峦头著作《地理啖蔗录》袁守定撰
自 序
鄭夾漈作通志載。相塚、青囊等書。馬端臨文獻通考載入五狐首等書。凡數十種。皆形家言也。朱子山陵議狀亦謂。當召術士擇吉。士以奉衣冠之藏。而蔡西山、吳草廬諸儒。皆精究其理。而訂正之。其事久。為格物致知老所不諱矣。夫世之營地老。其道有二。仁人孝子。知養生不足以當大事。惟送死可以當大事。凡世有其說。力有可致。皆盡心竭力而為之。以求免吾親為風蟻、水泉之所侵蝕。必使無遺憾焉。而後止此一道也。富家巨室挾其貲貨。廣招青烏之徒。商山論水。竭登涉之勞。以求之。以冀為子孫百世之福。此又一道也。不知地理如不效也。則盡人求之可得也。地理如果效也。則必有大力者主之。非富民貲貨之力可求而得。使可以財賄。求而得之。而因得食地之報。以如其所期。造物何無主如是哉。然則。均之營地也。其為安親骸而營之。與覬世福而營之。義利之介有不容不辨者矣。余年近五十。涉獵經史百冢。一不能得其岸。略安知地理。歲壬申了 先太孺人大故。括陰陽家書百十種。窮年讀之。漸漸得其義要。漸漸觀其會通。漸漸窮其變態。力之所注。旨趣旋生。至欲徙業焉。而不能自己。益知前世通儒。精知博究。不以為小道而棄之。有旨也。然代遠。風微書缺。有閒所及見老。才近世通傳諸書。而鄭志馬考中所載。相塚八五之類。多不可復見。為可惜矣。余既有所卜。以安 太孺人。而鄉之人相與胡盧之以為不似。余聞而應之。曰。凡所以為是者。求免風蟻、水泉也。非以于福也。其本趣異矣。窀穸畢。舉所得于諸書者。別其義類。記以筆墨。使數年心血所積。不致歸于烏有。且志余之所以為 太孺人者。其兢業有如此也。昔朱伯起談山如啖蔗。蓋嗜之也。不揣固陋。竊有同嗜。故借以名編云。
乾隆二十年冬杪易齋袁守定序
目錄
卷一
推原
祖山
出身、枝幹
行度
枝腳
開帳、纏護
過峽
卷二
剥换
行止、將入首
穴星
卷三
穴法
卷四
穴法補義
扞法
卷五
龍虎
案山、朝山
卷六
水法
明堂
官、鬼、禽、曜
卷七
平洋
相士、望氣、嘗水
雜說一
卷八
雜說二
閒談
附卜示孺人葬地圖
凡例:
一、是編分門別類。使類聚而觀其義易明。其不可附于諸門之中者。以雜說盡之。其有無關地理。而為談地者。所不可缺。以閒談盡之。
一,是編本文之義。本明而必證以古說者。范詹事謂,世人賤今貴古。今一 一徵之。見理非杜撰示人。未可賤之意。
一,是編倣劉孝標注世說只錄成書。于其下不增一字。自可與本文恭觀。而益明其旨。其有不得不發明者。乃以散文釋之。
一,徵書不厭重複者。見此非一二人之私言也。其說大同。其理不可易。
一,是編以一偶為一段。所引之書。先證上句。次證下句。或只證上句不證下句。或只證下句不證上句。觀者詳焉。
一、引書以證本文之義。固已其有因甲及乙者。本文之所未及于注及之。以求盡其義類。
一.是編先列本文。後證諸家。非抑古而仲今也。地理嘈雜必欲薈萃群說。按部就班。自不得不經之緯之。我行我法。
一、是編注釋之處。有以類附者。以圈別之。其有與本文正說相反者。亦以圈別之。必兼採者。斯道多端。不可以一說拘也。
一、是編專言形勢。不及理氣。故凡言理氣之書。概不攔入。偶引催官篇。玉尺經等書一二條。亦是言巒頭者。
一、凡舉一義有未詳者。必隨其類再及之。以盡其說。如穴暈已見穴法中。于補義又詳之。星體已見穴星中。于雜說又詳之。如此類者不必拘泥。
一、凡散文注釋之處。間採用廖金精撥砂經。二徐人子須知。葉九升釋名。沈六圃地學中語。非襲之也。其語無可易也。
一,是編務博。凡穴由形取。及虎須肉堆、獅子案之說。雖為前人所指摘。亦必錄之。使得恭觀而博覽焉。不致略有逸義。
一、是編所引書名。有不列之引書姓氏中者。或係時集或雖係古書而未見全本。只于時集中見之。故存其書名而作者缺焉。以俟博覽者。
一、是編有曰經云。及某氏云者。未見成書。仍時集之舊也。或有其書。而未及考對。偶從便耳。
一,術士之言。俚拙要旨。閱歷所得。文士之言。修整不過讀書所得。編中俚拙之言必錄者。為其為地理肯繁也。近汲古閣毛氏輯津建秘書。收續葬經一種。詞雖清雋。義罕創舉。故無採焉
一、堪與家書。汗牛充棟。現傳如顧陵岡天機會元。余斗象統一全書。李國木地理大全。葉九升地理大成。皆大集也。各輯古傳書數十種。大約大同小異。甲缺則乙收耳。顧陵岡割裂而無統紀。或老譏為雜貨鋪。固宜。余斗象統一之編。惟首卷文從字順。疑有假借其他。一墨一瀋至不可嚮邇。且愈割愈略。去陵岡益遠。李國木收古書太少。其所自著一本人子須知。令人有挈篋之嘆。惟近時葉九升。先揭綱領。次列諸冢遺老捨之。疑者注之。于平陽尤有功焉。錄中鎔鑄四大集。及他所見之書又數十種。如一屋散錢。以一循貫之路無賸逸。惟平陽三局未及分晰。肆力有遺憾云。
