于法得与不得而为问。总而言之,前问是佛果上自证菩提,今问是佛因中求得菩提,意思各别,并不是重问也。
【讲义】佛曰:‘须菩提’乎!你的意思怎么样?如来我从前在然灯佛所,于法有所得否?须菩提答曰:世尊!我师父在然灯佛所,是自悟自修,于法实无所得。
佛又曰:‘须菩提’乎!你的意思怎么样?菩萨于佛土之中,作善缘福业,抑庄严否?须菩提答曰:非庄严。这个缘故,因为我师父所说的庄严,非形相庄严,如黄金为地,七宝为台等,不过名为庄严而已!
佛又曰:‘须菩提’乎!所以诸菩萨,摩诃萨,应该如此一心不乱,生清净心,不可住在色声香味触法之上生心。否则便缚于六尘,妄念旋起,那里能清净呢?原来清净心,(觉性)妙湛圆寂,本无所住,如明镜之前,物来悉照,物去即空,所以要无所住,就可以十分清净。
佛又曰:‘须菩提’乎!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你的意思怎么样?是身为大否?须菩提答曰:世尊!甚大。这个缘故,因为此身虽大,可是有生有灭,终受轮回,不能叫做大身。
但如我师父从前所说非相之法身,乃是清净之本心,是真法身也。此心包廓太虚,周藏法界,无相无住,顿入圆明,岂须弥山所能比量的么?这个才是名为大身啊!

无为福胜分第十一

须菩提。如恒河中。所有沙数。如是沙等恒河。于意云何。是诸恒河沙。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诸恒河尚多无数。何况其沙。须菩提。我今实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宝满尔所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佛告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而此福德。胜前福德。

【分解】 凡以有为法布施,所得福报,是有尽的。若以无为法布施,所得福报,是无量无边的。无为有为,是对待法。无为不离有为,离开有为而无为不显。有为实在无为,真无为就是有为不住。所以大菩萨不住无为,不尽有为,方显无为福胜。甚么是不住无为呢?凡菩萨观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修无为法,闻法后回智向悲,不肯安住无为,发大悲心而度世,悲智双方运用,以六度法摄化众生。虽说是度无量无边众生,可是不存能度所度的心,这就是不住无为,而行菩萨道也。甚么是不尽有为呢?凡菩萨破尽了尘沙惑,虽说是观众生无量无边,但是不存难度的心,不存疲倦厌烦的心。和光同俗化身千百万亿,常行度众生之事,众生无尽,愿力也无尽,这就是不尽有为,而行菩萨道也。总之是有为而不住有为,无为而实无不为的意思。菩萨能行无为之功用,所以说无为之理,福德无量无边也。
【 概论】 本分,如来佛又兼从人情说法,示第二次福慧相较。并由较量福德,渐次说到破相处,这正是表现如来佛,循循善诱的苦心。在本经第八分所说的布施,用充满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来比喻,已示有相布施之多。今在本分所说的布施,把一粒沙当作一世界,用充满如恒河沙数那么多的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来比喻。这个布施,比第八分的布施,不知道多出了多少万万倍,但是这种有相的布施,虽也是得福德多,却是一个着相的福德,并非性功的福德。倘是持经,就可悟性功,所以如来唤起善男信女,要能在此经中,受之于心,持久不忘。乃至用四句偈等,为他人演说,似如此先觉觉人,自利利他,其所得性中之福德,又比用七宝充满如恒河沙数的三千大千世界的布施之福德,更多多矣!可知相布施之福德虽多,但有限量。法施之福德虽少,却无边际。一劣一胜,不言而明。然持经须悟真理,否则又容易着相矣。昔有一人,原来很吝啬,为着要修福德,所以常常施。以后读诵金刚经,就自断曰:经中说的,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他人说,而此福德胜前福德云云。他就以为修福,既如此容易,只要专持四句偈等已足,何必布施呢?从此以后,他对于布施上,一文也不肯舍了。这就是执着,未悟真理,而有此曲解也。
【讲义】 佛曰:‘须菩提’乎!如恒河中所有沙数之多,比喻一粒沙,等于一恒河,你的意思怎么样?诸恒河之沙多不多?须菩提答曰:世尊!甚多。一沙各为一恒河,河尚无数,况河中的沙乎?
佛又曰:‘须菩提’乎!我今实在告欣你,若有善男信女,以一粒沙,当做一个世界。用充满如恒河沙数那么多的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来布施,得福德多否?须菩提答曰:世尊!甚多。佛告须菩提曰:若善男信女,在这本经中一章一句,乃至受持四句偈等,演说给人听,这个法施的福德,又比前宝施的福德,更多多矣。
尊重正教分第十二

复次须菩提。随是说经。乃至四句偈等。当知此处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应供养如佛塔庙。何况有人。尽能受持读诵。须菩提。当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即为有佛。若尊重弟子。

【分解】 教者如来之教法也。如来住世八十年,说法四十九年,五时说教。初时说华严大乘。二时说小乘四谛法。三时说楞严。四时说般若。五时说法华。今云正教者,即说般若时之正教也。尊重正教者,即云诸佛菩萨,皆从此经出。末法众生闻此大法甚难,说者听者,皆须十分尊重般若妙法。所谓无量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也。
【概论】 本分,是因为前分说性功福德,胜于着相福德。现在更进一步,表明宝物布施的福德,不如持经的福德,并注重在推极持经的尊重。换句话说,就是发明经文于无住行施,福德莫如此,尊重亦莫如此的意思。所以第一段,表明随说是经的尊重,因为随说是经之处,此中即有如来全身,天道人道阿修罗道,皆来敬仰供养,如同佛在塔庙的一般。还有天龙八部(亦名龙神八部,因为天与龙冠首,所以名天龙八部。凡讲经时,即来守护佛法。)也来护法。第二段,表明受持读诵此经的尊重,因为无上之菩提法,皆从此经出。倘人尽能受持读诵此经,则生清净心。清净心中,无相无住,实为成就于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若这种人心中,以为这个经典所在之处,即有佛在,则持经之处,即佛弟子三宝。(法宝,佛宝,僧宝。)均应尊重的缘故,也就在此。
【讲义】 佛再曰:‘须菩提’乎!若有人随便在什么地方,演讲此经,乃至四句偈等。使诸听经的人,消除妄念,当可知这一卷的真经,就在此处的身中,就可感动天道的菩萨神明,人道的众生,阿修罗道的恶魔等。皆来花香顶礼,如同敬仰佛像塔庙的一般来供养。何况有人多多能受持读诵此经,以求悟性。佛又曰:‘须菩提’乎!可知道这种人,就是成就于无上菩提之法,(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之法。) 更无有一法,能加乎其上的。要知道自心即是佛,并不从外得。所以经典所在之处,即是佛在。可以说得,宛然与佛弟子三宝同居,焉有不成就之理,岂不可尊可重乎?
如法受持分第十三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经。我等云何奉持。佛告须菩提。是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密。以是名字。汝当奉持。所以者何。须菩提。佛说般若波罗密。即非般若波罗密。是名般若波罗密。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所说法不。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来无所说。须菩提于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尘是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须菩提。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何以故。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复有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甚多。

【分解】 法者,般若之妙法也。凡经律论三种俱是教法。如法受持就是说的依法而修。先由多闻而求解,由解而行,由行而证。推而广之,有八万四千法门,对治众生八万四千烦恼,因病施药,种种皆对治法门。譬如众生淫怒痴之病,就用戒定慧治伏之。四念处,五根,五力,四正勤,四神足,七菩提分,八圣道分,三十七道品,无一不是修行人的妙法。今言受持的意思,是专指受持般若妙法。因为受持般若,诸法皆具足也。前边说的法身非相,重重破执,已于一相无相分中,将般若的妙理,逐细显出,至此群疑顿释,言至理极,所以空生领悟旨义,请诘经名。
【概论】 本分,须菩提因闻得前分,持说此经,成就希有之法,经在佛在。经的尊重如此,所以当机请示经名与奉持的道理,以便好奉持。如来佛告以此经名叫金刚般若波罗蜜。汝等所以要奉持此经。是因为此经中,有无上的菩提法。如诚心奉持,就可悟无相无住的道理,可以生金坚刚利,明无不照的般若,(妙智慧)登诸佛的彼岸。这个就是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要在戒弟子们,应依法奉行。如来佛说此,虽意在显法,但又恐怕诸弟子着于这个经名,忘却了般若为自性的般若,因而又破经名的着相,故曰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不过假一个名字叫般若波罗蜜而已!经名既不可着相,更有何法可说,清净心中,本来无相,波罗蜜经,不过使人自明自性,本来亦无法也。既无法,何有经,无经有说!可知凡有言说,皆是医病之方,传心法要云:‘佛说一切法,为除一切心,若无切心,何用一切法。’盖未悟时须凭言说,悟来言说皆非。有病不服药,是病固难除,病去药存,此药也是病也。并举不但小如微尘,大如世界,就是如来我说的三十二相,是空的一个假名而已!如来佛,如此循循引说,无非欲令其破相见自性之如来。所以最又较量福慧,(此是第三次)明离相之用,以显经功意。谓无论如恒河沙数的宝施,如恒河沙的身命施,究竟是外相,不如持经见性,得福更多也。
【附言】 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是名般若波罗蜜三句,是本经的纲领,大藏之精要。设扩而充之,则佛祖心肝,圣凡脑髓,三教五宗无量妙义,尽在于兹。三昧经曰:心无心相,不取虚空,不依佛地,不住智慧是般若波罗蜜妙理。傅大士曰:恐人生断见,权且立虚名。
般若之法,是心法。如人饮水,自知冷暖,不容拟议,若有所说,即是毁法谤佛。
佛具三身:(一)清洁法身,为佛之真身,无色无形之本体身,般若即是真性法身相也。(圆满报身,因报无量愿行,所显的万亿圆满之佛身。分自受用报身与他受用报身两种。(三)应身,即应化之法身,又名化生(百千万亿化身)在天而天,在人而人,羊中现羊,鹿中现鹿,形形散影,随类现身,三十二相即应身相也。恒沙宝施,其宝虽多,犹属外财,施之还易。恒沙命施,其舍虽重,乃属内财,施之实难,究竟财施也,命施也,总为有漏之因。见性也,明心也,实获无为之福。
【讲义】 须菩提听如来佛,说完了前分的经,当这个时候,就向如来佛曰:世尊!此经应该取一个什么名字?我们要怎样受持奉行此经呢?如来佛就告须菩提曰:乘此坚利的妙智慧,能到安乐之彼岸,此经即以金刚般若波罗蜜名之,你们应该依法奉行,所以立这个名字,什么缘故呢?佛又曰:‘须菩提’乎!如来所说的般若波罗蜜,是妙觉本性,湛如太虚。本体既是虚无,那里还有什么名字,不过恐怕人生断见,不得已强标一个金刚般若波罗蜜的名字,便于众弟子奉持而已!
佛又曰:‘须菩提’乎!你的意思怎么样?如来我,对此有所说法否?须菩提答曰:世尊!般若是自性自悟,既无可名之名,我师父就无所说。
佛又曰:‘须菩提’乎!你的意思怎么样?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细微尘埃,多不多?须菩提答曰:世尊,甚多。佛又曰:‘须菩提’乎!微尘虽多,然无实体终是虚妄,是不过名为微尘而已!如来我说世界虽大,然劫尽则坏,不是真实的,是不过名为世界而已!
佛又曰:‘须菩提’乎!你的意思怎么样?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否?须菩提答曰:世尊,不可见。这个缘故,就是因为我师父所说的三十二相,非法身的离相相,是应生的有相相,也是假名而已!
佛又曰:‘须菩提’乎!若有善男信女,舍自己身命,如同恒河沙数的一般,行布施求福。再设若有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演说给他人听,其持经的福,还是比舍身布施的福,更多多矣!
离相寂灭分第十四

