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 中国近代人才辈出的“名门望族”(二)
级别: 钻石会员
UID: 88435
精华: 0
发帖: 248
威望: 17 点
金钱: 2559 RMB
贡献值: 0 点
好评度: 2 点
在线时间: 1741(时)
注册时间: 2012-03-15
最后登录: 2019-05-24
楼主  发表于: 2013-03-30 17:19

中国近代人才辈出的“名门望族”(二)

俞氏家族
中国近代,出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俞氏家族。这个家族是两朝皇亲、三代翰林、三代部长,满门文武。分别效忠两个阵营。这个家族和曾国藩家族联姻,和清代大儒陈宝箴家族联姻,和蒋介石家族联姻。这个家族出了十几个博士、院士、教授;横跨近代历史160年,其影响及至海峡两岸,在中国近代史上、在政治、军事、教育、文化、科技等方面,都占据重要地位,这就是绍兴斗门俞大维家族。堪称天下俞氏第一家
这个家族说起来还是和曾国藩有关的,曾的孙女,嫁给浙人俞明震,俞明震何许人也?俞明震(1860-1918),字恪士,号孤庵,晚清知名于诗界、教育界、政界。甲午战争时,曾协助唐景崧据守台湾。
(摘自天下俞氏第一家第一部分)

知俞先生

中国近代,出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俞氏家族。这个家族是两朝皇亲、三代翰林、三代部长,满门文武。分别效忠两个阵营。这个家族和曾国藩家族联姻,和清代大儒陈宝箴家族联姻,和蒋介石家族联姻。这个家族出了十几个博士、院士、教授;横跨近代历史160年,其影响及至海峡两岸,在中国近代史上、在政治、军事、教育、文化、科技等方面,都占据重要地位,这就是绍兴斗门俞大维家族。堪称天下俞氏第一家



天下俞氏第一家的宗源

新昌风光秀丽,享有“东南眉目”之美称,东邻奉、甬,南界台、温,西接金、丽,北通绍、杭、沪。

南齐永明四年(486年),新昌石城山来了一位叫僧护的和尚。相传僧护常见仙髻岩的崖壁上有佛光出现,于是他发誓要在此岩壁上雕刻巨型弥勒佛大像。但在他的有生之年只成造像的面幞,临终前仍发誓“来生再造成此佛”。后来僧淑续凿,但也没有成功。

直到梁天监六年(507年),梁建安王肃伟派当时最著名和尚,俗姓俞氏的僧祐到此主持续凿工程。

僧祐原籍是彭城下邳(今徐州邳县)生于建业(今南京)。他跟“一时名匠”法颖做徒弟,研究佛学,“竭思钻求,无懈昏晓”,成了名和尚。他收“白黑门徒一万一千余人”,其中包括王公大人公主贵嫔,风光无比。在南北朝时候,佛教和反佛教之争,变成了热门,佛教遭到儒教和道教的夹击。僧佑站在佛门弟子的立场,编了一部《弘明集》来卫道、来“为法御侮”。

在僧祐的计算和指挥之下,终于在天监十五年(516年)大功告成,名扬天下。由于三位高僧僧护、僧淑、僧祐凿刻大佛的传奇故事,人们也称大佛为“三生圣迹”。大佛寺的开凿年代和规模和山西云冈、河南龙门相近,比四川乐山大佛早200多年。

新昌大佛在中国佛教史上具有特别高的地位。大诗人孟浩然在《腊月八日于剡县石城寺礼拜》一诗中有“石壁开金相,香山倚铁围……”句,把大佛寺与佛教圣地香山、铁围山作比,可见大佛寺在唐代就大名鼎鼎;又如大佛寺过去挂有“支竺遗风”的匾额,“支”,就是支道林;“竺”,即竺道潜,这两位高僧长期隐居新昌一带,是推动佛教中国化的代表人物。据《浙江通志》记载:佛教入浙之祖有六人,六人除竺昙猷从新昌移至天台赤成山外,其余五人皆在新昌。作为佛教中国化标识的大乘般若学的“六家七宗”,除道安一家在北方外,其余也在新昌。于是,石城山成为当时闻名九州的佛教中心,这在当时佛教名山中实属罕见。

在俞姓高僧僧祐完成新昌大佛后的四百年,一支伟大的俞氏家族开始在这里繁衍、发展、扩散。这支俞氏就是新昌五峰俞氏。

五峰俞氏家族原居山东青州金岭下梅径村青社里。一至五世还居住在青州,在宁海马岙俞氏珍藏的宋代《五峰俞氏宗谱》,俗称“金字谱”。成谱于宋德佑元年(1275年)主编撰俞浙是五峰俞氏二十世祖。明确东晋大将军俞纵(~-公元328年)为其高祖;五峰俞氏的开山一世祖为俞庄。庄府君,字以威,生于公元684年,卒于公元736年。唐德宗时,曾任节度使。

传到六世祖俞稠(公元829-905),字惠卿,唐懿宗时进士,官睦州(今浙江建德),配妻张氏,生四子。唐末值黄巢乱,与任剡县令的长子俞珣隐于剡东五峰岭下骑龙斩关。故称为新昌“五峰俞氏”。六世祖俞稠堪为江南俞氏的始祖。