一前明究地理有成書者。如柯月潭有統會大成。王心春有孝慈補。李近吾有地理正要。姜易齋有地理一貫。吳望岡有地理纂要。郝金沙有地理釣元。謝子期有地理四書。暨北溪有地理五經。李賓湖有人天眼目。陳鏡元有至寶正宗。翁龍泉有太極全註。李光宇有叢珠心法。熊汝岳有報德肯緊。甘泉峯有陰陽捷徑。張龍墩有仙婆集。如此類老指不勝屈。其書或傳。或不傳。故有及見者。有不及見者。其所見者。苟義本古人。略無特見。則不取也。至搜元曠覽。堪與一貫。琢玉斧等書。皆竊人子須知之緒餘。而略有增項。實二徐之耳孫。無足收齒。
一,地理見于諸經者。僅有其端。漢、魏以後始著其法。如魏志載。管輅相母邱儉之墓。嘆曰。元武藏頭。蒼龍無足。白虎啣尺。朱雀悲哭。四危以備。法當滅族。晉書載。郭璞嘗為人葬。帝微服往觀之。因問主人何以葬龍角。此法當滅族。主人曰。郭璞云。此葬龍耳。不出三年當致天子。二書所謂四獸及龍角、龍耳。即今世法也。又兩史我宋武帝皇考。墓在丹徒之侯山。有孔恭者善占墓。曰。非當地也。又晉書載。有相地者言羊袩。祖墓有帝王氣。若鑿之則無後。袩遂鑿之。相者見曰。猶出折臂。三公而袩。竟墮馬折臂。位至公而無子。其見于正史老如此。諸野史所載更不可殫述。誰謂地理不足信乎。特世所傳晉、漢以前堪輿冢書。多後人附會。不可不辨也。
一!魏、晉以前之書。多後人嫁名。如陶大傳有牛眠之異。後人遂以捉脈賦嫁之。如風水口義舊傳秦樗里子作。管皴詩括。管氏指蒙。舊傳管公明作搜山記。曹傳朱桃仙作其書。詞句排偶腔調。時下非秦、漢文字。為後人嫁名無疑。惟狐首經言。多為郭恭軍所引。必晉以前之書也。然以為作于白鶴仙則不敢信。野史載有三人。就孫權之祖求瓜示以葬地。化為白鶴而去。好事者遂附會有白鶴仙之說耳。青烏經一卷陶九成輯于說郛中。謂非漢人文字。然文氣清雋。與葬書略同。大約六朝以前之書。非後人所及也。
一,是編所載撥砂經。凡二種。楊氏之書只論前砂感應之理。廖氏之書于龍、穴、砂、水無所不言。觀者辨焉。
一、古傳郭恭軍葬書十二篇。蔡西山刪為八篇。吳草廬又刪之。定為內、外、雜三篇。今反傳草廬本也。但世所傳葬書之外。又有錦囊經五篇。其文與葬書同。疑即西山所刪者。然不可考矣
一、地理以形體言之。高起者為陰。窩坦者為陽。故乳突為陰。窩鉗為陽。以星體言之。則金木為陽星。水土為陰星。故乳突為金穴屬陽。窩鉗為水穴屬陰。錄中有以乳突為陰。窩鉗為陽者。從形體言也。有以乳突為陽。窩鉗為陰老。從星體言也。各有取義。非自相矛盾。
一、二徐專舉五星。不足以書山體之變。今仍楊、廖九星。而廖氏九星九變之格。九確不可易。是編略圖其概。詳見九星穴法中。
一、是編不得不圖者。圖之。可以意會者不圖。至于砂體尤繁頤。不能嬋及。詳見何冢砂法。
亞婆砂法及人子須知中。
一.楊氏十二杖法。十六葬法。編內不詳說者。其理已具穴法中。故不重贅。
卷 一 豐城袁守定叔論著并釋
推原
§蓋聞地理見于周易。有俯察之文昭于毛詩。有陟降之說。孝經卜宅兆之吉。周禮辨陰陽之和 易俯以察於地理。詩陟則在職。復降在原。孝經卜其宅兆而安厝之。周禮風雨之所會。陰陽之所和。
§昔聖已發其端。後人因詳其術。涉其粗迹等。一技之微。原其精深。合至道之妙。蓋緣太極既奠。兩儀由之以分。陰陽相推。五行因之而著。在天成象。在地成形。
陽變陰。合而生水火本金土。于是在天成象在地成形。無非五行之精。其在天也為歲。為熒惑。為鎮。為太白。為辰。所謂成象者。此五行之象也。其在地也則。山之頭圓足濶者為金。頭圓身直者為木。頭平生浪者為水。頭尖足濶者為火。頭平體方者為土。所謂形成者。此五行之形也。水火本金土五星既定。于是有生尅制化。而地理出矣。然五星為山體之常。後人因山之變態不一。五星不足以盡之。又有九星之目。其實皆五星之變。究不離乎水火木金土者是也。O九星及生尅尅化俱詳後。
§所以山以龍各由其體皆二五。然而地以理論竟至義有億千。
天地間之物各具五行之一。惟龍則五行皆具。其身為木。鱗為金。角與爪為火。擺折為水。腹之黃為土。有結之山亦是二氣五行。故以龍名。一說神龍倏大倏小。變化不測。地亦變化莫測。故曰龍。O一說有變化者謂之龍。無變化者謂之荒山。
