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 值得听一百次!五台山文殊发塔的故事
作为修行者,最大的承诺就是为救度一切父母有情证悟大觉果位而精进修行。一旦出现懈怠,说明我 ..
级别: 至尊会员
UID: 384370
精华: 0
发帖: 2501
威望: 1993 点
金钱: 20438 RMB
贡献值: 0 点
好评度: 0 点
在线时间: 6561(时)
注册时间: 2023-09-18
最后登录: 2024-06-29
楼主  发表于: 2023-10-28 11:05

0 值得听一百次!五台山文殊发塔的故事

五台山塔院寺中除了标志性的大白塔,还有一座著名却并不醒目的文殊发塔。文殊发塔坐落在塔院寺方丈院后边,和方丈院仅一墙之隔。塔的形状和大白塔相仿,但没有大白塔高,也不象那样雄伟,它的高度仅两丈余,但却有着一个神奇和耐人寻味的传说:
南北朝后魏时代,五台山灵鹫寺(今显通寺)每到春天三月,依例举行“无遮斋会”。不论出家、俗家、也不分善男或信女、老的或少的、富人还是穷人、包括乞丐,都可以平等参加,饱食一餐,平等施食,以此表示佛法平等,无人我之分别。
一天,来了一位穷苦的女子,抱着两个幼儿,后头还跟着一条狗来到了灵鹫寺无遮斋会现场。      女子身无多余之物,孤苦无依。可是尚未到用斋之时,女子身无分文,但也不好意思白吃,就剪下头发聊表布施之意。        女子对寺里的住持说:“我只有这些头发布施三宝了,请勿拒绝!’        ”住持说:“好的,那就收下了!施主是打哪儿来的呀?
         女子答:“从来的地方来。
     ”住持法师听她这样回答,心里有些奇怪。不料这个女子此时开口要求道:“我有急事,要赶到别的地方,请先给我斋食?”


      虽然开斋时间未到,但施主的要求还是不能拒绝的。住持便答应了。
住持法印法师从里面取出三份食物,用意是让女子和两个幼儿都能饱食一餐。但是用过食物,女人又说:“我这只狗,它也得吃一些东西
    住持法师无可奈何地,又从里面搬出一些食物,勉强地交给了女人。女人又说:“我肚子里还有小孩,也需要分一些食物来吃。
           ”住持法师忍不住怒斥道:“你来这里求出家人布施斋食,却贪得无厌,是何道理?你肚子里的小孩根本都还没有生出来,难道说他也能进食?你求索再三,滥贪美味之心,不觉得太过份了吗?”
被斥责了的贫女,这时突然说了一偈:苦瓜连根苦,甜瓜彻蒂甜,三界无着处,致使阿师嫌。说完了这首偈,女人立刻腾身踊上了虚空,示现出文殊菩萨的德相,这时狗化而为座下的狮子,两个孩子竟是身旁的二位侍者。在云光缥渺,若隐若现当中,又复说偈:

众生学平等,心随万境波,百骸俱舍弃,其如爱憎何?

这首偈的意思是:众生虽然知道学佛要修平等心,但却难以降服自心,而随着境界而起人我分别,造作过非。要知道,名为“我”的这个色身终归是要坏灭的,若执着于人我就无法免除对立的相状,从而生起爱憎之心,又怎能与文殊菩萨的智慧相应呢?

当时参加斋会的有一千多人亲眼见到了大士的圣迹,聆听大士警示的偈语,都感动而悲泣着,向空中顶礼说:“大圣!但愿垂示真正的平等法门,好让我们一心奉行!”于是空中又传来了偈语:

持心如大地,亦如水火风,无二无分别,究竟如虚空。

住持法师深心忏悔,以“贫女”所布施的秀发,建了一座宝塔来供养,便是这座文殊发塔

       万历初年,圆广法师重修宝塔,在塔下掘得大士的圣发好几束,颜色像是金色的,仔细再看,发色变化不定。
现在的文殊发塔,高两丈有余,砖石结构,形状为喇嘛式塔,是嘉庆三年(1798)重建的。
乾隆皇帝第六次朝台时,再次到塔院寺中,观摩寺中的两名塔,当他走到文殊发塔处时,塔已火焚三年,遂感而作诗一首:两塔今惟一尚存,
既成必坏有名言。
如寻舍利及丝发,
未识文殊与世尊。
从古至今,来到五台山的人都想见到文殊菩萨。但其实文殊菩萨无处不在,我们之所以看不到是因为是我们的“心不平等”,所以才一次又一次与菩萨“当面错过”。正如乾隆所说:如寻舍利及丝发,未识文殊与世尊。
[ 此帖被格力琼寺在2023-10-28 11:13重新编辑 ]
 龙行天下风水论坛 » ≌≌佛学世界≌≌ » 值得听一百次!五台山文殊发塔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