六世祖俞稠的四个儿子,俞珣、俞珫、俞玢、俞玗。分别为剡、杭、京、明四大派的始祖。

俞珣(853-933),享年81岁。唐末,即和父亲隐居在剡东,死后与其父俞稠均葬于五峰岭下骑龙斩关。为剡派始祖。

俞珫,(856-923),字国器,唐僖宗时,任歙州刺史,。他的四世孙,即十一始祖俞伯英返迁归浙,。所以俞珫是杭(徽)派始祖,

俞玢,(859-924)字国华,唐僖宗时任汴梁副使,生有二子,承道和承美,为京派始祖。后裔在河南开封一带定居。

俞玗(862-934),仕明州(今宁波)大院判,居大晦(今鄞县),配韩氏,有四子,承志、承适、承奕、承登。为明派的始祖。

以上四派,继而演变为马岙、静安、明伦、学东、乌坑、百官、崧城等派。又演而为徽派、婺派、括昌、镇江等派系。子系繁衍。星罗棋布。因此有俞樾(赐进士出身,曾官翰林院编修、河南学政)于光绪二十五年(1899)为《上虞崧城俞氏家乘》作序时有言曰:“江南无二俞”。 “江南无二俞”的说法,虽不尽全面,但也说明了江南俞氏大多尊六世祖俞稠为始祖。

七世祖俞珣这一支派,后裔迁居新昌城乡,子孙繁盛,称为望族。其中有辗转迁徙至嵊州,至上虞百官、崧城(今崧厦)等地。至宋代,钱塘人十五始祖俞梁(1067-1148),字翼宸,号云庵,始迁居绍兴城蕺山南麓筑室定居。俞梁在宋哲宗元符三年中进士,曾任御史中丞、殿中侍御史等职。他活得很长,享年82岁,在当时应该是寿星了。葬于温渎(今绍兴县华舍街道)。俞梁生三子:亨衢、亨宗、亨道。

俞亨宗,宋隆兴元年进士,仕秘书阁修撰,直显谟阁,自越城蕺山徙温渎睦桥(周家桥),卒后谥文达,葬睦桥西北笠帽溇。旧有俞尚书墓。生前著有《山林思古录》、《垂轩稿》、《宏词习业》等著作。

至明代俞亨宗的后裔分迁徙绍兴、上虞的陶里、型塘、斗门、容山、瓦窑头、高泽、横江、潭底等十处,后世称为“十族俞”,共奉俞亨宗为一世祖。

明代时,上虞崧城二十二世俞仁一,迁徙到了绍兴斗门(今越城区斗门镇)。这一支后来成为大族。昭公俞仁一为斗门俞氏的始祖。

至于斗门俞氏是杭(徽)派始祖俞珫的后裔,还是剡派始祖俞珣的后裔。现在还有争论,因为这两支宗派靠得很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交叉,不易分清。但归根结底,是六世祖俞稠的后裔是没有异议的。

俞大维家族的祖籍在浙江绍兴斗门镇汇头俞,世居称“同兴里头”。从斗门昭公起,俞氏定居已有六百年的历史。

斗门汇头俞俞氏,支分老大房、老二房;老大房派下又分大房、里九、外九、十八、十九共五房,老二房派下分振房。而俞大维家族属里九房,该房所属的“同兴里头”基本还维持原状。

俞樾是宋朝崧城十三世木仲公俞俑的后裔,俞大维是明朝崧城二十二世昭公俞仁一后裔,都是同宗同祖。

绍兴师爷是明清时期封建官制与绍兴人文背景相结合的产物,是地域性、专业性极强的幕僚群体。它肇始于明,盛行于清,没落于辛亥革命前后,在中国近代历史中与各地方行政官吏、绅士、商人等共同操纵了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司法等诸多层面,成为中国封建统治者不可或缺的工具。

  绍兴具有培养与造就师爷特有的历史、地理环境与经济文化条件。绍兴数千年的历史积淀造成了崇尚读书、追求功名的大氛围,一方面是人才辈出,另一方面又是人才难出,文人学士(尤其是落榜者)为谋求出路,或迫于生计,纷纷学律入幕。。

俞大维家族的先辈应该是外出做幕僚,而且长期居住北方,清朝的官档记载俞家从俞世琦(俞文葆的祖父)起就寄藉顺天府宛平县(今北京附近)。俞世琦是幕僚出身。

为什么把这个家族称为“俞大维”家族?首先俞大维是“大”字辈的代表,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而且“大”字辈人才辈出,家族的发展到了最旺盛阶段。从整个家族来讲,俞大维担任的职务最高,史学地位最高,从政的时间最长,学识博大。抛开两个阵营的政治关系,从道德人品来讲,也是无可挑剔,堪为家族的楷模。俞大维家族的传记历史应从他伯祖父俞文英、祖父俞文葆开始。斗门俞氏的谱序字递从他开始是文、明、大、启、声、振、家、邦。