§先明陽凹陰凸之形。不分則不育。次審陽噓陰吸之妙。不媾則不生。
地理無他。陰陽而已。凹為陽以氣浮于外也。凸為陰以氣隱于內也。如陰陽不分明。陰陽不交媾。則不能化生。無地理矣。此開卷第一義也。楊曾問答。曾問何者為陰。何者為陽。楊曰陰陽兩字乃地理之權衡。形氣之造化。形以聚氣。氣以成形。形氣既分。造化可考。陽氣形凹。陰氣形凸。陰變陽是窩腌慳鉗。陽變陰是肥突滿乳。陽龍來則陰受穴。陰龍來則陽受穴。曾問。何謂陰來陽受。陽來陰受。楊曰。脈來有脊。入穴處有窩。謂之陰來陽受。脈來微平。入穴有突。謂之陽來陰受。雪心賦。 一不能生。生物必兩要合陰陽。
§既了大原乃窮曩
祖山
§尊星為受氣之祖。理取于拂雲霄。權山又出脈之根。勢必跨連州郡。
太祖山為一方最尊。故曰尊星。太祖山之上。若再有高廣之山跨連州郡。謂之權山。亦曰都權山。
§惟其高廣富厚而福氣斯豐。惟其聳拔清奇而秀氣必毓。
錦囊經。欲識其子先看其母。欲識其孫先看其祖。龍髓經。只用源流來處好。起家須是好公婆。雪心賦。祖宗聳拔者子孫必貴。
§如水之有本。本盛則流長。如木之有根。根大則枝茂。天池生于頂。上清而且漣。養蔭夾于脊。間滿而不溢。
天地者。祖山頂上有池水也。以其高在雲漢間。故曰天池。龍祖有此池者。力量極大。在山腳者為地池。兩地夾脊為養蔭。入式歌。龍上如生兩池水。養蔭斯為美。O又高山頂上有泉流出。仍流入天生石井。歸于山腹之中者。謂之衛龍。天池之水不流不涸。衛龍之水流而不出。二者不同。其為大貴之徵一也。撼龍經。更有衛龍在高頂。水貼龍身入深井。更無水出可追尋。或有蒙泉如小鏡。O按。天池養蔭不但祖山有之。龍身上亦有之。平地有天池養蔭者亦佳。但要四時不竭。若忽然乾枯。則禍敗至矣。
§聚清見星體之異。歸垣得方位之宜。
聚崤者。五星聚崤也。金木水火土五星團聚而起。森森玉立如人之相。聚而講論也。後人相沿則以講為崤矣。大聚嶝則每星豪延二三十里。相聚在一二百里之間。小聚唏則各起數座或各只一座而已。然數座不如一座者格尤清。太祖山有此格者最貴。在少祖山者福力尤緊。又嶺脊亂石嵯峨或尖或方或圓攢聚一處亦謂之聚嶝。撼龍經。亂峯頂上亂石間。此處名為聚崤山。天機素書。問君聚峰何以名。亂石亂峯祖邊呈。歸垣者五星歸垣也。木居東。金居西。火居南。水居北。土居中。各得方位之宜謂之歸垣。此格最貴萬不逢一。祖山有此福力尤巨。然不特祖山為宜。穴山亦偶有此格。如朱文公祖地是也。
§龍樓搖日月之光。寶殿撼雲霓之氣。
龍樓寶殿皆火星。一尖居中躅高曰龍樓。衆尖平列日寶殿。此祖山之大格也。撼龍經。高尖是樓。平是殿。請君來此細推辨。入式歌。祖山高頂名樓殿。常有雲霓現
§是皆祖德極為貴徵。故觀乃祖之規模。可卜此方之人理。金土鎮地則生人豐隆。木火連天則生人瘦秀。瘦秀者性敏。豐隆者行方帶庫。帶含人多黃白之物。帶誥帶軸地多青紫之家。斜死多褐布之夫。孤削多藍縷之輩。
土星兩角高起。狹小老為誥軸。長濶者為展誥。以其似詔誥之狀。故主貴。庫土星方而墮角。故主濁富。倉即金星亦為富應。玉彈子。聳拔者貴。帶誥帶軸渾厚老富。有倉有庫孤削老貧。週鬼遇卻斜旡老賤。被傷被泄。
§惟一氣之相威。斯受分之必符。
出身、枝幹
§問祖說相地之原。出身又觀牌之要。
出身老乃祖山發版離祖分行處也。一祖之下必有數龍。皆由此分出。故曰出身。
§出吉者結亦吉。出凶者結亦凶。大小由是而推。貴賤因此而斷。生動磊落為吉之徵。委靡這頑為凶之兆。
董德彰曰。大凡龍城初發處。若曲屈如生蛇下嶺。而兩邊有蟬翼護帶老。一刖去必結大地。其出身之不吉老。則瘦弱。委靡。不起。不伏。不活動。擺摺。吳白雲日。尋龍先須問祖宗。更于離祖察行蹤。辭樓下殿畢巒秀。預識前途異氣鍾。
§正龍稟氣也。正脈必中抽。偏龍票氣也。偏脈必旁出。脈多乖閃以為中者。非中。形可遷移以為側者。非側。
真龍城多乖詐。閃出有如明。明開一眉展翅。城從中出。而步至前途。卻不成龍體。轉身于向之所謂或一居或角。尋其間落。卻處處合格。始知向之所謂中者非中也。向之所謂肩與角者至此審之。移步換形乃真中耳。如是或數十里。或數百里。皆要看他悽閃。莫行錯路始不謬。干真中矣。O凡尋龍須識棄煞尋生之法。大龍直去剛急粗頑。粗視之。似龍之正身。而不知此煞氣也。真龍已問于一邊。微微出去矣。其閃版乃生氣也。棄煞尋生是在智老。O凡尋龍走錯路。只為不識龍格。須知祖有祖格。宗有宗格。帳有帳格。峽有峽格。出豚有出城格。枝腳有枝腳格。行度有行度格。將入首必更有幾多貴格。是真龍必合格。是纏龍帳角必不合格。只能識龍格。便不走錯路矣。O諸格詳後。