尔时须菩提。闻说是经。深解义趣。涕泪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说如是甚深经典。我从昔来所得慧眼。未曾得闻如是之经。世尊。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净。即生实相。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世尊。是实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世尊。我今得闻如是经典。信解受持。不足为难。若当来世后五百岁。其有众生得闻是经。信解受持。是人即为第一希有。何以故。此人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当知是人甚为希有。何以故。须菩提。如来说第一波罗密。即非第一波罗密。是名第一波罗密。须菩提。忍辱波罗密。如来说。非忍辱波罗密。是名忍辱波罗密。何以故。须菩提。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我于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何以故。我于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嗔恨。须菩提。又念过去于五百世。作忍辱仙人。于尔所世。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是故须菩提。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色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若心有住。即为非住。是故佛说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须菩提。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故应如是布施。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须菩提。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须菩提。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须菩提。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即无所见。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须菩提。当来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于此经受持读诵。即为如来。以佛智能。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

【分解】 离相者,离一切幻相也。世间一切相,皆是幻化之相。凡夫不知此幻相虚而不实,所以执着取舍,处处为虚妄相所惑。妄境时时熏妄心,真性为外尘相所遮蔽,终日为环境所转,因起惑而造业,因造业而受苦,长劫轮回,无有休息。若能离相,不为相所惑,则无执着取舍矣!既无执着取舍,尘相空矣!内心不出,外尘不入,则动静不生矣!动静不生则寂矣。所云寂灭者,初伏外尘,次尽内根,根尘双脱,先破人我,更进一层,又破法我,觉所觉之相亦离,再进一层,俱空不生,空所空之相亦亡,生灭灭已,寂灭现前矣。(又忍有六义,(一) 力忍,不忘嗔,但不报也。(二) 忘忍,雅量容物,处辱如无也。(三) 反忍,反己自责,不尤人也。(四) 观忍,外入内身,皆达如梦也(五) 喜忍,喜其能成我之忍力也。(六)慈忍,怜彼加辱者愚痴,而发愿度之也。)
【概论】 本分,因须菩提到此时,闻经深解,已领悟‘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的道理,感从中来,涕泪悲泣,赞叹了一声希有世尊。在本经第二分,也赞叹了一声希有世尊。第二分的赞叹,是赞叹如来佛,在日用寻常起居坐卧之间,无非是指示般若真心。本分的赞叹,是赞叹如来佛指示般若妙用,如深入九重。就好比一重房屋,从前仅从外面看得规模壮丽。现在已进到此房屋的堂厅了。如来佛,也因须菩提,已悟有相皆妄见,非相即见如来的密义,所以即勉以要做力行的工夫。力行又不外六波罗蜜,(就是智慧,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的六度。)而六波罗蜜之中,以智慧最难得。所以先举第一波罗蜜,意在有智慧,而后可行其余五波罗蜜。复又举忍辱波罗蜜,不言其它。因为忍辱这一度最难行,并引出自己的故事来证明,(故事列附言内)表明无我人众生寿者四相,非空空说心也。要必如支解之惨,五百世之辱,寂然不动,才是正定。因为忍辱不到此,终是妄相不灭。忍辱未到此,而觉有惊,怖,畏,的心,便是信心不坚。所以又以本身,行忍辱无四以勉之。并点明经文,若菩萨有我人等相,即非菩萨的意思。又以前各分,屡言福德,此分独言功德,盖功成果满,福不足道也。
【附言】 般若,译为妙智慧,先已说过了。但是般若分开来说,有种种分类。有文字般若,观照般若,实相般若等。本分‘闻说是经,深解义趣’两句,即包含此三种般若。闻说是经者,即为文字般若。深解义趣者,即由观照般若,深达实相般若也。
如来前生,被歌利王分割身体的故事,是这样的:有一天歌利王带了众妃宫女,到山中去打猎。因疲倦在山中休息,就打了磕睡。等到睡醒了,一看所带的众妃宫女,都不在眼前。乃进山寻找,看见一座山洞,那些众妃宫女,都在洞前听僧人说法。歌利王大怒,指责僧人曰:汝如何在此勾引妇女?僧人答曰:我实无欲。王又诘曰,汝如何尚说见色无欲乎?僧人曰:持戒耳。王又曰何为持戒?僧人曰:忍辱也。王听到忍辱,怒而拔刀,向僧人砍去,问汝痛乎?僧人曰:实不痛。王益怒,将僧人身体,节节分解,问汝恨我乎?僧人曰:既无我何来怒恨。这个时候,四天王震怒,一时狂风大起,走石飞沙,天龙八部,齐来护法。僧人被分解之肢体,已完好如故。王大恐惧,长跪于僧人之前,哀请饶恕,僧人当即代求天赦,一时天霁如初。王亦回心,发愿向善。僧人亦发愿曰:若得成佛,我当先度汝。歌利即后五百世释迦诞生时之憍陈如也。按憍陈如,亦名阿若憍陈如,生于中印度迦毗罗城之婆罗门种族。长于卜术,释迦诞生的时候,曾召为卜课。以后释迦出家,苦修于尼连禅河畔山中,时憍陈如实为随侍五弟子中之一人。住色布施,是心取相。住法布施,是取法相。不住法布施,则不取法,亦不取非法。不取法则无实,不取非法则无虚。如是布施,则正觉圆明,无复障碍。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是言觉之至也。布施,设稍有住,即我人等四相未忘。而与众生结憎爱缘矣!如是则互为父母子孙,冤家债主,百劫千生,恩怨莫释,轮回生死,那有了期。所以如来教行布施,决不可住相,就是正为这个缘故。
【讲义】 须菩提,听如来佛说经,到了这个时候,心中已是深悟理趣,就感觉到听此经已晚为恨,流下眼泪,哭泣起来,向如来佛赞叹了一声,希有世尊!向佛曰:我师父所说这个深奥的经典,我从前得了慧眼,虽然已是一闻千悟,却是未曾听得如此深奥的经。须菩提又曰:‘世尊’乎!我既闻此经,自性清净中,已悟有本来全真的实相。设若有人,得闻此经,发一念笃信的心,其心纯正,毫无欲尘,便是清净般若之慧,生真实不虚之相,就可以知道这种人,成就诸佛第一希有功德。
须菩提又曰:‘世尊’乎!究竟这个般若实相,空如太虚,无有形迹,若着于悟实相,就不是实相,所以我师父说,名之谓实相而已!
须菩提又曰:‘世尊’乎!我现在得闻此经,以我从来所得之慧眼,自能信其言实,解其妙理,信奉修持,尚非难事。若当来世后五百岁,浊世末法的时候,离开我师父已远的苦海茫茫的众生,听闻此经,有信解受持者,则此人真为明了自性第一等的人,实不易得。什么缘故呢?因为此人,顿悟真空,必无我人等四相。能离四相,则此人必已悟非相,人我两忘。若如是离一切诸相,其心空灭,即造到觉地,与诸佛并驾齐驱,就得名之谓佛。
如来佛告须菩提曰:汝所言,深合佛理,后果有人,得闻般若之妙法,不惊(无疑心)不布(无惧心) 不畏(无退心) 当知这种人,是很少有的。
这是什么缘故呢?就是因为我所说的第一波罗蜜,原以诸经皆从此出来,此智慧到彼岸也。岂果有彼岸之可执着,也不过特名第一波罗蜜而已!
佛又曰:‘须菩提’乎!凡辱境之来,恬然处之,不因怒恨,乱我般若。其心如同太虚,即到觉地,这就是忍辱波罗蜜也。但真空本来无相,外不见其辱,内不见其忍,浑然两忘,所以如来我曰:非忍辱波罗蜜,是特名忍辱波罗蜜而已!
说到这个忍辱,如我前生,被歌利王分割身体的时候,心如虚空,不起四相。而所以能如此者,就是因为当初节节分尸的时候,可以说辱到极点矣。这个时候,若起四相,定起怨心,不能忘恨,必成苦果,还能说得忍么?我又想起了,过去的前五百世,做忍辱仙人,曾修忍辱之行。在这个前世,就无四相之果,由历劫顿悟真空,可知吾人所修者,诚非一朝一夕之故。也可知忍辱波罗蜜,实为修行者之先务所急。首要破其嗔心,方离四相,四相皆空,得成忍行。
佛又曰:‘须菩提’乎!因为这个缘故,菩萨欲成道,当空其心。离去一切形迹,方能发无上菩提的道心。不应起着于色的念头,不应起着于声、香、味、触、法的念头,应生无所住心。此心才能圆通无碍,纯真无欲,一切不受系缚。若于六尘上,有一住着,便不能解脱其住心,即非菩萨之住处。
所以如来我说,菩萨心,本来虚而明,若住于色,就不能觉。我曰,不应住色布施,正为此也。
佛又曰:‘须菩提’乎!菩萨以不住此的觉心,发心广大,非仅为己,是为有益于一切众生,应该如此无相布施。
如来我说的一切诸相。原是指点诸菩萨解脱而已!其实本体全空,皆是非相。又说的一切众生,也是引导诸菩萨灭渡而已!其实妄心自离,若见本性,也就不是众生了。佛又曰:‘须菩提’乎!如来我,所说的般若波罗蜜,皆是无上的菩提,了悟本性。是真而不妄,(真语者)实而不虚,(实语者)如而合理,(如语者)不欺人,(不诳语者)不二说,(不异语者)。佛又曰:‘须菩提’乎!如来我,所得般若之法,与世间诸法不同。世间诸法,不着这边,就着那边。我所说的真如无相,是无实。自性具足,是无虚。
佛又曰:‘须菩提’乎!若菩萨,心着于法,而行布施,则四相未除,如人进黑闇房屋之中,昏暗蔽塞,则一无所见。若菩萨,心不着于法,而行布施,则同打开金刚之眼,燃着般若之灯,性光四照,洞澈真空,可了一切之境,见种种之色。
佛又曰:‘须菩提’乎!如来我,灭后到了后世,若有善男信女,能于此经,受持读诵,即到菩提之觉位,成自性之如来。则这种人功德,非小果权乘可比。可感格如来我,必以无上智慧,而照鉴之。(悉知悉见)这种人,皆得成就见性功德,普施万劫,无量无边。
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德五读书
英联邦改名为林家传人
级别: 天王会员
UID: 191613
精华: 0
发帖: 949
威望: 89 点
金钱: 4904 RMB
贡献值: 0 点
好评度: 21 点
在线时间: 768(时)
注册时间: 2015-05-15
最后登录: 2015-07-30
板凳  发表于: 2015-05-20 13:29

