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仪寂静分第二十九
须菩提。若有人言。如来若来。若去。若坐。若卧。是人不解我所说义。何以故。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分解】 威仪者,即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万德庄严之相也。寂静者,即无去无来,非动非静,寂然之体也。净名经云:不起灭尽定,而现诸威仪,当下即现化身菩萨。意思就是说。大菩萨体用不二,时时在定中,无有去来出入之迹也。夫菩萨尚有威仪之用,不失寂静之体,何况如来耶?如来则即威仪即寂静,即体即用,即用即体,随缘不变,不变随缘,无往而不自在也。此文从无我无受而来。既云无我无受,则如来现有去来坐卧,岂不是我相耶?既现有相之我,岂不是有受耶?此盖三身一异之见未忘,不明三身一体,尚未悟平等法身之理也。今云威仪寂静者,如来虽现威仪之相,即是寂静之体。虽是寂静之体,而随现威仪之相。如来三身即一体,一即三,而三即一,故云威仪而寂静。
【概论】 前言如来不可以相观,而又非无相。相本法所现也,故于法,不说断灭相,而又不可着法,直说到法无我,得成于忍,知一切法无我,则般若现矣。得成于忍,则波罗蜜可证矣。由此再推而极之,即是如来矣。如来者,诸法如意,即圣人从心所欲,不踰矩也。何有来去坐卧,如来佛因告之曰:若有人言,如来若来若去,若坐若卧,是人不解我所说的道理,就是不悟圆妙真谛,住于如来名字相也。因又进之曰: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所以名如来,这个说法,便是如如不动,先天○无极气象。已将不可说的一合相,于言外透出。前以三十二相观如来,是就相言,此是就如来名字言。法相不可执,非法相不可执,福德相不可执,名字相不可执,则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如云开月现矣。此分要在阐明如来的意义,以示法身无相。也就是点破如来名字相不可住也。
【附言】 世人多以四威仪中,求色身有相之佛,而不知般若真性之佛。华严经云:水清月现,月本非来,云遮月隐,月亦非去。如心净见佛,非是佛来,心垢不见,亦非佛去。以人心自有垢净,佛本无去来也。三十二法相者,是如来应身化现而已!
【讲义】 佛曰:‘须菩提’乎!若有人,以如来我,行住坐卧四威仪,遂指言为如来,是皆着于有相,是不解我所说的道理。这个缘故,因为如来,真性佛也,真性如如,充满法界,随感发现,来固非来。有时隐藏,去亦非去。惟无去来,故名如来。即寂然不动,感而遂通之矣。
一合理相分第三十
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为微尘。于意云何。是微尘众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若是微尘众实有者。佛即不说是微尘众。所以者何。佛说微尘众。即非微尘众。是名微尘众。世尊。如来所说三千大千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何以故。若世界实有者。即是一合相。如来说一合相。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须菩提。一合相者。即是不可说。但凡夫之人。贪着其事。
【分解】 一则不异,异则不一。若云微尘非世界则异,若云微尘即世界则一。若云是一,则何有微尘世界之名。若云是异,则实无微尘世界之分。盖微尘聚即为世界,世界散即为微尘。说异不可,说一亦不可。说合不可,说非合亦不可。以合一则不能异,合异则不能一,此迷于一异者,皆不明平等法身之理也。所谓一异之相,皆众生知见,其实一异之相,皆是计名执取之病。盖此世界微尘,皆非实有也。若微尘是实有,即不能聚而为世界。若世界是实有,即不能散而为微尘。一微尘含五大性,世界亦含五大性。一微尘性即世界性,世界性即微尘性,非一非异。求其一异之相,了不可得。若云一合相非一合相者,皆是边见也、究竟法身真际,三身即一体,一体即三身。不但一合相不可见,即一合之理亦不可说。名相皆空,言语道断,平等平等,会归法身真际矣。