§脈中出則生端士。脈偏出則產畸人。
地理以脈中出為貴。穿心中出是山嶽之正氣。最為難遇。如人之秉正氣者。世不多有也。凡大忠大孝皆中出之脈所生。若脈偏出雖能發福必非正士。然審脈之正偏。不必逐節審之。但離祖一節中出。則節節中出可知。若離祖初出偏斜。則節節偏出可知。祖宗生父母。父母生子孫。木一氣也。
§偏而不邊者可尋。偏而全邊者勿跡。
脈出雖偏。不在極邊。土猶有結作。若極邊則斷無融結。不必追尋矣。以後儿過峽及主山并穴後出脈皆同此論。
§脈之急者有起伏之號。脈之散者有平受之稱。
隨星峯高下而來大頓小起。謂之起伏。脈坦蕩平陽略有體勢或如鋪氈展席。謂之平受脈。
§脈之貴者有蓋鞭蘆花之名。脈之奇者有仙帶仙橋之目。
水木相兼而行為蘆鞭。脈來三裊旁有墩阜如花瓣狀為蘆花。屈曲盤旋如帶之飄空謂之仙帶。脈兩火或兩木夾水謂之仙橋脈。O附。沈六圃地學。直仙橋必在雲山中直長精異。履之如行橋上有悚惕心。顧盼雲山環衛。有欣悅心方成仙橋。主貴而顯且出高人。曹安峯地理源本。狹直如橋長逾數十丈謂之仙橋脈。脈從六秀過者。主出神仙神童。鼎甲脈從四墓過者主出異人靈神僧道。其長曲如帶者謂之仙帶脈。亦出神仙。而金橋玉橋為最勝。O按仙橋有兩說。有以兩火兩木夾水為仙橋者。有以直狹而長為仙橋者。今圖從前說。
§貫頂飽出為陰死。斷無毓秀之區。穿心低出為陽生。必有鍾靈之地。
凡出脈須星體開面。兩邊有夾勢從心。腰間偷出腸脈。似有似無。下來謂之陽生脈。此一枝,龍前去必作真穴。若貫頂飽面而出.謂之陰死。脈雖星峯起伏全無陰陽化氣必不結穴。或作朝迎羅城而已。披肝露膽經。心腰中出陽生脈。前去定結真奇穴。貫頂飽面陰死出。只作應樂羅城列
§正出為榦。有大榦小榦之不同。旁出為枝。有大枝小枝之各異。或為榦中之榦。或為榦中之枝。或為枝中之枝。或為枝中之榦。榦龍受氣渾厚。其行也平泜。枝龍脫脈清奇。其行也踴躍。
疑龍經。疑龍何處最難疑。尋得星峯卻是枝。榦上星峯全不作。星峯龍法近虛詞。正龍身上不生峯。有峯皆是枝葉送。又曰真龍平處無星峯。兩邊生峯至難捉。兩邊起峯為護從。正龍平低最貴重。
§枝龍屈曲自喜。其斷也恒多。榦龍馳驟自如。其斷也恒少。
凡榦龍必崇山大壟牽連而行。如驟如馳大搖大擺。或百餘里。或七八十里。或二三十里。只一斷。其斷處必是通衢驛路。前人以路之大小驗龍之大小。真篤論也。若枝龍則小轉。小摺屈曲自喜。一里之中或有數斷
§榦龍行遠而難竟。其界也江河。枝龍行近而易窮。其界也溪澗。
天機素書。大江大河橫遶。榦龍必盡于中。小溪小澗抱環。枝龍定結于內。撥砂經。大河兩邊界者上地也。小河兩邊界者中地也。田水兩邊界者小地也。
§石遠者力大。穴多恠藏。行近者力微。穴多顯易。力大者。久而勿替。力小者發即驟衰。
儿榦龍結穴。其力大。發可數十人。興可數十代。枝龍結穴。其力微。發只一二人。興只一二代。此枝榦力量大小之分也。然二者或發大貴或不發大貴。又以龍格為斷。其說詳後。
行度
§若夫行度之間。須有美惡之辨。生龍磊落而擺拽。死龍板硬而糢糊。強龍雄健而軒昂。弱龍徐邪而懶緩。進龍有序而不紊。退龍失次而不倫。順龍腳前而調和。逆龍腳反而乖戾。
生龍者。星峯磊落。行度擺拽。如鸞翔鳳翥。如魚躍鳶飛。皆生意也。死龍者。本體直硬。手腳糢糊。其勢如魚失水。如木無枝。死鰍死鱔。無生意也。強龍者。體格雄健。枝腳撑拏。其勢如猛虎出林。渴龍奔水。為最強也。弱龍者。本體軟緩。行度徐邪。勢如餓馬。伏櫪。孤雁失群。為至弱也。進龍者。星峯送次。枝腳均勻。如鳳覽輝而下。如鴻戲水而飛。而進趨有漸也。退龍者。星辰失次。枝腳不倫。始小終大。龍低穴高。如人之踏碓。如船之上灘。而高下失等也。順龍者。星峯順出。枝腳順布。上下照應。左右環抱。如星拱北。如水朝東。其勢甚順也。逆龍者。枝腳逆趨。行度乖戾。如水逆行。如鳥逆飛。而反背不馴也。入式歌。生是低昂多節目。死是無起伏。強是奔走勢力宏。弱是瘦稜嚕。順是開睜向前往。逆是望後去。進是龍身節節高。退是漸簫條。生強順進皆為好。富貴兼壽考。死、弱、逆、退最為凶。夭折與貧窮。
§喜龍翔舞而踴躍。怒龍嶮峻而崎嶇。