持经功德分第十五

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后日分。亦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如是无量。百千万亿劫。以身布施。若复有人。闻此经典。信心不疑。其福胜彼。何况书写。受持。读诵。为人解说。须菩提。以要言之。是经有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边功德。如来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若有人能受持读诵。广为人说。如来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能成就不可思量。不可称。无有边。不可思议功德。如是人等。即为荷担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以故。须菩提。若乐小法者。着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即于此经不能听受读诵。为人解说。须菩提。在在处处。若有此经。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所应供养。当知此处。即是为塔。皆应恭敬。作礼。围绕以诸华香。而散其处。

【分解】 前分说的忍辱舍身,皆是破我执。我执破后,更须悟般若之理,非徙忍辱舍身也。若祗知忍辱舍身,而不能受持经典,还是识情用事,于真性并无相与。若能忍辱舍身,又能受持经典,悟澈二执之非,二我俱遣,则所得法性之功德,即不可思议矣。(华与花同)

【概论】 前分,言持经成就功德。本分,复用较量法,(此是第四次福慧相较)用等于恒河沙数的身命布于,仍不如闻此经典,信心不逆之福。换一句话说,持经胜于身命布施,意在显明般若无住之功。并点出经为大乘,若住我人等见,即不能听受读诵为人解说。怎么说呢?因为相分为小乘说法,见分为大乘说法。相分是人我相,见分是法我相。乐小法者,析空破相,殊不知见分犹存也。有此见分未破,法我执仍在。有法我执,即未深解般若之理,未达般若真际,自利尚不能,何能利他。所以说,着四见。乐小法之人,即不能于此经为人解说。复又推尊此经,有如来全身。勉许人,不必徒事外貌供养。但持此经,以明其心,就能达到至诚无妄的境界。因为若能持此经,供养其心,则心即是佛,何必身外觅佛,如来只在自己心中耳。

【讲义】 佛曰:‘须菩提’乎!若有善男信女,于一日之间,早晨以等于恒河沙数的身命布施,正午又以等于恒河沙数的身命布施,晚间也以等于恒河沙数的身命布施。照这个样子,经百千万亿劫之久,一日三时,皆如此布施,自当得布施之福!若复有人,能以心无违逆,笃信此经,则其福胜彼舍身之福多多矣!何况手书口诵,为人解说经的意义,存利己利人之心,不但明自己的性,还要使人人见性,善根纯熟,利益无穷,其福之多,又岂可较量呢!佛又曰:‘须菩提’乎!简要言之,唯有不可以心思口议,不可以多少称量,实无边际的功德也。如来我,说此经怎么有无边际的功德呢?是因为金刚般若,是我们妙用的本性,是大乘菩萨的最上乘,不是小乘人能够做得到的。所以如来我,为启发大人,说明此真空之妙。为启发最上乘人,说明此般若之法。若有大根器人,持此大乘经典,广为人阐发妙旨,则这种人,成人兼成己的功用德行,是不可称量,不可思议,不可以边际求之。而这种人,印契佛心,所成就之功德,唯有如来我,知得见得。这种人,既成就此功德,就足能以身担任如来无上菩提正法。这个缘故,就是喜好小乘法的人,局于见闻之小,不免有我人等私见,对此大乘最上乘法,便起惊怖畏惧的心。自心且不能净,那里还能够听受读诵,为人解说此经呢?佛又曰:‘须菩提’乎!大乘人,在在处处,说此经典,能使听者,心开意解。善气感通,则天龙八部神人俱来供养,护卫法身。普现华光三昧,直是一座舍利宝塔,能使远近敬仰顶礼,散布宝花妙香于持经之处,则供养可谓至矣!此所谓一人办心诸天办供也。



能净业障分第十六

复次。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即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我念过去无量阿僧祇劫。于然灯佛前。得值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诸佛。悉皆供养承事。无空过者。若复有人。于后末世。能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于我所供养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后末世。有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我若具说者。或有人闻。心即狂乱。狐疑不信。须菩提。当知是经义。不可思义。果报亦不可思议。

【分解】业障者,或是前业,或是现业,皆可障蔽真性。前业就是宿世之业,宿世之业,不可以数计。因为无始劫来,所造之业,皆纳入在八识田中,遇缘即发,果熟即生,六道转还,无有休止,和合妄生,和合妄死,生灭无已,都是这不可思议的业力,所牵引也。经云:众生之业,若有体相,尽虚空界不能容受。这就是说,众生之业,本属虚妄,只因众生不了唯心,所以既造虚妄之因,即受虚妄之苦。所谓了得业障本来空,未了须当还夙债也。所谓现业者,即此五浊恶世,众生公共所造之还债台也。若有众生受持读诵此经,深知一切幻相,皆是唯心所现,五蕴本空,六尘非有,不为物转,而能转物,则不受此虚妄之苦。虽然欲了唯心,必须深通般若。若能深入般若,了诸法空,则一切虚妄净尽,故曰惟般若能净业障。(只音奇;那音诺;他 音托)

【概论】 上文,言持经的功德,及经所在的尊重如此。本分在显持诵功德,表明般若,有离障出缠之益。不但灭罪,且得胜果。分开来说,有二不可思议,一者,今世能持诵此经,先世罪业,就可以消灭。一者,不但能消灭先世罪业,还可得菩提之果。前者显报不可思议。后者显果不可思议。并引证如来佛自己,在未遇然证佛前,虽供养承事多佛,而不如后世受持读诵此经的功德多,就是万亿之数,尘沙之喻,皆不能及也。(此是第五次、以供佛功德,与持经功德相比较。)又申明善男信女,后末世有受持读诵此经者,功德无比。如来兼为下乘说法,所以不能不说果报,使之感动。若将此功德,详言说出,又恐众生羡艳大福,心即狂乱,反于经中,无相无住的道理,似信不信,致成狐疑。所以说,经义果报,不可思议,不过使其回心寂照,假法修持,自明自性。若以为经而思议之,便隔膜了。总之如来显示此经,为发菩提心的一条轨道,菩萨,摩诃萨,应如此降伏其心。善男信女,也应如此降伏其心,是决没有差别的。

【讲义】 佛曰:‘须菩提’乎!每有善男信女,并能受持读诵此经,不但不得人天恭敬,却被人轻溅者何故?这就是因为他在前世,大有罪业。既有罪业,则将来之世,应该堕入地狱,恶鬼,畜生三恶道中,受苦无穷。今以持经功德,减其罪业,因为被人轻溅,就所以抵消。渐渐修持,因除果现,罪灭福生,自然可得正等正觉。佛又曰:‘须菩提’乎!我想念到往昔,历了无量数劫。在未遇然灯佛前,曾供养无量数佛。且佛佛皆然,无一不专心专意供养,不可不谓历事诸佛之多。倘是后人,晤对此经持诵,见自本性,永离轮回,其所得功德,比如来我,供佛功德,还胜过了万万倍。佛又曰:‘须菩提’乎!若善男信女,于后末世,受持读诵此经,必得此无量之功德无疑。此如来我仅约略而言,若详细说之,其大包天地,其多胜恒沙,恐下根人闻之,大则狂乱,小则狐疑,反以我言为诳妄,而惊异之。佛又曰:‘须菩提’乎!当知功德,由于经义,应于果报。经义甚深,不可推测。果报甚重,不可尽言。

究竟无我分第十七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佛告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所以者何。须菩提。实无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于然灯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佛于然灯佛所。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实无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若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然灯佛。即不与我授记。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以实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然灯佛。与我授记。作是言。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何以故。如来者。即诸法如义。若有人言。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实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如来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是中无实无虚。是故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须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须菩提。譬如人身长大。须菩提言。世尊。如来说人身长大。即为非大身。是名大身。须菩提。菩萨亦如是。若作是言。我当灭度无量众生。即不名菩萨。何以故。须菩提。实无有法。名为菩萨。是故佛说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须菩提。若菩萨作是言。我当庄严佛土。是不名菩萨。何以故。如来说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须菩提。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

【分解】须菩提于住降之意,粗尘已遣,细惑难融。至是复申前请,欲得住降究竟的道理,所以佛全以己身上事示之,使知人空法空,究竟无我也。

【概论】 须菩提,到这个时候,闻佛所说经义,于护念付嘱诸菩萨之说,已经明白。现在又问善男信女,发菩提心,云何住降?仍是圣凡之见未泯,于一切众生即非众生之义,还是未彻底。且闻如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并善男子,善女人,持经种种功德,经义果报,不可思议。就想到善男子,善女人,发菩提心,不可不受持此经也。但是现在及后末世,未得亲承如来从前所说种种妙法之善男信女,未必遽能领会此大乘最上乘之说。若发此菩提心时,应怎么样住降其心?仍是本经第二分经文所问的意思。自度度人,一片婆心,于此可见。所以如来佛,乃以无法发菩提心,断须菩提之法疑。