俞文英的儿子俞明震(1860-1918)字恪    士,号觚庵,是明字辈长房,咸丰八年(1860年)生,民国十年(1920年)亡。晚清著名诗人,著有《觚庵诗存》。在“明”字辈里,他的官阶最高,影响最大。光绪16年中进士,三甲六十二名,依例为吉士,先进翰林院,三年后进刑部任主事。他的祖父俞文英和俞文葆是亲兄弟。而俞明震与俞大维的父亲俞明颐是堂兄弟。
俞明震还曾担任厘捐总局局长,甘肃省学台、藩台等职。也曾南京江南水师学堂督办,也即校长。


1898年,俞明震的学生当中,有一个人在他的帮助下到了现在的日本北九州的东北大学医学院(原来的仙台医学专科学校),这位学生命叫周树人。《鲁迅日记》中多次提到"恪士师",就是俞明震。鲁迅还曾在《琐记》一文中,以亲切的笔致描述过后来送他出国留学的"恩师",当然了,这只是这个家族有关的人当中的一个小小的插曲而已。


俞明震长子俞大纯(又名俞大线?),俞大纯膝下四子两女。长子俞启孝生于北京,留学美国,回国后在天津当教授;老二俞启信生于德国,专攻化学;老三即俞启威(化名黄敬),生于北京,人称"三少爷";老四俞启忠,学农,从美国回国后在北京当教授。老大,老二,老四兼娶了名门之后,唯有三少爷行为放荡不羁,家人也无奈。


不想,一日三少爷启威与一名叫李云鹤的山东女子结婚,后来这个女子改名叫江青…………。


大姐俞珊,生于日本,演员。小妹俞瑾,一生从医。


还是说说三少爷俞启威吧,他后来化名黄敬,是毛泽东夫人江青前夫,也就是现在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俞正声的老爸,是解放后继黄克诚之后,为天津市首任文官市长和国务院第一机械部部长。1958年,俞启威因被毛泽东当众训斥,惊吓过度成精神病,于11月去世。(哎…………一代名门之后,遇到先帝这样的一代枭雄,就是这个下场,虎犬之别啊。所以现在关天的这些贵族们就更不要嚣张了。)


顺便说一句,俞正声的老哥俞强声也很有名,不过不方便在这儿多说,有兴趣的老大可以自己google去。


再说说老大俞大纯,有个妹妹嫁给陈三立,这个陈三立就是维新派主将陈宝箴的老大,他有3个儿子,老大著名画家陈衡恪,老三的名字叫做陈寅恪。


俞明震共有三兄弟,他居长。


俞明震的三弟有个儿子,美国留学,后来到了台湾发展,名字叫俞大维,想当初金门823炮战,在岛上的两个一个是胡琏,另外一个人就是“国防部长”俞大维。看到这里可能有人要问,胡琏是黄埔四期,当年一人独守夔门,与日军激战半月不退,50年代金门一战,更是国军之中流砥柱,俞大维何德何能,反居胡琏之上?也许这就是家族的的原因吧…………穷人家的孩子要成功总是要付出更大的心血的。这也是我有时候有些比较喜欢阿扁,看不起连战的原因了。闲话不多说,俞大维的儿子叫俞杨,娶了个老婆名字叫蒋孝章,当然亲家翁就是蒋经国了。他们生了个儿子叫俞祖声(和俞正声一辈的)。这是这个家族在台湾的布局。


而俞大维之妹叫俞大彩,他的老公叫做傅斯年。当年这厮可是在老蒋面前撬二郎腿的脚色哦。


回过头来再说说俞明震的小姑的女儿。也就是曾国藩的曾孙女,她的名字叫曾宪植,她的丈夫名叫叶剑英。换句话说,俞正声的父亲俞启威(黄敬)也得管叶帅叫姑父。


俞家“三少爷”——黄敬


黄敬,原名俞启威,是浙江绍兴县一个世代官僚家族的后代。


俞家是浙江绍兴的名门望族。黄敬的祖父俞明震(1960—1918),字恪士,号孤庵,晚清知名于诗界、教育界、政界。甲午战争时,曾协助唐景崧据守台湾。俞明震还曾担任厘捐总局局长,甘肃省学台、藩台等职。俞明震曾担任过南京江南水师学堂督办,也即校长。1898年,十八岁的鲁迅进入该校,成为俞明震的学生。《鲁迅日记》中多次提到“恪士师”,就是俞明震。鲁迅还曾在《琐记》一文中,以亲切的笔致描述过后来送他出国留学的“恩师” ,他坐在马车上的时候大抵看着《时务报》,考汉文也自己出题目,和教员出的很不同。有一次是《华盛顿论》,汉文教员反而惴惴地来问我们道:“华盛顿是什么东西呀?……”


俞明震著有《孤庵诗存》四卷,也是清末著名的诗人。俞明震之妻也是名门闺秀,是曾国藩的孙女,曾纪泽之女。俞明震的许多学生成了社会名流。内中曾有一个做了大官的学生,曾在杭州买了一幢房子送他,那房子人称“俞庄”。俞家在北京、上海、南京也都置有房产。