披肝露膽經。崎嶇嶮峻龍之怒。踴躍翔舞龍之喜。怒龍多是結假穴。假穴人見多懼悅。
§惟行龍之或惡或良。故結穴之有真有假。然審勢為裁龍之法。而認氣尤相山之經。活動為氣之生。委靡為氣之死。混沌為氣之濁。雅緻為氣之清。巉巖為氣之凶。悠揚為氣之善。殺氣盛則峻急。病氣見則偏枯。氣惡暴者。突岷奔崩。氣粗蠢者。巒膚臃腫。氣薄者。不足氣。厚者有餘氣。固以是而推。穴亦由此可坎。他如不闢不泄則盛暴未除。有伏有胎則陰陽已現。
凡龍行度。全不分枝開帳。則盛暴之氣未除。不能結作。玉彈子。不闢則不泄也。不泄則不結也。凡地理只是陰陽配合。若龍行度之間雌雄相顧謂之胎伏。豚從伏星背上落去。前途必結大地。楊救貧曰。胎伏即雌雄龍也。胎居于前。配陽為雌。其星俯照。回頭顧後。伏生于後。配陰為雄。其星俯覆。前後照應。神氣交融。金水環揖。孕秀而成。楊茂叔集龍經。胎伏各傳十八宿。內外通成三十六。只看前胎後伏。奇切莫伏。前胎後局。金函賦。胎伏三十六傳。高齊雲。而低近水。O按。金函賦有伏傳十八宿之圖。有胎傳十八宿之圖。共三十六圖。今不具圖。圖高山平田兩式。
§合龍格者最貴。必產偉人。生府星者非常。必育大物。
龍之貴賤。在有格無格。有格者為貴龍。必生偉人。發大貴。無格者名位不尊。尋常富貴而已。有榦龍而不發大貴。有枝龍而發顯貴者。有格無格故也。但枝龍雖有格。發大貴。福蔭不久。
榦龍雖無格。不發大貴。而福力綿遠。此其所以異耳。龍格如所謂龍樓、寶殿、御屏、帝座、三台、華蓋、帳下、貴人、捲簾、殿試、王字、工字、玉尺、玉枕、蛛絲、馬跡、蜂腰、鶴膝、蘆鞭、蘆花、仙帶、仙橋、飛蛾、串珠、金牛轉車、走馬金星、九天飛帛、九腦芙蓉、玉絲鞭、蜈蚣節、上天梯、玉梭、玉梳皆是也。其格不可殫述。詳洩天機及玉髓經中。府星老六府星也。又曰六曜。乃大山頂上平處生起小星峯。小扁金曰太陰。小高金曰太陽。小木星曰紫氣。小水星曰月孛。小火星曰羅。小土星曰計。或一個或二個。二個大貴。一個亦大貴。此星不常有。乃龍藏至清至貴之氣所發。遙見此星便可決前有大地也。O龍格散見他處。茲不概圖。
§帶裀帶褥是謂富貴之形。鋪席鋪氈更得中和之氣。
疑龍經。貴龍行處有氈褥。氈褥之龍富貴局。問君氈褥如何認。龍下有坪如鱉裙。
§裊娜可愛而歌斜則堪嫌。低小可栽而瘦削則無取。
雪心賦。雖低小不宜瘦削。雖屈曲不要欹斜。
§一起一伏而有力謂之示強。一棲一閃而多端謂之弄態。
披肝露膽經。起不能伏。伏不起。此龍怯弱無力氣。起而即伏。伏即起。此龍氣旺力無比。金函賦注。凡行度要一動、一靜、一仰、一履、一生、一死、一頓、一跌方好。若粗蠢及瘦小者。為單雌。瘦小而崎走者。為單雄。名孤絕之地。
§望之長而步之短龍必直行。望之短而步之長龍必曲轉。
發揮。凡龍望之若近。尋之卻遠。此是龍勢之元屈摺逶迤擺布。所以若近而實遠。此最為上等龍。若龍雖遠而行易至。此是龍徑直。而無活動擺布。非美地也。
§直行者劣相多是虛窠。曲轉者高情必有實落。脈以屈曲為貴。而二線之脈屈曲大甚。反畏縮而不前。龍以跌斷為真。而五里之龍跌斷過多。恐胎孕之不固。
撥砂經。龍跌斷纔起。復又跌斷。此等行龍惟勢長。結穴遠者為宜。若龍頭穴近。則生育太繁。保合未固主貧弱敗絕。達僧問答。龍無頓伏者病在形困。頓跌過多者病在力倦。地學。山岡高大佈置遠。跌斷愈多力愈顯。低小只宜三五峽。跌斷太多恐力倦。若要峽多力不倦。除非再起星頭現。出石藏石有骨氣。那更怕他斷了斷。
§尋龍須識肯面而至。貴者卻無背面之分。察脈必審行蹤而至。奇者卻恠行蹤之隱。
凡觀龍之法。須識背面。面必寬平。背必陡峻。面必有腳。背必無枝而必水纏。背必風蕩而必美秀。背必惡頑。面必有情。背必無意。面必有成。背必無結。惟至貴之龍。兩邊枝腳均勻。俱有裀褥。俱有遮護。俱有情入。相無背面之可分也。凡察龍之豚。須行蹤明白。惟至奇之龍。脫落平徉。穿田渡水。蛛絲馬跡。徉詐多端。行蹤僭隱。不易測也。雪心賦。蛛絲馬跡無龍神。落泊以難明。披肝露膽經。龍有變化人莫測。或顯或隱認不得。勢有徉詐之多端。藏蹤問跡難尋覓。
枝腳
§既悉行度之美惡。載觀枝腳之吉凶。枝者。如木之有枝無枝。不長腳者。如獸之有腳無腳。不行左張右張。形同橈棹順出。逆出勢分送迎。
如舟非橈棹不行。故以橈棹喻枝腳也。腳順出者曰送。逆出者日迎。然惟護峽處可以逆出。非言一概可逆也。