【讲义】这个时候,须菩提当机向如来佛又问曰:善男信女,已发菩提心者,如何能使菩提心常住?如何能使妄念心降伏?佛告须菩提曰:菩提心本来具足,当体现成,不过只因众生,为尘染所障蔽。善男信女,既发了菩提心,所谓欲尽者,理方还我,就是住心,就是降伏,不必再求也。﹝当生如是心﹞如一切众生,烦恼,妄想,取舍,人我,贪嗔,嫉妒,种种四相之类,如来我,应一一为之除灭度脱。但是如来我,所谓灭度者,不过指点性真,令彼自悟,外不见所度之生,内不见能度之我。盖众生既见性真,已灭度了,则般若观照,已常住不灭,说到究竟,实无一众生受我度者。这是什么缘故呢?就是因为学道的菩萨,若存如来我应灭度之心,似此四相尚未除,即从何发菩提心?何能称菩萨?这又是什么缘故呢?佛又曰:“须菩提”乎!就是性本空寂,浑然天成,发此心者,不过自修自悟而已!真性中,实无发菩提心之法。佛又曰:“须菩提”乎!你的意思怎么样?如来我,于然灯佛所,有法得此菩提心乎?须菩提答曰:世尊没有法得此菩提心。照我解师父所说的道理,我师父,于然灯佛所,自性自悟,并没有法得无上正等正觉。佛又曰:诚如是言,须菩提!如来我,那个时候,所修诸行,实无得菩提之法。佛又曰:“须菩提”乎!若谓有法可得菩提之法,则然灯佛,不与我授记,当下就应该传授我成佛之法了。又何必悬记来世,方作佛耶?实在因为没有法得菩提,所以然灯佛,才与我授记,并预定来世成佛之名号,称释迦牟尼。汝知如来之命意乎?如来者,就是本性湛然,不染不着,如其本来,所以名如来。倘人不知这个用意,就错说如来我,另有法可得菩提。佛又曰:“须菩提”乎!要知真如自具,实别无有法可得菩提。佛又曰:“须菩提”乎!如来我,所得菩提,是平等真如,实相妙法,不可以色相见,不可以言说求。所以如来我,说种种法中,能自悟真如,皆是佛法。佛又曰:“须菩提”乎!然法不可泥于有,所言一切法者,非实有此一切法,但假名之为一切法而已!佛又曰:“须菩提”乎!譬如人之一身,长而且大,是真大乎?须菩提答曰:世尊!清净法体,量等虚空,方是大。我师父说大身,是有生灭的,便有限量,何足为大,不过是假名之而已!佛又曰:“须菩提”乎!菩萨也是如此,真如清净,名为菩萨。度生本菩萨分内事,若云我是菩萨,当灭度一切众生,就是便有我相,非菩萨矣!这个是什么缘故呢?佛又曰:“须菩提”乎!只此清净者,名为菩萨,实无别法名菩萨。所以如来我,说性中无四相,真性空空洞洞,不但无众生,并无所谓菩萨,可知更无所谓灭度。佛又曰:“须菩提”乎!若菩萨云,我当庄饰严整佛之刹土,是着于有相,不得名菩萨。这个缘故,如来我,说庄严佛土者,非外貌之庄严,不过假名之庄严而已!佛又曰:“须菩提”乎!若直下大彻大悟,人空法空,廓然无我,我身既无,何有度生庄严之心,如此真是菩萨。

一体同观分第十八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肉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肉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天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天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慧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慧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法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法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佛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佛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恒河中所有沙。佛说是沙不。如是。世尊。如来说是沙。须菩提于意云何。是一恒河中所有沙。有如是沙等恒河。是诸恒河所有沙数。佛世界如是寍为多不。甚多。世尊。佛告须菩提。尔所国土中。所有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何以故。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所以者何。须菩提。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分解】

此言心,佛,与众生,是三无差别也。离众生无佛,离佛无众生,离心也无众生,也无佛。众生心中皆有佛性,而往还六道,随业所转。佛之性海中,本有众生,而包罗万有,随缘不变。名虽有凡圣,其体则一也。其差别之处,是在众生随业迁流,而遗失本体,佛不为业转,而了悟真心。其转与不转之细微处,是真妄心为之枢纽也。悟则全相成性,即妄处见真。迷则全性成相,即真处起妄。真妄同时,不一不异。所谓一体同观者,即云众生本有之佛性,与佛原来无二无别,佛知众生为同体,因同体而起大悲也。

【概论】

上文,破法执我执,结之以通达无我法。不言无法,而言无我法,则知灭法为顽空,不足言圆明妙觉。执法则住相,也不足言圆明妙觉。无我法者,法非有而不落于虚。法非无而不滞于迹,就是知为非法,非非法。能达其实相义,而忘为非法非非法,此等境界,非有返观内照之能,不足窥其微妙。所以本分以五眼观沙界为问。欲观人,先观我,观见我本来清净觉性,就知此是菩提心,即所谓道心也。观见我后,起纷飞意念,即知此非菩提心,亦即所谓人心也。沙界众生,皆具有佛性,故曰佛世界。佛以观己者观人,则众生一体。故曰若干种心,如来悉知。众生逐于人心,没其道心,故曰皆为非心,是名之为心。过去,现在,未来,种种心,皆妄心也,本来觉性中,无此也。要言之,实心体者 ,先天之灵气,就是人人具有之○无极也。本来清净无为,而被后天尘劳所蔽,欲人在此中,分别人心道心,非有观照觉察之功不可。五眼正具有觉察之神妙,非觉察,不能通达无我法也。

【附言】

德山禅师,精究律藏,通达性相诸经。就由于演讲金刚般若,为最得意。德山大师,姓周,时有周金刚之称。常谓同学曰:一毛吞海性无亏,纤芥投锋,锋利不动,学与不学,唯我知焉。壮语惊人,盛称一时。当时南方禅宗正盛,德山大师,大为不平,曰沙门,千劫学佛之威仪,万劫学佛之细行。况学犹不得成佛,彼南方魔子,竟敢言,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我当捣其窟穴,灭其种类,以报佛恩。于是担了青龙疏钞,出了蜀国,走向澧阳而来。值于途中,腹饿肠饥。见有茶店婆婆,卖售烧饼。德山大师,乃到店中买饼充饥。茶店婆婆,指其担子曰:担子挑的是何物?德山大师曰:青龙疏钞也。婆婆问曰:是讲何经?答曰:是讲金刚经。婆婆曰:我有一问,汝能答,则给此点心,否则请速离。德山大师请其言,婆婆曰:金刚经说的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不知道汝的意思,是点那个心而言?德山大师,经此一问,噤口不能答,只可挑了担子,怅然别去。彼自受此教后,来到龙潭崇信寺,益加精进,终大彻大悟,成了道了。

六祖云:「前念后念及今念,念念不被邪见染。」张拙云:「一念不生全体现。」因属非心,故有心之名,若知心体静虚,本无一物,则过去,现在,未来,皆不干心事,又何有若干种心,可得而名者乎?

【讲义】

佛曰:「须菩提」乎!你的意思怎么样﹖如来我,有肉眼否﹖须菩提答曰:如此,世尊!我师父有肉眼。

佛曰:「须菩提」乎!你的意思怎么样﹖如来我,有天眼否﹖须菩提答曰:如此,世尊!我师父有天眼。

佛曰:「须菩提」乎!你的意思怎么样﹖如来我,有慧眼否﹖须菩提答曰:如此,世尊!我师父有慧眼。

佛曰:「须菩提」乎!你的意思怎么样﹖如来我,有法眼否﹖须菩提答曰:如此,世尊!我师父有法眼。

佛曰:「须菩提」乎!你的意思怎么样﹖如来我,有佛眼否﹖须菩提答曰:如此,世尊!我师父有佛眼。

佛曰:「须菩提」乎!你的意思怎么样﹖如恒河所有的沙,如来我,说是沙否﹖须菩提答曰:如此,世尊!我师父说是沙。

佛曰:「须菩提」乎!你的意思怎么样﹖如一恒河中所有的沙,倘一粒沙,等于一恒河,更以等于恒河的沙之多,来算佛世界,如是佛世界多否﹖须菩提答曰:世尊!甚多。佛又告须菩提曰:不必远说等于恒河沙的世界,就是近在汝之国土中,所有众生之心,随情而迁,逐境而生,颠倒妄想,各各一心,种种不一,如来我,以清净之五眼皆尽见尽知。这是什么缘故呢﹖如来我,所说一切心,皆是众生的妄心,非性中常住的真心,知不是妄心之心,才能现菩提的本体,这纔可名为心。什么缘故呢﹖

佛又曰:「须菩提」乎!如来我,所说的非心,是常住的真心,寂然不动,物至则觉。

过去无有留滞心,现在无有执着心,未来无有豫期心,反观于内,则三心总不可得。知其不可得,则清清净净的般若现出,所谓人心净而道心生,此方为菩提之真心,一体同观也。

法界通化分第十九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有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缘。得福多不。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缘。得福甚多。须菩提。若福德有实。如来不说得福德多。以福德无故。如来说得福德多。

【分解】 法界者,十法界也。通化者,慧充法界,通入化境也。前分说的三心不可得,既是说心不可得,则福亦不必修矣!此又恐人误解,所以告以无福之福,无得之得之妙理。盖无福之福,虽有布施,而忘布施。无得之得,虽有能所,而忘能所也。凡住相布施,皆是有为之功用,不住相布施,即是无为之功用。有为之福,终有了日,无为之福,永无尽时。一是妄心所行之处,一是真心见性之处。上八分言七宝布施,不如见性为妙。十一分言七宝布施,不如持经为胜。此言七宝布施,不如离相为最胜。盖住相为有漏之因,究不能得无漏之果也。般若之最深处,即云福德无实性,于无我法中,通达无碍,明了真空实际,则通化法界,无量无边矣。