【概论】 如来佛,又恐怕须菩提,执见未泯,不了般若真谛,未明法身应身之理。故以三千大千世界碎为微尘,设比喻而破之。盖应身不离于法身,犹如微尘不离于世界。世界喻法身,微尘喻应身。世界碎为微尘,即法身分为应身。微尘聚为世界,即应身会归于法身。应身非异,应身亦是法身之体。法身非一,法身能起应身之用。微尘非世界,而微尘实是世界之体。世界非微尘,而世界实由微尘而起。佛云世界碎为微尘者,就是说法身分而为应身也。法身本如虚空,则应身更非实有。世界本如镜花,则微尘亦同水月。微尘既非实有,即世界亦非实有也。世界若是实有,即是一体,即是一合相,即不能碎为微尘之相也。换而言之,应身既非实有,法身亦非实有也。法身若是实有,即是一相,一相亦是一合相,即不能起为应身之相也。非一非异,非合非不合,所以如来说,一合相,即非一合相,假名一合相而已!总之本分要在以明有相皆妄之旨,点破一合相亦不可住也。
【讲义】 佛曰:‘须菩提’乎!若善男信女,将三千大千世界,碎分成为微细的尘埃,汝的意思,以为多否?须菩提曰:世尊!以其非实,乃见甚多。这个缘故,因为此等微尘众虽极多,然无定体,起灭靡常,有生有灭,终非实有。若是微尘众,实在有者,如来佛,即不说是微尘众。因为佛说微尘众,不特微尘众非真实,即世界亦非实有也,故名之微尘众而已!须菩提又向佛曰:世尊!我师父所说的三千大千世界,亦是妄尘的一个积聚,成即有坏,终有尽时。虚幻不实,故非世界。乃名之为世界而已!这个缘故,就世界中论,实有者,惟此一合相。一合相,即真性也。常住不坏,一而不可分为二,合而不可析之离,如来说一合相,以等于真性之虚空,不可以言语形容,即非一合相,强名之为一合相而已!如来视须菩提,已悟其实,故向须菩提曰:‘须菩提’乎!一合相之道,空而不空,妙不可言。但庸常之人,锢蔽不明本性,贪着眼前,认幻缘为实境,种种着相,而不能悟也。
知见不生分第三十一
须菩提。若人言。佛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于意云何。是人解我所说义不。不也。世尊。是人不解如来所说义。何以故。世尊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即非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是名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须菩提。所言法相者。如来说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分解】 真知无知,无所不知。真见无见,无所不见。凡夫不悟般若之理,不能降伏妄心。凡有知见,外不能离六尘,内不能离缘影,知见愈多,而尘劳愈甚。终日为知见所迷,不堕于能知障,即堕于所知障。不迷于所见之相分,即迷于能见之见分。妄境熏妄心,妄心取妄境,总是心外取法,于自已本性上加添障碍。所谓断除烦恼重增病,趋向真如亦是邪。若能真下不生知见,了明涅盘生死,皆如空花,则本源清净心体,当时圆明普照,故佛言我于菩提实无所得,恐人不信此埋,故引五眼所见,五语所言,真实不虚以证明之。然所云知见者,亦非全无知见,若全无知见,即成断灭。所云不生者,不生邪知见也,非无正知见也。若深明般若之用,不离知见,善能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则即了悟本心,如是知,如是见,不生法相矣。