§龍長者枝腳亦長。龍短者枝腳亦短。龍吉者枝腳亦吉。龍凶者枝腳亦凶。龍無枝腳謂之奴。峽無枝腳謂之漏。反背無情謂之逆。臃腫不馴謂之頑。巖巉帶石謂之兇。綿薄少土謂之活。分劈太重謂之刼。散漫不收謂之虛。
凡龍雖貴有闢有泄。枝腳蕃衍而自有旁正尊卑之不同。故好龍正氣自專。若分枝劈脈。拖拽太重。則分散精氣。謂之天刼。亦謂之定刼。謝氏曰。龍脈擺刼散亂去。鬼刼分奪散生氣。鬼刼之龍力弱衰。只為寺觀神廟地。坤鑒歌。劈脈分枝是鬼龍。直如鸞頸曲如弓。小名為鬼大為刼。只為神廟有靈通。
§邊長邊短謂之偏。邊美邊惡謂之病。
枝腳貴長短相稱。邊長邊短則偏而不能融結。若短邊卻傍祖山貼身。障護又不可以長短不均論。諺云。一祖當千山。如人之奴僕護從雖多。不若祖宗庇蔭福澤猶大也。O邊大邊小邊重邊輕亦以偏論。
§尖如刀剌謂之殺。細如繩拖謂之綿。
尖利如刀。反射本身。故謂之殺。
§斬指斷頭皆為惡態。拋鎗投算總屬醜形。
更有如插竹提筐。黃頭、鴨頸、煙包、灰囊、臥尸、覆杓。如茅葉之亂。死蛇之靡。皆惡形也。
§校正對者為優。有梧桐之日枝。斜對者為次。有芍藥之稱。
玉髓經。停均惟有梧桐枝。雙送雙迎兩平勢。對節分生作穿心。此龍百中無一二。又曰一等名為芍藥枝。左右相生亦相似。分處光員有枝葉。交互亦有均停理。
§時左時右者為兼段。猶堪選用。邊有邊無者為楊柳。無所取裁。
時而左邊出腳。時而右邊出腳。如一兼葮枝者。猶可取用。若邊有邊無則開腳一邊。必為朝人而設。奴龍而已。玉髓經。左有右無過一節。右有左無本非異。此名原是兼葮樣。但要星辰得地位。又曰。又有偏生楊柳枝。邊有邊無極乖異。此名原是受偏處。半枯半榮無意味。O更有枝腳一邊長一邊短。木不均勻。卻節節中出其枝。短一邊有一大技纏送。到頭謂之捲簾殿試格。玉髓經。卻有偏生極貴龍。名為捲簾登殿試。不論偏斜黃甲及第。
§旺龍枝繁。而護纏如蜂屯蟻聚。耗龍緒多。而背散如汞潑珠。傾大約左右最責。均勻而稠繁尤宜。馴順落處成形則格愈貴。頓處有力則龍愈雄。
人子須知。凡後龍節節枝腳垂落處。如起星辰成形象。前去必結大地。一粒粟。所謂不貴。其見而貴。其不見正此謂也。天乙、太乙主位居臺閣。日、月、輔、弼主位至公孤。玉佩、文官、武將王王侯極品。男倉、女庫主人財富盛。展旗、頓戟主成武。左右侍從主尊榮。旗旄、誥軸、御屏、錦帳主出將入相。印笏主神童狀元。
§腳後順而前逆者勿扦。腳後逆而前順者可穴。
行龍枝腳反逆向後謂之逆龍。誤葬主子孫悖逆。瘟火離鄉。左逆右順則禍長房。右逆左順則禍幼房。若後龍逆將結時。有幾節順出則可穴矣。
開帳、纏護
§若夫龍身發旺必展翅而中抽。帳腳鋪張必垂肩而旁落。龍不關帳不貴。脈不穿心不尊。
疑龍經。貴龍重重出入帳。賤龍無帳空雄強。撼龍經。帳中有線穿心行。帳不穿心不入相。
§龍大者帳必長或兼程難盡。龍小者帳必短或一望可窮。春笋一林木帳之高格。芙蓉九腦水帳之擅場。
立木連起如林謂之一林春筍。乃木星帳之奇格也。更有土星上頓起無數木星。謂之滿床牙笏。亦木帳貴格。皆世所罕有。前朝有此亦大貴。九腦芙蓉乃水星帳之貴格。即連金是也。更有八腦、七腦、六腦、五腦、四腦不同。大抵奇數者必起頂中出。偶數者必透空中出。透空出脈收兩山之氣。常生異人。
§列炬燒天火帳之勝。連城插地土帳之雄。
木上出火謂之烈炬燒天。乃火星帳之大格也。更有土上出火如鋸齒樣。謂之鋸齒排雲。金上出火謂之雞冠。水上出火謂之龍焰。皆火帳貴格。土星無數。如屏插地。橫連數十里。謂之連城帳。此格極貴。主胙。士分茅多在火星之下。離祖行龍第二層也。前去必穿金水等帳。方有化氣O按。金星無帳者。連金即是水。故舊無金帳之格。
§或如个字之形。或如丁字之樣。 龍直來直去則作十字个字帳。橫來直轉則作丁字帳。
§或作飛鵝而出。或起華蓋而來。
華蓋乃金水體也。肩高為華蓋。展翅為飛鹅。飛鹅無肩即為个字。个字不拘水體。多是木星
§帳下如現貴八品斯上矣。帳角如帶異物龍亦壯哉。
撼龍經。帳幕多時貴亦多。一重只是富豪樣。兩帳兩幕是真龍。帳裏貴人最為上。入式歌。若還開帳要中出。角落未為吉。兩重三重開府衙。一重只富家。若有貴人居帳下。此格真無價。地學。凡帳須論結稍。一開兩翅雖撐踏。濶遠甚為有力。及到角上若不成形。不著力。頓住只如此。噍殺了帳。亦不甚貴。故必視結稍。或左旗、右鼓。或左旗、右槍。或左天倉、右地庫。大者或左、右更成龍樓、鳳閣之形。或作飛鳳、麒鱗、青獅、白象方為有結稍。其穿帳中行者貴可知矣。O一說開帳之後兩肘特起員峯。及墮角土星不與本身聯。屬此暗倉、暗庫星。也主大富。O帳了木星高起為貴人。高于帳者謂之出帳貴人。低于帳者謂之入帳貴人。按。帳角成形。與枝腳落處成形。皆所謂不貴。其見而貴。其不見特。一是帳。一是枝腳。故分晰言之。