【概论】 本分,是第六次以七宝布施,较量持经功德。前言福德之处,尚是有相之福,此段文是云离相之福也。夫得福必有因缘,有何因缘,即有何福德。设若有人,以不可得心为因,用满大千界宝为缘,布施于人,则心中一着因缘,又住于有为之相,是福德有实,(兼财施法施两项而言)如来佛,对此则不说得福德多。倘以空心为因,宝施为缘,复不住相,则福德之多,不可较量也。总之本分因前言,心不可得,恐后世众生,或疑福不可修,故以无福之福甚大破之。即言布施因缘,福由外种,不如福慧双修,福由自性生也。

【讲义】  

佛曰:「须菩提」乎!你的意思怎么样﹖若有人用满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行布施,此人以此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之因缘,(有漏因)其所得之福德果多否﹖须菩提答曰:世尊!此人以是因缘得福甚多。

佛又曰:「须菩提」乎!若以有相之福德为实,而行布施,则心着福,其报有限。所以如来我,不说得福多。如来我所说之福德,在无住相布施,以无求福之心,(福性本空,德从慧出,)正是无为清净之功德,所以如来我,说福德多。
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德五读书
英联邦改名为林家传人
级别: 天王会员
UID: 191613
精华: 0
发帖: 949
威望: 89 点
金钱: 4904 RMB
贡献值: 0 点
好评度: 21 点
在线时间: 768(时)
注册时间: 2015-05-15
最后登录: 2015-07-30
3楼  发表于: 2015-05-20 13:30

离色离相分第二十

须菩提。于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见不。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色身见。何以故。如来说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可以具足诸相见不。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何以故。如来说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诸相具足。

【分解】 经文云诸相非相,言之不啻再三。至此言离色离相,与前文更深一层矣。前云诸相非相,是令人破相分。自究竟无我一段之后,是破见分也。相分属色,见分属心。此心即是能推测事理之妄心也。此妄心不能降伏,时时缘六尘缘影,即为法尘留碍。须菩提已得人空之慧,知三十二相非相,明得法身边事矣。明得非相,破相也。明得见相非真,破见也。人法俱空,色心齐弃,即悟非空非色,非一非异之理。盖色心二法,相待而有,离之不可,即之亦不可。若云离相,则色身未尝不是法身。若云即相,则说法者不是色身。真正法身不可以即相见,亦不可以离相见。即相见,谓之住相。离相见,谓之断灭。若即相而不住相,离相不落断灭,于相中悟其非相,于色中悟其非色,则真知离相离色之妙理矣!

【概论】 前第五分,是欲人见无相之如来。第十三分言,与其见如来三十二相之假,就不如持经见性为真。本分言,不但三十二相是假,即变化神通,亦非真实相也。总之本分,与第五分第十三分之意相同,不过理有深浅耳!综有如下两点之意。(一)以佛无相可见,恐怕弟子,疑谓既无身相,谁当说法。(二)以末世之修行者,多执色相,偏重于香花顶礼之外貌,不悟自己之真性。所以不惮反复叮咛告戒,要破色相皆妄之见,以显离妄见真之理。

【讲义】 佛曰:「须菩提」乎!你的意思怎么样﹖佛可以具足之色身见否﹖须菩提答曰:世尊!如来不可以具足之色身见之。这个缘故,因为我师父所说的具足色身,是以净行,故具足三十二相,虽变化神通,亦非其实相也。故云色身具足,非真具足,特名之而已!

佛又曰:「须菩提」乎!你的意思怎么样﹖如来可以具足之诸相见否﹖须菩提答曰:世尊!如来不可以具足之诸相见之。这个缘故,因为我师父,所说的诸相具足,非徒取诸相,色身既属虚假,诸相亦非真实。如来变现之相,法界为体,偏满太虚,隐现无时,特不可泥于迹象,故云非具足,是名具足。



非说所说分第二十一

须菩提。汝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有所说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须菩提。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尔时慧命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于未来世。闻说是法。生信心不。佛言须菩提。彼非众生。非不众生。何以故。须菩提。众生众生者。如来说非众生。是名众生。

【分解】 经文云诸相非相,言之不啻再三。至此言离色离相,与前文更深一层矣。前云诸相非相,是令人破相分。自究竟无我一段之后,是破见分也。相分属色,见分属心。此心即是能推测事理之妄心也。此妄心不能降伏,时时缘六尘缘影,即为法尘留碍。须菩提已得人空之慧,知三十二相非相,明得法身边事矣。明得非相,破相也。明得见相非真,破见也。人法俱空,色心齐弃,即悟非空非色,非一非异之理。盖色心二法,相待而有,离之不可,即之亦不可。若云离相,则色身未尝不是法身。若云即相,则说法者不是色身。真正法身不可以即相见,亦不可以离相见。即相见,谓之住相。离相见,谓之断灭。若即相而不住相,离相不落断灭,于相中悟其非相,于色中悟其非色,则真知离相离色之妙理矣!
【概论】 本分,乃承上云,不但身相非身相,即说法亦非说法。就是以非法名法,破须菩提的对于法疑。以非众生名众生,破须菩提的对于众生疑。是名说法,可知于法,应无所住矣。是名众生,可知灭度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矣!
【讲义】 佛曰:‘须菩提’乎!如来我,因机缘相感,随人悟性,为之指点,初未尝有法之念。
汝切勿说如来我,有心作此念头,以此证法,开示于人,汝亦切莫作是念,什么缘故呢?因为设若有人,言佛有所说法,是乃浅见寡识,泥于文字,即无异于诽谤佛,不能了解我所说的道理故也。
佛又曰:‘须菩提’乎!如来我,所谓说法者,不是假于口说,要知真空妙理,本来无法,不过为众生祛除外邪而说,是名为说法而已!
这个时候,须菩提向如来佛言曰:世尊!恐未来众生,于未来之世,闻此无法之法,无说之说,不能信解,能生信心否?
佛曰:众生各具佛性,(故云非众生)现尚未解脱,(故云非不众生)这个缘故,就是众生之所以为众生者,不过未能了悟。若能了悟,即可立地成佛,超出众生之外,现犹未免众生之名而已!
无法可得分第二十二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无所得耶。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无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分解】 般若妙法,本是自已家里物,本来无失,从何有得。但有所得,皆是执情未忘,能所未破也。前云得福德者,以布施之因,得福德之果,此还是相分边事。今云无得者,是云福德性,非福德果可比也。福德果尚有相可见,福德性实无相可见也。福德性既无相可见之法,即为无法可得。不但无法可得,即能得者亦无。相分是所得,见分是能得,能所尽破,即不见众生为所度,不见自身为能度。故云无量众生是我度者,实无众生得灭度者。
【概论】 前屡言一切俱空,佛于菩提(正觉)实无有法可得。须菩提,悟彻此理,因又当机直问如来佛得菩提,究竟真无所得耶?这个耶字,虽似疑问,却是悟处,夫无所得,方是真得。谓无得无不得,乃是真得也。此分以如来无法得菩提,要在发明经文,灭度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于法无住行施的道理耳。
【附言】 无得之理,其细已极。当初祖到东土破六宗时,观其破无得宗之问答,可稍明无法可得之真谛。祖问曰:汝云无得,无得何得,既无所得,亦无得得。彼众中有宝静者,答曰:我说无得,非无得得,当说得得,无得是得。祖曰:得既不得,得亦非得,既曰得得,得得何得。宝静又答曰:见得非得,非得是得,若见不得,名为得得。祖曰:得既非得,得得无得,既无所得,当何得得。宝静当下疑情顿释,此段文之问答,皆甚深法,此宗当时抱了一个无得宗,殊不知存了一个无得之心,已经执着无得二字。般若妙法,不落语言文字。若执着不忘,以众生知见,妄测佛智,则愈寻愈远矣!所谓无上菩提者,即是本来清净智慧,非另有法可得,但不留一法,乃通万法,才是无上菩提。有法可得,便为法缚。无法可得,方为解脱。
【讲义】 须菩提向如来佛曰:世尊!我师父得无上正等正觉,究竟真无所得么?佛告曰:如是如是。‘须菩提’乎!我于法中丝毫无得,因有得即有失。凡是可以得失言者,皆是身外之物,非自性也。自性菩提,人人具足,何能言得,但没有一点法可得,是名无上菩提。
净心行善分第二十三

复次须菩提。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所言善法者。如来说即非善法。是名善法。

【分解】 此段文从无法可得而来。凡夫所行善业,皆是求福德之心。有此求福德之心,即是执着有为之善。稍有执着,皆是不净。今言净心者,无有能得所得之心,能所不住,故云净心。所云善行者,无有能行所行之行,能所不立,故云善行。总言净心行善者,即是所行之善亦忘,能行之心亦忘。发慈悲心,行利益事,外不执所度之心,内不执能度之心,不着四相,修一切善法,此之谓真正得菩提。
【概论】 前说,佛于无上正等正觉之法,言无少法可得。佛又恐须菩提,执着无法之见,故又呼而告之,谓本觉人人皆有,就是圣人凡夫,并无差别,一律平等无有高下也。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菩提。换一句话说,菩提本无法,特不能不假法以修行。既得菩提,法亦不立,正是发明经文,有我人等四相,即非菩萨之道理,而于法应无所住一节之义,更是详明。
【讲义】 佛告须菩提曰:我所说无上正等正觉之法,即真性。在圣不增,居凡不损,人人具足,世世相同,故曰平等。佛与众生,无有高下,是名无上菩提。这个缘故,就是真性中,原无我人等四相之妄念,有此妄念,则为浮尘所蔽。所以能修明心见性一切的善法,就可以得无上正等正觉。(佛果)佛又曰:‘须菩提’乎!如来我,所言善法者,乃本性中自然之妙性,原来就无恶。何名为善,只因开悟众生,权名之为善法而已!
福智无比分第二十四

