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 学佛后,重点的修行内容
作为修行者,最大的承诺就是为救度一切父母有情证悟大觉果位而精进修行。一旦出现懈怠,说明我 ..
级别: 至尊会员
UID: 384370
精华: 0
发帖: 2501
威望: 1993 点
金钱: 20438 RMB
贡献值: 0 点
好评度: 0 点
在线时间: 6561(时)
注册时间: 2023-09-18
最后登录: 2024-06-29
楼主  发表于: 2024-06-02 08:52

0 学佛后,重点的修行内容

平时我们可能会觉得念咒简单,实际上,咒语都是以大乘菩提心为前提的。一句咒语里,既有空性的智慧,也有大悲的愿力,甚至包含了诸佛菩萨所有身口意的功德。


但是我们现在不要说菩提心了,连最基本的信仰的建立都是一个问题。我们学佛,甚至出家之后,对世间轮回的过患能不能观察得深刻?出离心有没有发得真实?这是一个重点的修行内容。


有了真实的出离心,才会生起世俗的菩提心。自己得法利益了,你才会想到父母,乃至扩展到无边无际的一切如母有情。


如果我们出离心的功德没有现前,自己没有得佛法受用,没有得解脱,那连现世父母都不知道怎么感恩。为什么?因为自己的生命就是苦的一个证据,被轮回的苦逼迫着,想跑却跑不掉,怎么会感恩呢?


有出离心了,破了我执,我执越小,苦越小;我执越小,解脱的法乐才开始出来。有了法乐,你才能讲报恩,才有报恩的能力,报恩才会成为我们生命的自然态。


自己的生命幸福了,你才会报恩,才会谢天谢地谢父母;否则,生命本身就是煎熬的,怎么报恩?不仅不会报恩,甚至还会仇恨这个世间,恨天恨地恨父母。
所以,快乐从哪里来?从解脱里来。解脱从哪里来?从出离心里来。如果对苦难的生命没有求出离的心,怎么会有出离苦难的果现前呢?


有了出离心的功德,才能谈菩提心。菩提心是什么?你的生命真实地受用了佛法,继而生起“我能够报恩,我要度一切众生”的感慨,这种最良性的心态才叫菩提心。


对我们来说,当前修行要翻越的高山是什么?我们自己还在痛苦里呢,生命正报、依报的苦还都没有发现,苦的现象看不明白,苦的制造者也没有抓住,别说苦了,我们本身就是苦的制造者。




FORIQINGLIANG




中华文化都是智者的文化,是考试之后的答卷。五千年来留下的书很少的,老子五千言,孟子三万七千言,这都是圣贤智慧的结晶啊!佛法的、儒家的、道家的,各家的都是人生智慧的结晶。


中华文化很深奥的,能够经过数千年而不被大浪淘沙淘掉的,都是熠熠生辉的宝。但对于我们没开过眼界的人,根本连哪些是宝都分不清楚的。


所以,我们还要回到真实世界里来,不要因为看了这些灿烂的中华文明,天天翻着经典,嘴里讲着高大上的话,就以为自己跟它有什么关系。我们现实的生命跟这些差距很远的,要好好去悟的。


修行顺序里,第一个就是破我执,破我执最快的方法就是依靠大众,为三宝服务。过去祖师说,“出家三年不准听经闻法。”为什么?就是要为大众服务。


现前三宝如果没有恭敬心去服务的话,读经也是德不配位。经典里都是佛言佛语,读的经没有错,念的佛号、咒语也不错,错的是你这个修行人,与经典、佛号、咒语不相称。



我们来到佛门圣地,这多奢侈啊!希望大家跟上节奏,好好珍惜,好好用功修行,在大众的加持下快速进步。我们要天天祈祷着开智慧,这里的清凉,不是为了避暑,而是为了让我们可以深刻地思考。


寺院的初衷是为了利益人,但对于不对机的人,心态不对、动机不对的人,有可能还会造业。为什么说“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天地间是有因果律的,道场里是有护法神维持秩序的。


寺院跟社会上的宾馆、饭店是不可比的,它既不是工商业,也不是服务业,这是灵魂的寓所、是佛门的圣地,来到这里是非常神圣的。所以,我们也要提升自己的神圣性,跟它匹配,那我们就会受益。
 龙行天下风水论坛 » ≌≌佛学世界≌≌ » 学佛后,重点的修行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