§帳重叠者。極大之龍。而一二亦可取。出中正者。至貴之格。而左右亦堪裁。帳者如君子攸居。必有幃幕。纏者如貴人所在。必多僕奴。纏山以稱為優。若高大則欺主。衛山以多為貴。若凹缺則受風。
發揮。貴龍全在護從多。撼龍經。龍若無纏又無送。縱有真龍不堪用。護纏多愛到穴前。三重五重福綿延。一重護衛一代富。護衛十重宰相地。兩重亦主典專城。一重只出丞簿尉。披肝露膽經。真龍定然有送迎。夾從纏護無空缺。龍若無纏又無送。縱有真龍不堪用。纏護愈多愈有力。眾山眾水來會聚。渾如大將生中軍。羅列隊伍俱齊備。
§纏山亦生椏枝。枝嫌尖射。衛山亦分背面。面貴趨承。
凡纏護之山。亦生枝腳。忌尖射。正龍大抵多邊有邊無。未必兩邊相等也。披肝露膽經。若是纏龍側面走。一邊無棹。一邊有頂。面常顧黃。龍身不敢拋離閒處行。凡護衛之山。必分背、面。向正龍老必面也。撼龍經。護龍亦自有背面。背後如壁面平夷。人子須知。凡護龍背向者。必無結作。護龍面向老。始可尋地。
§纏而白龍。亦有起伏、頓跌之勢。情則顧主不免奴顏、婢膝之形。若挙足而不敢稍離。若投身而不能自主。雖成星峯而不貴。雖帶形穴而亦微。
疑龍經。背斜面直號飛峯。此是真龍夾從龍。又曰。朝迎護從亦有穴。形穴雖成有優劣。
§枝龍分脈作纏。如小官之行。隨身帶從。榦龍外山為護。如大官之出。到處來迎。
枝龍多是本身自生枝腳以作纏護。榦龍則取遠迎、遠送。大纏、大護在眼界寬濶中認之。經云。不知榦長纏亦長。外州外縣山為伴。又曰。大儿榦龍行盡處。外山隔水來相顧。玉髓經。小地結果論送迎。大地迎送隔江水。
§雄龍雌護為宜。雌龍雄纏為貴。必有配合之妙。乃見造化之真。
如龍勢之來。正榦雄健謂之雄龍。兩邊護送之山。須柔順婉轉。不與爭強。如龍來委蛇。一派軟嫩。謂之雌龍。兩邊護送之山。須勢雄力健。與之相配必如此。正榦乃結有纏護。而雌雄不配者。亦結。但非真造化也。鐵彈子。雄龍須要雌龍御。雌龍須要雄龍護。撼龍經。兩肩分作兩護龍。此是兄弟同祖宗。兄弟便為纏護龍。前迎後送生雌雄。雌若為龍雄作應。雄若為龍雌聽命 。問君如何辨雌雄。高低肥瘦兩不同。低肥為雌。雄高瘠。只于此處識真蹤。囊金。山勢雄猛。岡阜磊落。起峯尊大則為雄龍。山勢低弱宛宛而來。如蛇之行。略有起伏則為雌龍。O附司馬陀頭水法。山有雌雄。無起伏之山為雌。有起伏之山為雄。
過峽
§既審纏情。載觀峽迹。
地學。峽乃跌斷處也。大老為關。為伏。緊者為束氣。微者為過細而總名之曰峽。又曰。峽亦名關。何也。大者為關。小者為峽。遠穴為關。近穴為峽。
§龍必束峽而氣始斂。不束則氣不能揚。人必結咽而聲始長。不結則聲不能出。觀峽情之美惡。知龍氣之吉凶。固真龍之至情。實相地之要術。其峽也有山峽、田峽、石峽、水峽、之不一。其過也有長過短過、正過偷過之不同。巧嫩逶迤為峽之妙。平落細鎖見龍之奇。至大者有崩山洪水之名。至貴者有鶴膝 腰之品。
石梁渡水其形有十。謂之十大崩洪峽。曰摸石、曰節目、曰馬跡、曰螺蚌、曰交角、曰之字、曰也宇、曰川字、曰十字、曰斷續。術家謂之崩洪者。朋山為崩。兩山對峙是也。共水為洪。二水分流是也。撼龍經。崩洪節目最為強。氣脈相連無斷絕。入式歌。崩山洪水難尋脈。石上留真跡。喚作崩洪有十名。官貴此中生。鶴陳者。峽脈氣旺中起。即泡兩頭小而中大。如鶴之膝也。蜂腰者。峽脈細嫩。兩頭大而中細欲斷。如蜂之腰也。疑龍經。一斷二斷斷了斷。鶴膝、蜂腰真吉地。
§至隱者如馬之留跡。至徽者如梭之帶絲。硬腰軟腰力量有別。雙脈卑脈融結無珠。
凡過峽兩頭頓起。星辰中間跌斷而過。謂之硬腰過。若兩頭不起星。懶粗而過。謂之軟腰過。披肝露膽經。硬腰過。與軟腰過。或者結地猶堪作。軟腰過者。不堪裁。氣弱無力束不來。地理小卷。軟腰過者結地必小。易興易敗。雙出單出者過峽出脈之或雙或單也。更有三脈五脈隱恠難明老。 §本山出脚回送迎。偏廢則可畏.外山貼身曰扛夾。空缺則堪虞。
送老順送也。迎者逆迎也。其迎龍之枝雖是逆轉迎峽。卻不可認為逆龍。蓋逆龍枝腳一 一望後。而正身挺然獨出。故曰逆龍。此則雖逆轉一二枝腳。顧峽其正龍自向前順去。隨身枝腳尤多且長也。胡氏曰。一種逆龍是迎接。反身雙雙開兩脇。接取來龍好處傳。此是龍生好枝葉。逆龍雖逆亦無害。一種交加是護峽。此等皆為富貴龍。左右均平龍在中。