须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诸须弥山王。如是等七宝聚。有人持用布施。若人以此般若波罗密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他人说。于前福德百份不及一。百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分解】 福有二种:有世间福。有出世间福。世间福,从布施因缘而来。有何种因缘,即有何种福报,此谓之有为善。得有为善福,福尽还须堕落。出世间福,从观照般若而来。能深入般若,即有何等解脱自在,此谓之无尽福。福无尽,亦无堕落。智亦有二种:有世间智,有出世间智。世间智者,对于世间法一切明了,虽曰明了事理,而不舍尘相,还是事障。出世间智者,对于出世法一切明了,能所双忘,尽除理障。今云福智无比者,是出世间之福智。所谓清净福,无漏智。非复从前的世间福,有漏智,所能比拟也。
【概论】 如来佛,恐怕因上文有非善法之言,人竟忽略此经。故本分又申言布施的福,不如受持四句偈的福。前者执相,贪求利益。后者离相,所以超胜无量。也就是金珠是身外的宝,得世间福,受享有尽时。般若是身中的宝,得出世间福,受享无尽时。以此比彼,相悬诚万万也。总之本分要在福与慧相较,(此是第七次较量)尤可见如来佛说经一番,便较量一番。殷勤付嘱,不惮再三矣!
【讲义】 佛曰:‘须菩提’乎!须弥是众山之王,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诸须弥山,有人聚宝成山,如是等须弥山之多,来行布施,其福德虽然多,设若有人,受持这个般若波罗蜜经,乃至四句偈等,并为人演说,则前福德,不及此福德。虽然自百分百千万万亿分,以至算数之多,譬喻之广,尚不及其一分。
化无所化分第二十五

须菩提。于意云何。汝等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渡众生。须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实无有众生如来渡者。若有众生如来渡者。如来即有我人众生寿者。须菩提。如来说。有我者即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为有我。须菩提。凡夫者。如来说即非凡夫。是名凡夫。

【分解】 化者,以法度生也。无所化者,以平等心度平等众,外不见所度之众,内不见能度之我,作平等法界观,自他两忘之时也。此文从是法平等,无有高下而来。既云是法平等,无有高下,又何有众生可度也。若从理法界事法界比较而观,即悟平等度生之妙。在事法界观,实有众生可度,若无众生可度,则菩萨又何须行六度万行也。在理法界观,实无众生可度,若有众生可度,则菩萨即不能一体同观也。究竟众生何尝不是受菩萨所度,菩萨又何尝不是度众生。不过菩萨悟平等之理,知心,佛,与众生,是三者实无差别,故曰化无差别,故曰化无所化也。
【概论】 本分,佛要破佛有人我之疑,以显法身真我也。前云是法平等,无有高下。如来佛,又恐怕人误解,疑谓法既平等,则无佛无众生,又为什么言我当度众生呢?众生人也,我度众生,则有我矣!所以如来申说无我,以唤醒众生及凡夫。因为平等法界,众生与佛,同在性中,佛与凡夫,同为一体。不过一片慈心,欲其自悟耳。实则欲其悟,即所以度也。
【讲义】 佛曰:‘须菩提’乎!你的意思怎么样?如来我度人,只就彼人觉悟,指引脱悟,本来还是自性自度,汝等切勿可说如来我,有化度众生之心。
佛又曰:‘须菩提’乎!汝亦莫作是念,这个缘故,因为众生之心,本来空寂,般若智慧,原自具足,苟闻经悟道,众生自可化度,实在无有众生,如来我度者。若说一切众生,为如来我度化者,则如来我,即有我人等四相,便法有高下,而非平等矣。
佛又曰:‘须菩提’乎!如来说有我者,是口虽说我,而无我见。在凡夫则着有我,以为惟我能度,非我不能度,是以有我也。
佛又曰:‘须菩提’乎!迷则凡夫,悟则为佛,佛与凡夫,本同一性,原是平等,但能了悟,即非凡夫。特尚未悟,因名之为凡夫而已!
法身非相分第二十六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不。须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佛言。须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者。转轮圣王即是如来。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不应以三十二相观如来。尔时世尊而说偈言。

若以色见我。  以音声求我。

是人行邪道。  不能见如来。

【分解】 法身者,遍满法界,无一处不是如来法身真体。如来法身,既遍满法界,即不能住相观如来,故曰非相。如来因凡夫执情太深,若直说法身非相,恐人难以信解。所以以前重重破执,至此尽情吐露,告须菩提曰:法身非相,则从前种种疑问,一时打破矣。
【概论】 上文言,非凡夫,是名凡夫。本分又以如来佛之异于凡夫者,以有三十二相。所以问以三十二相,可观如来否?正是为欲破三十二法相,教人不可住如来相。所以华严云:不了彼真性,是人不见佛。惟内观返照,即性而求,如来得诸方寸矣。
【讲义】 佛曰:‘须菩提’乎!你的意思怎么样?果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否?须菩提,未喻其意,以为欲观如来之法,当不出此三十二相。因答曰:如是如是。佛听此言,向须菩提曰:‘须菩提’乎!转轮圣王,以福业重,亦具三十二相色身,设若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则转轮圣王,岂不即是如来么?须菩提就随声应曰:世尊!我已解我师父所说的道理,不应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这个时候,如来佛,因示以离相二偈,以为垂戒。就是法身,等同虚空,灵觉含真,妙体湛寂,离形迹之间,超耳目之外。汝等若徒以颜色,见其形容,或徒执声教,听其謦欬,欲以此二者求见我之真性,则这种人,是执于色身见佛,舍了正路,向外去驰求,即是邪道,决不能见如来之本来面目矣!
无断无灭分第二十七

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如来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莫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说诸法断灭。莫作是念。何以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法不说断灭相。

【分解】 断者,常断之断也。执着世间法,不脱颠倒知见,故于断中计常,常中计断。以为之断,而般若法无尽无休,不得谓之断。以为之常,而般若法有随缘之用,不得谓之常。今云无断者,是云般若法,本非断非常,不可以断常之见计之也。灭者生灭之灭也。世间人不悟涅盘实际,因生言灭,因灭言生。以为灭,而般若法本无生,不得言灭。以为生,而般若法本无灭,不得言生。今云无灭者,是云般若法本不生不灭,不可以生灭之法论之也。
【概论】 三十二相,是庄严具足之相。佛具无量无边功行,而后湛然圆寂,现出妙相。佛得菩提,不缘于妙相,是由于功行。必功行圆满,则妙相自现。此妙相,不可执有,也不可执无。执有则住于相一边,何以见如来。执无又住于非法一边,何以励功行。所以又申言之,一则曰,汝若作是念,再则曰,莫作是念。又重言之曰,汝若作是念,发菩提心者,说诸法断灭。复郑重以警之曰,莫作是念,发菩提心者,于法不说断灭相。此分要在点破非法相,破学者之着无也。
【讲义】 如来佛,以三十二种净行,成三十二种相好,是为所修的因,菩提证果,即由此而得。因反言问曰:汝或疑如来我,不用具足之相,得此无上菩提。又正言告曰:汝切勿作是念,如来诚然不因具足此妙相的缘故,而遂得无上菩提也。又反言以警曰:汝若谓不因修福,便可得正觉,则一切法皆可废而不用,必至沉空滞寂,灰心冥智,而成断灭相矣。此念决不可起。又正言以明之,盖发正觉心者,不依佛法修行,要在空而不断,无而不灭。
不受不贪分第二十八

须菩提。若菩萨以满恒河沙等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复有人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此菩萨胜前菩萨所得功德。何以故。须菩提以诸菩萨不受福德。故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不受福德。须菩提。菩萨所作福德。不应贪者。是故说不受福德。

【分解】 领纳在心为受。凡人对于外尘相,无论顺逆境,但有爱憎之心,皆谓之受。即云顺逆境一切不受,亦谓之受。但有生心动念之处,皆谓之受。若推寻受之根本,即是微细之我未忘。既通达无我法,无我则无受,能受之我已空,故曰不受。常恒不足为贪,贪求五欲之乐不休,谓之贪,贪求福德谓之贪,即贪求涅盘亦谓之贪。菩萨悟无我之后,不贪念五欲,不驰求福德,不趋向涅盘,故曰不贪。
【概论】 法非断灭,而法又不可住。如来佛,复以菩萨用满沙界的宝施为比喻,显示无住行施的功德。因而告之曰:若有人知一切无我,得成于忍,这种人,即是真菩萨,胜前菩萨布施功德。(此是第八次以七宝布施较量功德也。)是在教人,发菩提心之实在功行,既不可以相观,又不可说相断灭,此自有个真谛在。此分要在点破福德不可住,破学者之着有也。
【附言】 一切法,须要无我。人之不能无我,皆由于不能忍。不能忍,安能无我乎?所以忍辱波罗蜜,要能忍能辱,直至不但忘辱,亦且忘忍,逆来顺受,反加度脱,无我始得成矣。
不能忍,安能无我,惟无我,所以得成于忍,此成佛精进坚强之本领,全经五千余言,只疏此十字,是如来佛的精要语。
【讲义】 佛曰:‘须菩提’乎!若菩萨虽以无量世界的七宝行布施,因心着相,故所得之福,虽多有限。若复有人,心不着相,知一切法无我,时时忍,事事忍,坚持耐久,忍之又忍,以至忍而忘忍,无我始得成矣。如此则此菩萨所得功德,比前菩萨所得功德更多多矣。
这个缘故,因为有离相的因,则得殊胜的果,然而不受也。须菩提向佛曰:世尊!因果受施,理之自然,为什么说菩萨不受福德?所以佛又告曰:‘须菩提’乎!菩萨度生布施,原是行所当行,初无计功计能之念,福德之来与不来,听之而已,是之谓不贪不受也。
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德五读书
英联邦改名为林家传人
级别: 天王会员
UID: 191613
精华: 0
发帖: 949
威望: 89 点
金钱: 4904 RMB
贡献值: 0 点
好评度: 21 点
在线时间: 768(时)
注册时间: 2015-05-15
最后登录: 2015-07-30
4楼  发表于: 2015-05-20 13:30