【概论】 佛又恐须菩提,疑法身之体,既不可相见,何以如来佛,亦会说我人等见,因而破执有离相之见,以显般若真谛。
【讲义】 佛曰:‘须菩提’乎!若人言佛说我人等四见,你的意思怎么样?以为此人果解我所说的道理否?须菩提答曰:世尊!佛说四见,乃超乎其外而为此说,非囿于其中而存此见也。这种人,岂能解如来所说的道理呢?世尊所说的四见,只为凡夫,拔去病根而说也。不过借此四见之名而已!若真性中般若之妙,如太阳当空,洞达无碍,即非我人众生寿者之妄见也。
佛又曰:‘须菩提’乎!凡发正等正觉心者,既悟了无相妙理,自然行无相妙行。如此以为知,则知无所蔽,如此以为见,则见无所障,如此信解,即为妙悟,而不生法相。不生法相,永不退转,斯得真空无相之妙。
佛又曰:‘须菩提’乎!法相本空,即非法相也。空中有相,是名法相也。才是真空法相,非妄见者可比。
应化非真分第三十二
须菩提。若有人。以满无量阿僧祇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菩提心者。持于此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人演说。其福胜彼。云何为人演说。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何以故。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分解】 此总结之文,云法身非相,应化非真也。前文言人法皆空,既是人法皆空,持经何益?所以篇终归结,仍重在受持读诵。盖众生处处着相,若不从般若法中,受持读诵,终不悟法身非相之理。空生虽悟法身全体,又疑法身无言说,既是法身无言说,何以如来现有言说也。如来既有言说,岂不是有相有说也。反复不悟者,皆因不解化身佛能说如如法也。其实化身非应,应身非化,亦应亦化,非应非化,全是法身大用也。何谓化身非应?法身是常住法,随众生心所感应,隐佛身或现龙鬼身也。何谓应身非化,应地前机所现佛身,非五趣之所摄也。何谓亦应亦化,声闻所见相,是修成身,属忽有之身也。何谓非应非化,法报二身,既不属应,亦不属化也。今云应化非真者,是说法身本无言说相,假化身而说也。以如如身,说如如法,不取于相,而无相无不相也。三身一体,一体三身,至此方真是般若无上之法,法身如如不动之体。(泡音炮;比丘,僧也;比丘尼,师姑也;优婆塞,居士也;优婆夷,道姑也)
【概论】 上已畅言人空法空,佛又恐怕后世人,疑人法既空,持经何益?故篇终,又极言此第九次福慧相较。因为着相获福,受享有时,况又因享福而作业者。惟出世之福,无遗无漏,受享无穷。虽是较量劝说,然为提醒世人,持经为胜,叮咛反复,欲人净信,实护念付嘱的一片慈心也。
【讲义】 佛曰:‘须菩提’乎!若有人以充满无量无央数的世界的七宝,行布施,福固多;若复有善男信女,发广大普济之心,受持此经偈,不但自己见性,还要为人演说,使人见性,则此出世之福,比前福更胜多多矣。当如何为人演说?要不着相,不动心。这个缘故,因为凡世间,有所作为之法,现灭不常,如同梦境,如同幻缘,如同浮泡,如同虚影,如同朝露即干,如同电光忽过,凡属有为,应作此六者观也。佛反复大阐般若之法,说经已毕,阿难记说此经圆满,长老须菩提,与同时在法会听经的诸乞士,女僧,善男,信女,及天龙八部,并阿修罗道鬼神等,莫不听经感化,不惊不布,皆大欢喜,信受其言,奉行其教。
七、附釋迦略傳
(一) 降生