俞明震有三兄弟。他是长兄。他的小弟弟的长子俞大维,导弹专家。后来成为蒋介石政府的国防部长、交通部长。俞大维和蒋经国是儿女亲家,即蒋经国女儿蒋孝章嫁给了俞大维的儿子。俞大维之妹俞大彩,则是傅斯年夫人。傅斯年曾任北京大学校长。1950年1月起,任台湾大学校长。


俞明震的长子俞大纯,即俞启威之父。俞大纯曾留学日本、德国。归国后曾任北洋军阀政府工艺局长、国民党政府交通部陇海铁路局局长等职。俞大纯娶妻卞洁君,生下四个儿子和两个女儿,性格各异,职业不同,人生道路也各走各的:


长兄俞启孝出生于北京,留学美国,回国后在天津当教授;老二俞启信在德国出生,专攻化学,在一家兵工厂工作,后来长期患病;老三即俞启威,生于北京,幼年随母亲住在南京,人称“三少爷”;老四俞启忠,学农,五十年代从美国回国,在北京当教授;俞家的大姐俞珊,其实是老大,出生于日本,喜爱文艺,成为演员。父亲以为名门出“戏子”,很不光彩,一度要登报脱离父女关系。后来,俞珊主演《沙乐美》、《卡门》,上海各报登载她的剧照、报道,受到社会尊重,很多朋友在她父亲跟前称赞她的成功,父亲也就只得作罢。俞珊后来嫁给当时正热心于戏剧改革的戏剧家赵太侔。赵太侔,又名赵畸,山东益都人,是1930年代国立山东大学的校长。


小妹就是俞瑾,一生从医,洁身自好,既不过问政治,也不爱好文艺。据俞瑾回忆,她出生后,家里还很阔绰。那时,俞宅在上海哈同路(今铜仁路),父亲出入总坐小汽车,只消给霞飞汽车公司挂一个电话,轿车马上便会***而来。但在俞明震去世之后,俞大纯依然花天酒地,家道日渐衰落。到了1930年前后,俞大纯在担任交通部陇海铁路局局长时,得罪了山东新军阀刘峙,丢了官,躲到上海家中“赋闲”,家境一落千丈。


俞正声的母亲叫范瑾,曾任北京市委常委兼北京市副市长、《北京日报》社社长,俞正声的舅舅是著名历史学家,中共第九届中央委员范文澜。


俞正声之妻张志凯,岳父并非外界所传的是前国防部长张爱萍,而是前国防科工委副主任张震寰。


俞正声与邓朴方的关系友好,他在80年代初期邓朴方请他出山担任"康华"公司总经理(大概在80年代已经成年的中国人都知道康华公司的来历与背景),与邓家关系非同寻常。邓小平原来准备安排他为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统战部部长,利用其个人关系去搞台湾关系。但俞正声在92年十四大时意外落选中央委员,而原统战部长丁关根已经改任宣传部长,不得不提拔王兆国任统战部长,而王兆国本缺台办主任又没有物色好接班人,只能让王兆国再兼任两年台办主任。


1952年秋天,重工业部撤销,分别建立第一机械工业部、第二机械工业部、冶金工业部等。汽车工业归一机部领导。一机部部长即是黄敬,一机部建立汽车工业管理局,张逢时任局长,江/ZE/民即任副局长。


1953年7月15日,位于长春的一汽举行奠基典礼,参加典礼的有东北人民政府第一副主席林枫、第一机械工业部部长黄敬等。会上黄敬讲话,李岚青、王恩魁等六名年轻共产党员,将刻有毛主席题词"第一汽车制造厂奠基纪念"的汉白玉基石,放置在厂区中心广场基座上。可见对江core和李岚青这些老机械、老汽车来说,俞正声的父亲黄敬一直是他们敬重的老领导。


综上所述,这个家族关系要是写一本书绝不为过。


近现代中国史上,除了宋氏家族以外,君见过如此复杂深厚的关系吗?囊括了江青(毛泽东)、蒋经国(蒋介石)、曾国藩、陈宝箴、陈寅恪、邓朴方、江core、李岚青这些我们还不知深浅的交情



级别: 钻石会员
UID: 88435
精华: 0
发帖: 248
威望: 17 点
金钱: 2559 RMB
贡献值: 0 点
好评度: 2 点
在线时间: 1741(时)
注册时间: 2012-03-15
最后登录: 2019-05-24
沙发  发表于: 2013-03-30 17:23

图片:
上传图片
级别: 钻石会员
UID: 88435
精华: 0
发帖: 248
威望: 17 点
金钱: 2559 RMB
贡献值: 0 点
好评度: 2 点
在线时间: 1741(时)
注册时间: 2012-03-15
最后登录: 2019-05-24
板凳  发表于: 2013-03-30 17:37