威仪寂静分第二十九

须菩提。若有人言。如来若来。若去。若坐。若卧。是人不解我所说义。何以故。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分解】 威仪者,即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万德庄严之相也。寂静者,即无去无来,非动非静,寂然之体也。净名经云:不起灭尽定,而现诸威仪,当下即现化身菩萨。意思就是说。大菩萨体用不二,时时在定中,无有去来出入之迹也。夫菩萨尚有威仪之用,不失寂静之体,何况如来耶?如来则即威仪即寂静,即体即用,即用即体,随缘不变,不变随缘,无往而不自在也。此文从无我无受而来。既云无我无受,则如来现有去来坐卧,岂不是我相耶?既现有相之我,岂不是有受耶?此盖三身一异之见未忘,不明三身一体,尚未悟平等法身之理也。今云威仪寂静者,如来虽现威仪之相,即是寂静之体。虽是寂静之体,而随现威仪之相。如来三身即一体,一即三,而三即一,故云威仪而寂静。
【概论】 前言如来不可以相观,而又非无相。相本法所现也,故于法,不说断灭相,而又不可着法,直说到法无我,得成于忍,知一切法无我,则般若现矣。得成于忍,则波罗蜜可证矣。由此再推而极之,即是如来矣。如来者,诸法如意,即圣人从心所欲,不踰矩也。何有来去坐卧,如来佛因告之曰:若有人言,如来若来若去,若坐若卧,是人不解我所说的道理,就是不悟圆妙真谛,住于如来名字相也。因又进之曰: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所以名如来,这个说法,便是如如不动,先天○无极气象。已将不可说的一合相,于言外透出。前以三十二相观如来,是就相言,此是就如来名字言。法相不可执,非法相不可执,福德相不可执,名字相不可执,则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如云开月现矣。此分要在阐明如来的意义,以示法身无相。也就是点破如来名字相不可住也。
【附言】 世人多以四威仪中,求色身有相之佛,而不知般若真性之佛。华严经云:水清月现,月本非来,云遮月隐,月亦非去。如心净见佛,非是佛来,心垢不见,亦非佛去。以人心自有垢净,佛本无去来也。三十二法相者,是如来应身化现而已!
【讲义】 佛曰:‘须菩提’乎!若有人,以如来我,行住坐卧四威仪,遂指言为如来,是皆着于有相,是不解我所说的道理。这个缘故,因为如来,真性佛也,真性如如,充满法界,随感发现,来固非来。有时隐藏,去亦非去。惟无去来,故名如来。即寂然不动,感而遂通之矣。
一合理相分第三十

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为微尘。于意云何。是微尘众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若是微尘众实有者。佛即不说是微尘众。所以者何。佛说微尘众。即非微尘众。是名微尘众。世尊。如来所说三千大千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何以故。若世界实有者。即是一合相。如来说一合相。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须菩提。一合相者。即是不可说。但凡夫之人。贪着其事。

【分解】 一则不异,异则不一。若云微尘非世界则异,若云微尘即世界则一。若云是一,则何有微尘世界之名。若云是异,则实无微尘世界之分。盖微尘聚即为世界,世界散即为微尘。说异不可,说一亦不可。说合不可,说非合亦不可。以合一则不能异,合异则不能一,此迷于一异者,皆不明平等法身之理也。所谓一异之相,皆众生知见,其实一异之相,皆是计名执取之病。盖此世界微尘,皆非实有也。若微尘是实有,即不能聚而为世界。若世界是实有,即不能散而为微尘。一微尘含五大性,世界亦含五大性。一微尘性即世界性,世界性即微尘性,非一非异。求其一异之相,了不可得。若云一合相非一合相者,皆是边见也、究竟法身真际,三身即一体,一体即三身。不但一合相不可见,即一合之理亦不可说。名相皆空,言语道断,平等平等,会归法身真际矣。
【概论】 如来佛,又恐怕须菩提,执见未泯,不了般若真谛,未明法身应身之理。故以三千大千世界碎为微尘,设比喻而破之。盖应身不离于法身,犹如微尘不离于世界。世界喻法身,微尘喻应身。世界碎为微尘,即法身分为应身。微尘聚为世界,即应身会归于法身。应身非异,应身亦是法身之体。法身非一,法身能起应身之用。微尘非世界,而微尘实是世界之体。世界非微尘,而世界实由微尘而起。佛云世界碎为微尘者,就是说法身分而为应身也。法身本如虚空,则应身更非实有。世界本如镜花,则微尘亦同水月。微尘既非实有,即世界亦非实有也。世界若是实有,即是一体,即是一合相,即不能碎为微尘之相也。换而言之,应身既非实有,法身亦非实有也。法身若是实有,即是一相,一相亦是一合相,即不能起为应身之相也。非一非异,非合非不合,所以如来说,一合相,即非一合相,假名一合相而已!总之本分要在以明有相皆妄之旨,点破一合相亦不可住也。
【讲义】 佛曰:‘须菩提’乎!若善男信女,将三千大千世界,碎分成为微细的尘埃,汝的意思,以为多否?须菩提曰:世尊!以其非实,乃见甚多。这个缘故,因为此等微尘众虽极多,然无定体,起灭靡常,有生有灭,终非实有。若是微尘众,实在有者,如来佛,即不说是微尘众。因为佛说微尘众,不特微尘众非真实,即世界亦非实有也,故名之微尘众而已!须菩提又向佛曰:世尊!我师父所说的三千大千世界,亦是妄尘的一个积聚,成即有坏,终有尽时。虚幻不实,故非世界。乃名之为世界而已!这个缘故,就世界中论,实有者,惟此一合相。一合相,即真性也。常住不坏,一而不可分为二,合而不可析之离,如来说一合相,以等于真性之虚空,不可以言语形容,即非一合相,强名之为一合相而已!如来视须菩提,已悟其实,故向须菩提曰:‘须菩提’乎!一合相之道,空而不空,妙不可言。但庸常之人,锢蔽不明本性,贪着眼前,认幻缘为实境,种种着相,而不能悟也。
知见不生分第三十一

须菩提。若人言。佛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于意云何。是人解我所说义不。不也。世尊。是人不解如来所说义。何以故。世尊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即非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是名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须菩提。所言法相者。如来说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分解】 真知无知,无所不知。真见无见,无所不见。凡夫不悟般若之理,不能降伏妄心。凡有知见,外不能离六尘,内不能离缘影,知见愈多,而尘劳愈甚。终日为知见所迷,不堕于能知障,即堕于所知障。不迷于所见之相分,即迷于能见之见分。妄境熏妄心,妄心取妄境,总是心外取法,于自已本性上加添障碍。所谓断除烦恼重增病,趋向真如亦是邪。若能真下不生知见,了明涅盘生死,皆如空花,则本源清净心体,当时圆明普照,故佛言我于菩提实无所得,恐人不信此埋,故引五眼所见,五语所言,真实不虚以证明之。然所云知见者,亦非全无知见,若全无知见,即成断灭。所云不生者,不生邪知见也,非无正知见也。若深明般若之用,不离知见,善能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则即了悟本心,如是知,如是见,不生法相矣。
【概论】 佛又恐须菩提,疑法身之体,既不可相见,何以如来佛,亦会说我人等见,因而破执有离相之见,以显般若真谛。
【讲义】 佛曰:‘须菩提’乎!若人言佛说我人等四见,你的意思怎么样?以为此人果解我所说的道理否?须菩提答曰:世尊!佛说四见,乃超乎其外而为此说,非囿于其中而存此见也。这种人,岂能解如来所说的道理呢?世尊所说的四见,只为凡夫,拔去病根而说也。不过借此四见之名而已!若真性中般若之妙,如太阳当空,洞达无碍,即非我人众生寿者之妄见也。
佛又曰:‘须菩提’乎!凡发正等正觉心者,既悟了无相妙理,自然行无相妙行。如此以为知,则知无所蔽,如此以为见,则见无所障,如此信解,即为妙悟,而不生法相。不生法相,永不退转,斯得真空无相之妙。
佛又曰:‘须菩提’乎!法相本空,即非法相也。空中有相,是名法相也。才是真空法相,非妄见者可比。
应化非真分第三十二

须菩提。若有人。以满无量阿僧祇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菩提心者。持于此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人演说。其福胜彼。云何为人演说。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何以故。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分解】 此总结之文,云法身非相,应化非真也。前文言人法皆空,既是人法皆空,持经何益?所以篇终归结,仍重在受持读诵。盖众生处处着相,若不从般若法中,受持读诵,终不悟法身非相之理。空生虽悟法身全体,又疑法身无言说,既是法身无言说,何以如来现有言说也。如来既有言说,岂不是有相有说也。反复不悟者,皆因不解化身佛能说如如法也。其实化身非应,应身非化,亦应亦化,非应非化,全是法身大用也。何谓化身非应?法身是常住法,随众生心所感应,隐佛身或现龙鬼身也。何谓应身非化,应地前机所现佛身,非五趣之所摄也。何谓亦应亦化,声闻所见相,是修成身,属忽有之身也。何谓非应非化,法报二身,既不属应,亦不属化也。今云应化非真者,是说法身本无言说相,假化身而说也。以如如身,说如如法,不取于相,而无相无不相也。三身一体,一体三身,至此方真是般若无上之法,法身如如不动之体。(泡音炮;比丘,僧也;比丘尼,师姑也;优婆塞,居士也;优婆夷,道姑也)
【概论】 上已畅言人空法空,佛又恐怕后世人,疑人法既空,持经何益?故篇终,又极言此第九次福慧相较。因为着相获福,受享有时,况又因享福而作业者。惟出世之福,无遗无漏,受享无穷。虽是较量劝说,然为提醒世人,持经为胜,叮咛反复,欲人净信,实护念付嘱的一片慈心也。
【讲义】 佛曰:‘须菩提’乎!若有人以充满无量无央数的世界的七宝,行布施,福固多;若复有善男信女,发广大普济之心,受持此经偈,不但自己见性,还要为人演说,使人见性,则此出世之福,比前福更胜多多矣。当如何为人演说?要不着相,不动心。这个缘故,因为凡世间,有所作为之法,现灭不常,如同梦境,如同幻缘,如同浮泡,如同虚影,如同朝露即干,如同电光忽过,凡属有为,应作此六者观也。佛反复大阐般若之法,说经已毕,阿难记说此经圆满,长老须菩提,与同时在法会听经的诸乞士,女僧,善男,信女,及天龙八部,并阿修罗道鬼神等,莫不听经感化,不惊不布,皆大欢喜,信受其言,奉行其教。