釋迦二字,譯華語為能仁。牟尼二字,譯華語為寂默。釋迦的父親,是中印度迦毗羅國的國主,稱淨飯王。釋迦的母親,是摩耶夫人。摩耶夫人,勤儉樸素,不喜奢華,好聞法教。四十四歲這一年,夢天降神人,就懷胎釋迦。到了臨月的四月初八日這一天,駕臨藍毗尼園。這個時候,園中春和日暖,無憂樹花,爛縵發放,世稱釋迦牟尼,就在這天降生了。推算起來,這個時候,約在西曆紀元前一千零二十九年,就是中國周昭王二十四年。中國的史略上,也曾有一段說明,謂四月初八日,山川震動,五色光貫太微星,太史蘇田奏曰:有大聖人,生於西方,一千年後,聲教及此。卻說釋迦降生後,由其母親摩耶夫人,帶回迦毗羅城,父親淨飯王,見生了一個太子,心中是十分歡喜,取了一個好名字,稱悉達多。悉達多三字,是一切成就的意思。摩耶夫人生了釋迦以後,過了七天就去世了。就由摩耶夫人的妹妹波誾波提夫人,代為撫養。養到七歲,請了一個婆羅門的學者跋陀羅尼當師傅,教以文字。但是迦毗羅國的領土,僅僅五百多方里,是一個小國,並挾於諸大國之間,要與群雄對立。所以淨飯王,又聘了孱提提婆為太子的師傅,專教以武藝。太子悉達多。天姿聰明,兼通文武,名震內外。
(二) 出家
卻說太子悉達多,在降生的時候,淨飯王請了一個仙人阿私陀,來看太子的相。仙人阿私陀,看了太子相,就嘆了一口氣說:偉哉太子的尊容,身具三十二相,非凡人也。若是不出家,必為轉輪聖王,統轄五天竺。(五天竺,就是東南西北中五印度,也就是全印度的意思。) 若是出家,必為三界的導師,嘆我巳老,不能親聞說法。淨飯王聽了這一番話,又喜又悲。就想著,情願太子為轉輪聖王,不願其離我出家。於是就想出很多的法子,來阻礙太子出家。因為要想使太子滿足世間的快樂,不務外道,所以給太子建了一座三時殿,羅致了多少宮女,伶人,來侍候太子。淨飯王對太子一種愛眷撫育的真情,就是傾一國之富,也是不可惜的了。太子到了十七歲的時候,淨飯王就說妥了善覺王的王女耶輸陀羅為妃,匆忙的迎娶過了門,並使了很多的美姬,日日歌舞管絃,來盡人間的快樂。但是太子胸中,深悟人間生老病死無常,求道的念頭,與日俱增。雖是宮中這等的快樂,卻不能打動他的心。有一天,他來到父王面前,詳說志向要出家。淨飯王聽了這話,就驚曰:「汝若欲成道,度一切眾生,可先救為父的這個苦惱,我欲早日讓位於汝,好修梵行,己是我的夙願。」雖然他父王如此說法,太子出家的念頭,終不為動搖。太子到了十九歲的時候,耶輸陀羅妃,生了一子,稱羅侯羅。一般城民,都慶喜生了王孫。但是太子,就暗暗自己想著,現在既生了一子,我若背父王的命去出家,亦可多少減去父王之憂。遂決定於二月初八日在夜深人靜的時候,私自出宮,乘著馬車,離了這個迦毗羅城去了。
(三) 苦行
太子離開了迦毗羅城,走了十七里多,到了藍摩市,更由此東進,入了阿跋彌河的深林,選了一塊四鄰寂靜的地方,當作修道的埸所。在這個時候,剃了髮鬚,脫去寶服,換穿了袈裟,打發車夫帶了車馬回城,奉還父王。並帶了一個如下的一句口信給他父王。說的是「人生早晚要離別的,那裏能夠常在一塊呢﹖」從此再向東走,訪著了跋迦仙。跋迦仙是苦行婆羅門之一人。謂非苦行,不能解脫。太子見跋迦仙的苦修後,就向跋迦仙問曰:「汝為什麼如此苦修呢?」跋迦仙曰:「因欲生於天,得來世天上的樂果,不得不苦修耳!」太子就告曰:「汝所求的是天上樂果,還是不究竟。要知諸天雖樂,福報有限,福業盡,又受六道輪迴苦報。汝所謂樂者,究竟是苦而已!」遂離了跋迦仙而去。卻說太子離開迦毗羅城後,父王知道了這事,就驚愕萬分,隨即派了臣下,四方去找。正在找得忙亂之中,車夫牽了車馬,回到王城。車夫就把出城的經過,同帶的口信,一一稟告淨飯王。淨飯王就派了兩位大臣同師傅,去迎太子回來。這一行到了跋迦仙人處,跋迦仙曰:「太子已離開此地,向北行去了。」這一行,即又向北方追趕,看見了太子,坐在樹下。大家都喜出望外,就告以父王如何想念他,並轉達父王盻太子即歸的意思,請太子速速回城。太子聽了這話,堅決的謝絕不可。遂捨了這等臣下,要到阿羅邏迦蘭仙人處,這個時候,這等臣下,知道太子的決心,萬難挽回。因商議由從人之中,選定了憍陳如,跋提,婆沙波,摩訶男,阿溼五人,隨從太子做伴。其餘的臣下,都回迦毗羅城去了。太子同了這五人,渡過恆河,入摩訶陀國,過王舍城。此城的人民,人山人海的都來看悉達多太子。這個時候,頻婆沙羅王,從城樓上,遠見了人民,齊集的人山人海,知道是悉達多太子來了,就吩咐臣下去止駕,迎於槃茶婆山。頻婆沙羅王,就自己發了駕,來見太子,向太子曰:「仁者何故出家﹖若因為不能早登王位,便出家,我當舉我一國之半,請汝統治。