图片:
梁启超家族
不凡的梁启超家族三代
  梁启超生有5子(梁思成、梁思永、梁思忠、梁思达、梁思礼)4女(梁思顺、梁思庄、梁思懿、梁思宁),均能克绍箕裘,继承和发扬父业,在多个学术领域中对国家民族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兹略介于下:
  梁思成,梁启超长子,古建筑学家,1901年出生于日本东京,辛亥革命后回到祖国。1915年梁思成就读于北京清华学堂,1924年赴美留学,研究建筑与西方建筑史,获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硕士学位。1928年回国,先后任东北大学、清华大学建筑系教授、主任,并加人中国营造学社,任研究员、法式部主任,调查测绘过较多的有重要历史价值的古建筑,整理过一些古建筑典籍,并曾任联合国大厦设计委员会顾问、中央研究院院士,后任战区文物保存委员会副主任。抗日战争胜利后任清华大学建筑系主任,赴美国考察,获普林斯顿大学文学博士学位。
  梁启超(1873—1929)
  字卓如,号任公,笔名主要有过哀时客、饮冰子、饮冰室主人、新民子、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曼殊室主人、少年中国之少年等。广东新会人。他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改良派的著名政治活动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学者。他的一生,经历了晚清与民国两个时期;他的业绩,并包了政治和学术两个方面。
  梁启超出生于一个半耕半读的家庭,自幼聪颖,四岁开始学习四书五经,九岁即能写出上千言的八股文章,十二岁中秀才,十六岁中举人。1890年,他十七岁时拜康有为为师,从康学习四年,受康有为的影响,开始探索挽救祖国危亡的变法维新之术。1894年6月,他随康有为入京参加会试。7月,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次年中国战败,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康有为、梁启超联合在京参加会试的1300多名举人,上书皇帝,要求拒签和约、迁都抗战、变法图强。这就是著名的“公车上书”。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强烈反响。这年七月,宣传变法维新的第一个刊物《中外纪闻》在京创刊,梁启超是主要撰稿人。八月,维新团体“强学会”成立,梁任书记,成为康有为进行维新活动的得力助手。
级别: 钻石会员
UID: 88435
精华: 0
发帖: 248
威望: 17 点
金钱: 2559 RMB
贡献值: 0 点
好评度: 2 点
在线时间: 1741(时)
注册时间: 2012-03-15
最后登录: 2019-05-24
3楼  发表于: 2013-03-30 17:42

  
28日下午4时,“自然之友”创会会长梁从诫先生在北京病逝,享年79岁。目前,追悼会日期尚未确定。“自然之友”昨发布公告称,“梁从诫先生家属希望此事低调处理,望各界朋友尊重家属意愿,感谢各界朋友的关心。”

梁从诫“亚洲环境奖”答谢辞:与中国面临的严峻的环境问题相比,我们所做的太微不足道了。荣幸获奖,与其说是对我们取得成绩的奖励,不如说是在提醒我们。人还是应该有一种精神、有一点追求。在这样一个时代,我们可以选择另一种生活。[详情]

友人追忆梁思成之子梁从诫:他是“敢说话”的人

“失败英雄”梁从诫


梁氏第一代·梁启超更多»观其一生:雄文横扫旧世界

1928年10月12日下午3点,病中的梁启超正在写作《辛稼轩年谱》,恰好写到辛弃疾61岁那年,朱熹去世,辛弃疾前往吊唁,作文寄托哀思。梁启超录下这篇文章中的四句:“所不朽者,垂万世名。孰谓公死,凛凛犹生。”这是他的绝笔。之后,他被送到协和医院抢救,收效甚微。1929年1月19日,梁启超卒于北京,安葬在西山卧佛寺,与发妻李蕙仙合葬。这位一辈子都在探求中国富强之道的“行者”,终于停下了脚步。
从新闻理念看梁启超的思想精华

梁启超素有舆论界骄子之称。在他56年的人生中,就有长达27年的新闻实践。他亲自创办、协助和支持过的报刊就有29家。梁启超说:“有一人之报,有一党之报,有一国之报,有世界之报。以一人或一公司之利为目的者,一人之报也;以一党之利益为目的者,一党之报也;以国家之利益为目的者,一国之报也;以全世界人类之利益为目的者,世界之报也。”
梁启超矛盾的婚恋观和教育理念

婚恋观传统:两房妻妾皆贤惠    |    据《革命逸史》所记,李惠仙与梁启超结婚时,还带来了两名丫环,一个叫阿好,一个叫王来喜,王来喜即王桂荃。王桂荃聪明勤快,深得梁氏夫妇的喜欢。1903年她成为梁启超的侧室。

教育观先进:求学问不是求文凭   |   梁思庄为尽快入大学着急,梁启超立即致信开导说:“至于未能立进大学,这有什么要紧,‘求学问不是求文凭’,总要把墙基越筑得厚越好。你若见别的同学都入大学,便自己着急,那便是‘孩子气’了。”
梁启超的“善变”生涯

1891年就读于万木草堂,接受康有为的思想学说并由此走上改革维新的道路,世人合称“康梁”。

1895年协助康有为发动在京应试举人联名请愿的“公车上书”。

1897年,任长沙时务学堂总教习,在湖南宣传变法思想。

1898年,回京参加“百日维新”。

同年9月,政变发生,梁启超逃亡日本,一度与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有过接触。在日期间鼓吹改良,反对革命。

武昌起义爆发后,他企图使革命派与清政府妥协。民国初年支持袁世凯,并承袁意,将民主党与共和党、统一党合并,改建进步党,与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争夺政治权力。