§切忌風搖尤防水刷。水刷則烈束喉之氣。風搖則傷久首之神。
八段錦。龍過峽認蹤由。高低脊脈莫模糊。最要兩邊生護轉。卻愁一水過橫流。雪心賦。過峽若值風搖作穴定知力淺。披肝露膽經。過峽有扛并有護。免被風吹脈脊露。過峽無扛又無護。風吹氣散龍虛度。
§兩山旁夾如成形。一脈中抽斯入相。日月旗鼓皆為貴徵。倉庫櫃廚總屬富兆。
更有天馬、貴人、金箱、玉印、垂纓、串珠、龜蛇、獅象、劍笏、戈矛等形皆貴格也。穀堆、爛錢、瓣錢、攤衣、質庫、銀瓶、金樽等形皆富格也。金函賦注。兩邊扛護。星辰方員端正秀麗主貴。粗肥、蠻飽、倉庫、連珠主富。勢如拋鎗、刺竹、死鱔、死蛇者。貧賤之地。O又峽之大者送迎長遠。其間有收水之山。亦謂之羅星。地學。也有羅星塞水口。似此名為關峽城。也有當關鎖鑰將。渾加惡殺與凶神。。陳氏曰。方而小為金箱。员而小为玉印。
§峽左無護長子受傷。峽右無遮三子招損。
凡峽左無砂遮護。定損長房。四七房同斷。峽右無砂遮護。定損三房。六九房同斷。不但過峽處為然。凡行度處無纏護。及結穴處無纏護送托。皆同此斷。
§星成五吉為福之機。星成四凶為禍之筈。
過峽兩頭之山。喜成星體是吉星。則穴吉。是凶星。則穴凶。五吉四凶注詳後。
§峽濶者。認友線之脈。而太濶則氣浮。峽長者。喜護衛之山。而太長則力弱。故長者不如短者之貴。濶者不如狹者之真。
披肝露膽經。過峽宜短不宜長。長則力弱氣已傷。過峽宜細不宜粗。粗則氣濁穴則無。過峽宜狹不宜濶。濶則氣散龍力乏。O一說。峽雖濶而中間有草蛇灰線。微高之脊則兩邊皆為氈褥。謂之霞被峽。主大富貴。
§低過者急傷殘。殘則元神不固。高過者忌悍硬。硬則暴氣未除。峽中最嫌抽枝。是真鬼刼之脈。束處須防破土。亦等蟲蛀之龍。
凡龍分劈。重者皆謂之刼。然或分而為纏護。為下關。猶可取用。惟過峽束氣之處。斷不可抽出脈去。此處分枝乃為真刼。謂其刼奪精氣也。凡龍被穿鑿謂之蛀龍。而過峽處更忌。過峽一經穿鑿。則脈壞而無復生氣矣。
§過水必揚石蹤一真始度。穿田須露脈脊。八字乃分。
訣云。漏脈過時看不得。留心仔細看龍格。穿河渡水過其踪。認他石骨為真脈。太華經。石脈過時龍骨現。真龍露骨出奇形。
§吉龍有放有收。多岐則殺淨頑。龍不跌不斷。無峽則氣凶。
有等凶龍奔走迢遞而來。全不過峽跌斷。直至穴場。雖有星峰之美。屈曲之勢。堂局之固。然無峽則無脫卸。殺氣未除。不知者貪其美處而誤下之。必主凶禍。
§是以尋龍者須識峽中之機。緘而審峽者。可卜穴中之秘妙。
人子須知。尋龍妙訣不難知。但向峽中究隱微。師若肯傳峽裡訣。傾囊倒箧泄天機。 §來雄去弱其落也非遙。來弱去雄其行也尚遠。
凡過脉來高大。而去低小者。謂之陰氣低伏。脈漸漸。而息去三五節即止。若來低小而去高大者。陽太盛。其氣旺于頂。行度尚遠。O一說。凡峽短狹脈直過者穴必近。峽長濶脈曲過者穴必遠。
§雌雄未判是必無成。陰陽既分而將有結。
凡將入首之峽。陽過者要陰媾。陰過老要陽媾。若陰過而無陽接。陽過而無陰接。此單雌單雄。無生生化化之妙。必再過一峽剝換一脈。配合陰陽方結穴也。金函賦注。峽有陰陽者。形如覆掌陰也。仰掌陽也。若來處仰。而去處覆。來處覆。而去處仰。即陽來陰受。陰來陽受之義也。若過峽不分陰陽。便為賤地矣。O又一說。凡峽亦看胎伏。陰過陽接者。前胎後伏。雌雄相配。必結吉穴。若陽遇陰接。雖有交媾。乃前伏後胎。陰陽不順。不能成穴。必再過一峽。陰過陽接。乃有融結。
§如精包血其結也窩鉗。如血包精其結也乳突。
凡過脈之體平坦者。為陽。屬血。覆脊者。為陰。屬精。如覆脊多而平坦少。是為陰中有陽。謂之精包血。則坤道成女。前去必結窩鉗之穴。如平坦多而覆脊少。是為陽中有陰。謂之血包精。則乾道成男。前去必結乳突之穴。倒杖訣。陰乳恰如男子樣。陽窩偏似婦人形。 §峽正出者結穴亦正。峽偏出者結穴亦偏。左出則穴居右邊。右出則穴居左畔。透頂出脈者穴在下就。脚出脈者穴在顛。石過者穴在石間。水過者穴在水際。子午過者穴子午。艮坤過者穴艮坤。左扛不足者穴左亦虧。右夾不周者穴右亦缺。峽左砂短者龍先到峽。右砂短者虎光臨。峽上護多則穴多擁從。峽間護少則穴少包纏。餘固以是而推理。則斷有可據。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