若以為還不足,我可將全國奉汝,我願退居臣下事之。倘還以為不足,我可下令我的大兵,侵略四鄰,歸汝統治。」太子謝曰:「我志在斷生老病死四苦,得無上的解脫,我豈為欲求世間的五欲始出家麼﹖惟有請於王者,望以仁法治汝國,不可虐待民庶。」頻婆沙羅王,聽了太子這番話,就感到太子,發心高潔,跪地請曰:「仁者如得解脫,請第一先度我。」太子謝了王的厚意,又往前進。渡了尼連禪河,向城北之彌樓山,去訪優樓頻羅迦葉,那提迦葉,迦耶迦葉三師。太子聽了三師所說的法,以為不是真道。後又訪彌樓山下的阿羅邏迦藍,及鬱陀羅摩兩仙人。太子也終覺兩仙人所說的法,還是不能解脫。唯有自修。於是在尼連禪河的東岸前正覺山上,卜了一個地方,為修道的場所。並謝絕父王所資的糧食,在此一連修了六年。
(四) 成道
太子在正覺山的樹林中,苦修的六年之間,僅日食一麥一麻。形軀焦瘁,如同枯木一般。太子就自己想著,道因慧解而成,慧解因根而成,根因飲食而補。斷食還不是得道的因,我仍當受食成道,就想起坐,到尼連禪河去洗澡。但是因這六年的斷食,身上只剩了皮包骨,站都站不起來了。這個時候,就從樹林傍邊,來了一個看牛的女孩子,叫做難陀波羅,向太子行了一個禮,捧上了一杯牛乳漿。太子接過來飲了,就覺得體力漸漸恢復。隨太子做伴的憍陳如等五個比丘,見太子飲乳漿。欲下山的情形,就驚怪起來,以為太子道心退轉,我等已無同他做伴的必要,就離開太子向西方波羅奈斯的地方去了。剩了太子一個人,獨行下了山,行行復行行,到了佛陀迦耶地方,畢波羅樹下,就起了大決心,發誓曰:「我今若不證無上大菩提,寧可碎此身,終不起此座。」這個時候,來了一個童子,抱著一捆青草,送給太子,好便打坐。於是太子從此自修,靜坐冥思,靜觀中,經過無數境界。到了三十五歲的這一年,十二月初八日,於中夜觀見天上明星,豁然大徹大悟,成了道了。(前說的一個童子,抱著一捆青草,送給太子打坐。這種草稱吉祥草,童子稱吉祥童子,這處成道的道埸,也就稱了吉祥道埸。)
(五) 說法
太子成道以後,要去先度彌樓山的阿羅邏與鬱陀羅兩仙。到了彌樓山,聽說兩仙,久已死了。就轉道到了波羅奈斯國的鹿野園,來度憍陳如等五個比丘,說四聖諦之法。佛住鹿野園,僅三個月,得了弟子五十六人。卻說佛在入山之前,頻婆沙羅王,曾有第一先度我之口約,所以就轉道到王舍城去了。
成道後, 第二第三年。佛居王舍城說法,全城人民,都捨了波羅門教,來歸依佛門。
成道後, 第四年。佛遷居吠舍離國之大林精舍說法。
成道後, 第五年。佛居大林精舍說戒律,並率諸弟子,從大林精舍,遷居靈鷲山。此年聞父王淨飯王病篤的信息,回到迦毗羅國看父王的病,並為父王說法。父王死後,營葬如儀。
成道後, 第六年。佛仍回王舍城說法。
成道後, 第七年。佛在憍薩羅國的首都舍衛城行化。此年波斯匿王太子逝多,建祇園精舍。
成道後, 第九年。佛遷居祇園精舍說法。
成道後, 第十二年。佛到摩醯溼伐羅補羅及波奈羅斯,吠舍離各都邑行化。
成道後, 第十三第十四年。佛在憍薩羅國各都邑行化。
成道後, 第十五年。佛回迦毗羅國說法,並於印度各都邑行化。
成道後, 第十七年。佛居竹林精舍說法。
成道後, 第十八年。佛居舍衛城說法。
成道後, 第十九年。佛居竹林精舍,到摩迦陀國各邑行化。
成道後, 第二十年。佛居祇園精舍說法。
成道後, 第二十一年。佛從諸弟子中選出阿難隨侍左右,並與諸弟子說法。阿難從此後二十五年間,博聞暗記始終一貫,今日眾生得聞佛法,多由阿難念持之功。
成道後, 第二十二年。至三十六年。佛應各方之請,並往來於大林精舍,祇園精舍,及靈鷲山三道埸說法。
成道後, 第三十七年。佛於靈鷲山說法華經。至第四十四年,共八年間,始說完。
成道後, 第四十五年。佛在拘尸那城附近醯蘭若河地方,娑羅樹下入滅。(歿)時在西歷紀元前九百五十年二月十五日,午後六時。釋迦自降生,出家、苦行、成道、說法、至圓寂,共八十歲。即歿在中國周穆王五十二年二月十五日也。
【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