1913年,进步党“人才内阁”成立,梁启超出任司法总长。

1915年底,梁启超反对袁氏称帝,与蔡锷策划武力反袁……

梁启超是提出“中华民族”称谓的第一人

揭秘:梁启超被袁世凯蒙骗的历史真相

梁氏书法更多»临汉碑碑额 各个时期的印章 自书《盾鼻集》 为孔彪碑题字 致仲策弟信札 致孩子们的书信

梁氏第二代·梁思成更多»梁启超叮嘱人在海外的孩子们,“你们回国后职业问题大不容易解决,现在那里有人敢修房子呢,学校教授也非易,全国学校除北京,几乎都关门了……我想你们这一辈青年,恐怕要有十来年——或者更长,要捱过极艰难困苦的境遇,过此以往却不是无事业可做,但要看你对付得过这十几年二十年风浪不能?”

和林徽因共赴宾夕法尼亚大学留学

1920年,据说是为摆脱徐志摩的追求,林长民带着林徽因从英国回到了北平,19岁的梁思成第一次见到了17岁的林徽因。当他敲开林家的大门...[详细]
发现唯一唐代木构建筑佛光寺

日本人曾断言,中国已不存在唐以前的木构建筑,要看唐制木构建筑,人们只能到日本奈良去。但梁思成始终有一个信念,相信国内肯定还有唐代的木构建筑存在...[详细]
设计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

从某种程度上说,社会也许应该要感谢官二代李启铭送自己的女朋友回河北大学时,充分保持与展现了官二代的本色,不仅是在全国重拳整治酒后驾驶的大背景下...[详细]
为北京旧城的消失而哭泣

错批一人,多生几亿,这是说马寅初的。错批一人,少了名城,这是说梁思成的。1957年,雄伟壮丽的北京城墙被拆除着。毁墙的炮声不时传来,每一炮,都像在梁思成的心中炸响...[详细]


梁氏第二代·满门才俊更多»梁启超的9个子女依次为:思顺、思成、思永、思忠、思庄、思达、思懿、思宁、思礼。其中,思顺、思成、思庄为梁启超的原配夫人李蕙仙所生;思永、思忠、思达、思懿、思宁、思礼为梁启超的第二个夫人王桂荃所生。


长女梁思顺:诗词研究专家

梁思顺出生于广东新会,毕业于日本女子师范学校。她自幼受到父亲的熏陶和教育,爱好诗词和音乐。流亡日本期间,她曾担任梁启超的日语翻译...[详细]

次子梁思永:考古学家

梁思永自清华学校留美预备班毕业后,赴哈佛大学研究院攻读考古学和人类学,研究东亚考古,曾参加印第安人古代遗址的发掘...[详细]

三子梁思忠:英年早逝炮兵上校

梁思忠从日本回国后不久又到了美国,先后在弗吉尼亚陆军学院和西点军校学习。20世纪30年代初毕业回国,加入了国民革命军。入伍后...[详细]

次女梁思庄:著名的图书馆学家

1925年,遵照父亲梁启超的嘱咐,梁思庄被大姐梁思顺带到加拿大读书,先是在渥太华中学学习,中学毕业后考入麦基尔大学攻读文学...[详细]

四子梁思达:著名的经济学家

1935年,梁思达从南开大学经济系毕业,随即考上该校的硕士研究生,并于1937年取得硕士学位。他长期从事经济学研究,抗战期间曾在重庆...[详细]

三女梁思懿:著名的社会活动家

梁思懿于1933年考入燕京大学医学预备班,准备三年后进入协和医学院学医。后来,为了参加革命,她转入燕京大学历史系,并自1935年...[详细]

四女梁思宁:光荣的革命军人

梁思宁生于上海,早年曾就读于南开大学。1937年日军轰炸南开,她被迫失学。1940年,在三姐梁思懿的影响下,梁思宁投奔了新四军...[详细]

五子梁思礼:火箭系统控制专家

梁思礼出生于北京,1941年随三姐思懿赴美留学,在普渡大学电机工程系主修无线电,后又学了自动控制。他用两年时间修完3年课程...[详细]


梁氏第三代·依然葆有“梁启超”式的热情更多»他们葆有(外)祖父的一个特点,即无论怎样,仍充满了对生活和工作的热情。事实上他们也都成为了社会的中坚力量。梁忆冰总是觉得,自己不太喜欢看那些“文革”悲惨遭遇的回忆文章,她说,如果一直怨下去,总使人不那么积极,“世界上美好的东西还是挺多的”。

梁家第三代的中坚人生

梁家第三代的老人们,有一种淡淡却有趣的口音:北京话的底子,但个别字词听来接近天津话,或是南方方言。他们大多生于1930年前后,年幼即随父辈四处漂泊...[详细]
梁启超外孙女讲述梁门家风

现年75岁的吴荔明是梁启超次女梁思庄所生,吴荔明退休前是北京大学教授,从两岁起,她就跟着母亲住进了燕京大学,从此一辈子也没有离开过...[详细]
级别: 钻石会员
UID: 88435
精华: 0
发帖: 248
威望: 17 点
金钱: 2559 RMB
贡献值: 0 点
好评度: 2 点
在线时间: 1741(时)
注册时间: 2012-03-15
最后登录: 2019-05-24
4楼  发表于: 2013-03-30 18:01

