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三桂、陈圆圆墓葬发现始末 S\"/=|\
_b+=q:$/
PVGvj c
>tf y\P Y:
GXV<fc"1
李治亭手绘吴三桂、陈圆圆墓穴方位图
陈圆圆画像
W}<'Y@[,
马家寨全景
b~khb!] 2015年初,吴氏族人集资在吴三桂墓前新立一碑
陈圆圆墓
与吴氏秘传人交谈中。左一为李治亭,左二为吴永鹏,左三为滕绍箴。
IXp (Aeb
吴三桂和陈圆圆的故事已经流传三百余年,吴三桂的冲冠一怒,陈圆圆的痴情相随,最是人们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谈资。然而,康熙十七年(1678年),平西王吴三桂镇守的昆明城破之后其尸骨何在?爱妾陈圆圆归葬何方?偌大的吴氏家族有没有后代留存?他们又散落何处?这一切几成世纪疑问,三百多年来一直众说纷纭,无有定论。 wI!>IV(5
偶然听说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委员李治亭先生近年曾多次前赴传闻中的陈圆圆归隐地马家寨考察,记者决定去找他探寻一番。 R<}n?f\#JZ
偏远的“黔东南”意外来电 |IbCN
寨门口那块碑,所有人都理解错了 <P)vx
在清史编委会的一间办公室里见到李治亭教授,他身前的书桌上有关吴三桂的书籍和材料层层叠叠。他说:“2010年7月和12月,我和几位学者一年间两次前往马家寨。第一次,确认了马家寨为吴三桂后裔集聚与陈圆圆归隐之地;第二次,确认了吴三桂墓所在地。” .w/_Om4T*b
李治亭回忆:“6月末的一天,我接到贵州省黔东南州委宣传部长助理廖永伦打来的电话。他是在网上查到我写过一部《吴三桂大传》,以此为线索辗转找到了我。他说,在贵州省黔东南州岑巩县水尾镇马家寨发现了吴三桂的后裔,陈圆圆的墓就隐藏在吴氏族人的墓群之中,是否真实,有待学术界考定。” 0XCtw6
李治亭得到这一消息觉得难以置信,同时又兴奋不已。他敏感地捕捉着这一线索包含的重大学术信息。他知道,这个消息一旦被确认,将有助于解密吴三桂身后的历史,由此也有助于分析当年康熙皇帝的有关政策诸如撤藩等是否得当。 /8\gT(@
应岑巩县与黔东南州政府邀请,李治亭立刻和滕绍箴等四位学者组成五人专家组前往马家寨。这几位学者有的专研吴三桂、三藩问题,有的研究清代政治史。有意思的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的李世愉研究员,他的研究领域是清代科举制度,看似与吴三桂没有联系,但在实地考察时却发挥了重大作用。“马家寨入口处有一个石碑,上面刻着‘己酉科岁进士’,是吴家一个后代入科举后刻下的纪念碑,当地人和吴家人都把‘进士’看成中‘进士’。李世愉看了以后则说:此‘进士’应该与‘岁’连读,也就是‘岁进士’。‘岁进士’是推荐给国子监读书的贡生,不是‘进士’。这件事多少年来以讹传讹,若不是李世愉的话,哪里破解得了!”李治亭说着,呵呵地笑了起来。 1epj/b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