七、附釋迦略傳

(一) 降生

釋迦二字,譯華語為能仁。牟尼二字,譯華語為寂默。釋迦的父親,是中印度迦毗羅國的國主,稱淨飯王。釋迦的母親,是摩耶夫人。摩耶夫人,勤儉樸素,不喜奢華,好聞法教。四十四歲這一年,夢天降神人,就懷胎釋迦。到了臨月的四月初八日這一天,駕臨藍毗尼園。這個時候,園中春和日暖,無憂樹花,爛縵發放,世稱釋迦牟尼,就在這天降生了。推算起來,這個時候,約在西曆紀元前一千零二十九年,就是中國周昭王二十四年。中國的史略上,也曾有一段說明,謂四月初八日,山川震動,五色光貫太微星,太史蘇田奏曰:有大聖人,生於西方,一千年後,聲教及此。卻說釋迦降生後,由其母親摩耶夫人,帶回迦毗羅城,父親淨飯王,見生了一個太子,心中是十分歡喜,取了一個好名字,稱悉達多。悉達多三字,是一切成就的意思。摩耶夫人生了釋迦以後,過了七天就去世了。就由摩耶夫人的妹妹波誾波提夫人,代為撫養。養到七歲,請了一個婆羅門的學者跋陀羅尼當師傅,教以文字。但是迦毗羅國的領土,僅僅五百多方里,是一個小國,並挾於諸大國之間,要與群雄對立。所以淨飯王,又聘了孱提提婆為太子的師傅,專教以武藝。太子悉達多。天姿聰明,兼通文武,名震內外。

(二) 出家

卻說太子悉達多,在降生的時候,淨飯王請了一個仙人阿私陀,來看太子的相。仙人阿私陀,看了太子相,就嘆了一口氣說:偉哉太子的尊容,身具三十二相,非凡人也。若是不出家,必為轉輪聖王,統轄五天竺。(五天竺,就是東南西北中五印度,也就是全印度的意思。) 若是出家,必為三界的導師,嘆我巳老,不能親聞說法。淨飯王聽了這一番話,又喜又悲。就想著,情願太子為轉輪聖王,不願其離我出家。於是就想出很多的法子,來阻礙太子出家。因為要想使太子滿足世間的快樂,不務外道,所以給太子建了一座三時殿,羅致了多少宮女,伶人,來侍候太子。淨飯王對太子一種愛眷撫育的真情,就是傾一國之富,也是不可惜的了。太子到了十七歲的時候,淨飯王就說妥了善覺王的王女耶輸陀羅為妃,匆忙的迎娶過了門,並使了很多的美姬,日日歌舞管絃,來盡人間的快樂。但是太子胸中,深悟人間生老病死無常,求道的念頭,與日俱增。雖是宮中這等的快樂,卻不能打動他的心。有一天,他來到父王面前,詳說志向要出家。淨飯王聽了這話,就驚曰:「汝若欲成道,度一切眾生,可先救為父的這個苦惱,我欲早日讓位於汝,好修梵行,己是我的夙願。」雖然他父王如此說法,太子出家的念頭,終不為動搖。太子到了十九歲的時候,耶輸陀羅妃,生了一子,稱羅侯羅。一般城民,都慶喜生了王孫。但是太子,就暗暗自己想著,現在既生了一子,我若背父王的命去出家,亦可多少減去父王之憂。遂決定於二月初八日在夜深人靜的時候,私自出宮,乘著馬車,離了這個迦毗羅城去了。

(三) 苦行

太子離開了迦毗羅城,走了十七里多,到了藍摩市,更由此東進,入了阿跋彌河的深林,選了一塊四鄰寂靜的地方,當作修道的埸所。在這個時候,剃了髮鬚,脫去寶服,換穿了袈裟,打發車夫帶了車馬回城,奉還父王。並帶了一個如下的一句口信給他父王。說的是「人生早晚要離別的,那裏能夠常在一塊呢﹖」從此再向東走,訪著了跋迦仙。跋迦仙是苦行婆羅門之一人。謂非苦行,不能解脫。太子見跋迦仙的苦修後,就向跋迦仙問曰:「汝為什麼如此苦修呢?」跋迦仙曰:「因欲生於天,得來世天上的樂果,不得不苦修耳!」太子就告曰:「汝所求的是天上樂果,還是不究竟。要知諸天雖樂,福報有限,福業盡,又受六道輪迴苦報。汝所謂樂者,究竟是苦而已!」遂離了跋迦仙而去。卻說太子離開迦毗羅城後,父王知道了這事,就驚愕萬分,隨即派了臣下,四方去找。正在找得忙亂之中,車夫牽了車馬,回到王城。車夫就把出城的經過,同帶的口信,一一稟告淨飯王。淨飯王就派了兩位大臣同師傅,去迎太子回來。這一行到了跋迦仙人處,跋迦仙曰:「太子已離開此地,向北行去了。」這一行,即又向北方追趕,看見了太子,坐在樹下。大家都喜出望外,就告以父王如何想念他,並轉達父王盻太子即歸的意思,請太子速速回城。太子聽了這話,堅決的謝絕不可。遂捨了這等臣下,要到阿羅邏迦蘭仙人處,這個時候,這等臣下,知道太子的決心,萬難挽回。因商議由從人之中,選定了憍陳如,跋提,婆沙波,摩訶男,阿溼五人,隨從太子做伴。其餘的臣下,都回迦毗羅城去了。太子同了這五人,渡過恆河,入摩訶陀國,過王舍城。此城的人民,人山人海的都來看悉達多太子。這個時候,頻婆沙羅王,從城樓上,遠見了人民,齊集的人山人海,知道是悉達多太子來了,就吩咐臣下去止駕,迎於槃茶婆山。頻婆沙羅王,就自己發了駕,來見太子,向太子曰:「仁者何故出家﹖若因為不能早登王位,便出家,我當舉我一國之半,請汝統治。若以為還不足,我可將全國奉汝,我願退居臣下事之。倘還以為不足,我可下令我的大兵,侵略四鄰,歸汝統治。」太子謝曰:「我志在斷生老病死四苦,得無上的解脫,我豈為欲求世間的五欲始出家麼﹖惟有請於王者,望以仁法治汝國,不可虐待民庶。」頻婆沙羅王,聽了太子這番話,就感到太子,發心高潔,跪地請曰:「仁者如得解脫,請第一先度我。」太子謝了王的厚意,又往前進。渡了尼連禪河,向城北之彌樓山,去訪優樓頻羅迦葉,那提迦葉,迦耶迦葉三師。太子聽了三師所說的法,以為不是真道。後又訪彌樓山下的阿羅邏迦藍,及鬱陀羅摩兩仙人。太子也終覺兩仙人所說的法,還是不能解脫。唯有自修。於是在尼連禪河的東岸前正覺山上,卜了一個地方,為修道的場所。並謝絕父王所資的糧食,在此一連修了六年。

(四) 成道

太子在正覺山的樹林中,苦修的六年之間,僅日食一麥一麻。形軀焦瘁,如同枯木一般。太子就自己想著,道因慧解而成,慧解因根而成,根因飲食而補。斷食還不是得道的因,我仍當受食成道,就想起坐,到尼連禪河去洗澡。但是因這六年的斷食,身上只剩了皮包骨,站都站不起來了。這個時候,就從樹林傍邊,來了一個看牛的女孩子,叫做難陀波羅,向太子行了一個禮,捧上了一杯牛乳漿。太子接過來飲了,就覺得體力漸漸恢復。隨太子做伴的憍陳如等五個比丘,見太子飲乳漿。欲下山的情形,就驚怪起來,以為太子道心退轉,我等已無同他做伴的必要,就離開太子向西方波羅奈斯的地方去了。剩了太子一個人,獨行下了山,行行復行行,到了佛陀迦耶地方,畢波羅樹下,就起了大決心,發誓曰:「我今若不證無上大菩提,寧可碎此身,終不起此座。」這個時候,來了一個童子,抱著一捆青草,送給太子,好便打坐。於是太子從此自修,靜坐冥思,靜觀中,經過無數境界。到了三十五歲的這一年,十二月初八日,於中夜觀見天上明星,豁然大徹大悟,成了道了。(前說的一個童子,抱著一捆青草,送給太子打坐。這種草稱吉祥草,童子稱吉祥童子,這處成道的道埸,也就稱了吉祥道埸。)

(五) 說法

太子成道以後,要去先度彌樓山的阿羅邏與鬱陀羅兩仙。到了彌樓山,聽說兩仙,久已死了。就轉道到了波羅奈斯國的鹿野園,來度憍陳如等五個比丘,說四聖諦之法。佛住鹿野園,僅三個月,得了弟子五十六人。卻說佛在入山之前,頻婆沙羅王,曾有第一先度我之口約,所以就轉道到王舍城去了。

成道後, 第二第三年。佛居王舍城說法,全城人民,都捨了波羅門教,來歸依佛門。

成道後, 第四年。佛遷居吠舍離國之大林精舍說法。

成道後, 第五年。佛居大林精舍說戒律,並率諸弟子,從大林精舍,遷居靈鷲山。此年聞父王淨飯王病篤的信息,回到迦毗羅國看父王的病,並為父王說法。父王死後,營葬如儀。

成道後, 第六年。佛仍回王舍城說法。

成道後, 第七年。佛在憍薩羅國的首都舍衛城行化。此年波斯匿王太子逝多,建祇園精舍。

成道後, 第九年。佛遷居祇園精舍說法。

成道後, 第十二年。佛到摩醯溼伐羅補羅及波奈羅斯,吠舍離各都邑行化。

成道後, 第十三第十四年。佛在憍薩羅國各都邑行化。

成道後, 第十五年。佛回迦毗羅國說法,並於印度各都邑行化。

成道後, 第十七年。佛居竹林精舍說法。

成道後, 第十八年。佛居舍衛城說法。

成道後, 第十九年。佛居竹林精舍,到摩迦陀國各邑行化。

成道後, 第二十年。佛居祇園精舍說法。

成道後, 第二十一年。佛從諸弟子中選出阿難隨侍左右,並與諸弟子說法。阿難從此後二十五年間,博聞暗記始終一貫,今日眾生得聞佛法,多由阿難念持之功。

成道後, 第二十二年。至三十六年。佛應各方之請,並往來於大林精舍,祇園精舍,及靈鷲山三道埸說法。

成道後, 第三十七年。佛於靈鷲山說法華經。至第四十四年,共八年間,始說完。

成道後, 第四十五年。佛在拘尸那城附近醯蘭若河地方,娑羅樹下入滅。(歿)時在西歷紀元前九百五十年二月十五日,午後六時。釋迦自降生,出家、苦行、成道、說法、至圓寂,共八十歲。即歿在中國周穆王五十二年二月十五日也。

【卷
                
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德五读书
 龙行天下风水论坛 » ≌≌佛学世界≌≌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直解---------济公活佛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