海南宋氏
一代“王朝”的辉煌与落寞
A.在旧中国蒋宋孔陈“四大家族”中,发迹最早且最具规模的,当首推宋氏家族。其对中国近现代社会一度举足轻重,影响深远,故在当年亦有“宋氏王朝”之誉。然而,辉煌的日子已经过去,曾经在中国政治舞台上叱吒风云达半世纪的宋氏家族,留下的是浩繁的史料让历史学家去考证、分析与评说。

B.现代中国如此显赫的家族,竟是源于海南岛一个荒僻的农村,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历史学家也许对这个问题没有多大兴趣。但海南省文昌县昌洒区的宋氏祖居,却像一颗明珠,在椰风蕉雨中闪耀着光芒,吸引越来越多来自全国各地及全球各角落的人去寻访宋氏家族最初的脚印。

〉〉〉宋氏祖史及姓氏之谜

以“宋氏三姐妹”闻名于世的宋氏家族,祖先其实并不姓宋,而是姓韩,“宋”姓始于宋氏六个子女(蔼龄、庆龄、子文、美龄、子良、子安)的父亲宋耀如。到宋耀如出生时,韩姓族人在文昌已有二百年的历史。

传说宋氏家族的先人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的韩国。秦灭韩后,一位韩国公子不愿臣服秦国,转而经商,从此韩姓族人以经商为业。韩姓商人与别的商贾世家不同,子弟从小皆须受儒家文化的教育,使其能知书达礼,韩姓商人因此历代有“儒商”雅称。至明代,韩姓商人在山西已享有盛名。清兵入关后,韩姓族人举族南迁,最后渡过琼州海峡来到海南岛。

文昌位于海南岛东北角的最前沿,地方不大,人口不多,是地地道道的僻壤,但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文昌早就成了航海家和远洋商人理想中的中歇港,小小的文昌市因此而逐渐繁荣起来。文昌很早就是全国闻名的侨乡,分布在南洋、印度、澳洲、南美洲、北美洲及欧洲的文昌籍华侨,早已经超过文昌本地的人口。在文昌这块接纳多元文化的宽容的土地上,之后又繁衍出像宋氏家族这样的名耀史册的后辈们,其家族奠基人宋耀如就是从这里走出去的。

1987年4月,广东省文昌县出版的一本《文昌文史》中的《纪念宋庆龄同志专辑》里写道:“宋庆龄同志的父亲实际上姓韩,原名韩教准,英译韩乔荪,又名宋嘉树,别名宋耀如,系海南岛文昌县昌洒区庆龄乡古路园村韩鸿翼的第二个儿子。”短短66个字,揭开了宋庆龄家父的身世之谜,确定她父亲姓韩不姓宋。

考据证明,文昌县的韩氏家族,先辈原住河南相州的安阳,在南宋时南迁,后定居文昌锦山。宋查理的世祖,原是官宦之家,考据还指出:“宋庆龄的祖父叫韩锦彝,生两男:长子鸿翼,次男鹏翼。鸿翼生三男:长男政准,次男教准(即宋查理),三男致准。”

据现今在世的宋庆龄的堂弟韩裕丰回忆说:“我家的祖坟都在,老屋西北400米的牛酸树林中,墓碑中间刻有'韩妣王氏之墓’,她便是宋庆龄和我的祖母,左下方刻有一行小字:'男政准、教准、致准;孙乾丰、裕丰’等字样。祖父的墓也在,位于本县宝芳区大品坡上,落款也完全相同。因此墓碑上的教准和宋嘉树,实际上是一个人。”

〉〉〉“宋氏家族第一人”宋耀如

一个能将子女全部培养成有学识、有思想之人才的父亲,一定是位了不起的人物,他就是号称近代中国第一家族宋氏家族的奠基人宋耀如。宋耀如乳名阿虎,大名韩教准,关于宋耀如的出生年月,有1861年10月、1863年2月、1866年三种不同的说法,三种说法相差5年,至今莫衷一是。他的父亲韩鸿翼,是当时文昌县的一位颇有文化修养的商人,以热心公益而著称。因经办赈务,他几乎耗尽了祖传的积资,人到中年后,又不幸染上久治不愈的慢性病,家境因此日渐窘迫,家庭生活的重担全部压在了母亲韩王氏的身上。

在宋耀如的记忆中,母亲韩王氏温柔而又坚强,是一位不平凡的家庭主妇,她不仅持家有方,而且颇有文化修养,能够背诵唐宋诗词,并写得一手娟秀的好字。当宋耀如八岁时,母亲因积劳成疾,病倒在床上,但她一如既往,非常镇定。母亲的坚强给幼小的宋耀如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1875年,宋耀如跟随宋姓堂舅(其实是其婶婶宋氏之弟)赴美。宋耀如后成为舅舅的嗣子,遂改姓为宋,名嘉树,字耀如。宋耀如的舅舅在美国波士顿开着一家丝茶号,生意兴隆,它是当时波士顿市内唯一的一家中国丝茶号。舅舅为其专门聘请了一位有经验的英语教师,并亲自教他打算盘、结账查账等等,希望将来嗣子能继承宋姓的这份家业。

期间,宋耀如的好朋友纷纷劝他去学校读书,但堂舅坚决反对,于是宋耀如暗下决心,选准机会,偷偷地跑进波士顿港口的一艘政府缉私船上。也许是他追求独立创业和自由的勇气感动了船长,船长并没有处罚他,让他在船上做杂役。1880年,宋耀如在美国南部的维尔明顿市皈依了基督教,为了纪念这位慈祥的老船长,宋耀如给自己取名为查理·琼斯·宋。

1881年4月后,宋耀如分别进入北卡罗来纳州杜克大学、万德毕尔特大学、田纳西州范德堡大学学习,1885年毕业后回国传教,并执教于教会学校,胡适即为其学生之一。是年夏,他与倪桂珍结婚,两年后在上海创办美华印书馆,参与创立中华基督教青年会,还兼任上海福丰面粉厂经理。1918年5月3日,宋耀如因患肾病不治,在上海逝世,享年55岁。

〉〉〉与孙中山共谋革命大业

宋耀如在上海与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结识与交往,使他发生了一生中最大最根本的转变。在《孙中山全集》里面,宋耀如的姓名最早出现在1912年4月17日,孙中山致友人李绕生的信中写道:“宋君嘉树者,二十年前曾与陆烈士皓东及弟初谈革命者,二十年来始终不变,然不求知于世,而上海之革命得如此好结果,此公不无力。然彼从事于教会及实业,而隐则传革命之道,是亦世之隐君子也。”虽然孙中山的革命生涯屡遭挫折,但宋耀如始终相信他、支持他。

1911年12月25日,孙中山在海外得知武昌起义的消息后,回国抵达上海,宋耀如到码头把孙中山接到自己家里,与诸革命党领袖人物秘密集会,磋商要事。接着,宋耀如夫妇带着蔼龄、子文等子女到南京参加1912年元旦举行的临时大总统孙中山的就职典礼。袁世凯窃取革命政权后,孙中山于4月搬出南京总统府来到上海,宋耀如坚留孙中山住在自己家里。

在孙中山担任铁路总监后,宋耀如也去铁路系统任职,宋蔼龄则任孙中山的秘书。孙中山计划第一步要在10年内修筑20万里的铁路,宋耀如与女儿蔼龄随同孙中山一起坐火车到全国各地周游勘察,制定规划。1913年2月,宋耀如随孙中山赴日本考察铁路事业。不久,孙中山领导的“二次革命”失败,在北洋政府的大肆追捕下,孙中山于8月逃亡到了日本,随后,宋耀如也被迫举家避难日本。1914年宋耀如夫妇率儿女回到上海,住霞飞路。当年像宋家这样举家与革命发生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实属凤毛麟角。
宋耀如——宋家王朝的奠基人
倪桂珍——宋氏三姐妹的严母
宋氏三姐妹:宋霭龄·宋庆龄·宋美龄
宋霭龄——民国王熙凤
宋庆龄——痴情种子
宋美龄——第一夫人
宋氏三兄弟:宋子文·宋子良·宋子安
宋子文——“世界首富”
宋子良——商海弄潮
宋子安——不涉政治
避走海外的宋氏后人
宋子文与夫人张乐怡有3个女儿,分别为宋琼颐、宋曼颐和宋瑞颐,49岁的冯英祥是宋子文长女宋琼颐的儿子。宋子文的9个外孙中只有冯英祥与兄弟冯英翰住在美国,他们的其他表兄弟住在香港和菲律宾,故而孙辈中,冯英祥与宋子文最为亲密,他从小跟外祖父宋子文生活,直至14岁。每逢放暑假,冯英祥有很多时间可以陪伴外祖父。
风水爱好者
级别: 白金会员
UID: 145765
精华: 0
发帖: 206
威望: 15 点
金钱: 1428 RMB
贡献值: 0 点
好评度: 2 点
在线时间: 683(时)
注册时间: 2013-10-22
最后登录: 2015-06-27
5楼  发表于: 2013-10-29 23:07

学无止境
级别: 贵宾

UID: 136016
精华: 0
发帖: 11316
威望: 2048 点
金钱: 135341 RMB
贡献值: 0 点
好评度: 737 点
在线时间: 33327(时)
注册时间: 2013-04-28
最后登录: 2024-11-22
6楼  发表于: 2013-10-29 23:56

    
根深蒂固,源远流长。
学无止境
级别: 贵宾

UID: 136016
精华: 0
发帖: 11316
威望: 2048 点
金钱: 135341 RMB
贡献值: 0 点
好评度: 737 点
在线时间: 33327(时)
注册时间: 2013-04-28
最后登录: 2024-11-22
7楼  发表于: 2013-10-30 00:01

风水作孽呀   
根深蒂固,源远流长。
 龙行天下风水论坛 » ≌≌七嘴八舌≌≌ » 中国近代人才辈出的“名门望族”(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