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 被误解的三十七道品       济群法师
作为修行者,最大的承诺就是为救度一切父母有情证悟大觉果位而精进修行。一旦出现懈怠,说明我 ..
级别: 至尊会员
UID: 384370
精华: 0
发帖: 2489
威望: 1982 点
金钱: 20327 RMB
贡献值: 0 点
好评度: 0 点
在线时间: 6485(时)
注册时间: 2023-09-18
最后登录: 2024-06-26
楼主  发表于: 2023-10-22 11:11

0 被误解的三十七道品       济群法师

汉传佛教有八大宗派,每个宗派都是一个修行体系。但随着学人根机渐钝,很多法门修不起来,最后基本归于念佛和参禅,以为这是两个易行法门。其实不然。如果见地不够,念佛往往念得懵懵懂懂,参禅更是流于口头,不过在迷妄系统说些貌似觉悟的话。之所以会这样,主要是因为大乘解脱道的缺失。如果没有解脱能力,怎么对治迷惑烦恼?体证空性智慧?关于这个问题,我在修学中发现,三十七道品可以提供有针对性的解决途径。说到三十七道品,我们往往以为是声闻乘的修行,其实它是通大小乘的。三十七道品包括四念处、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从各个层面,架构了解脱道的完整修行,包括声闻解脱道,也包括大乘解脱道。其中,四念处是立足于对身、受、心、法的观察,训练觉知。四正勤又称四正断,分别是律仪断、断断、修断、防护断,是关于精进的内容。四神足又称四如意足,分别是欲神足、勤神足、心神足、观神足,是探讨禅定的修行。五根和五力,分别是信、进、念、定、慧,最后导向七觉支和八正道,操作性很强。通常,三十七道品主要出自阿含经论,而大乘经论的重点是六度四摄,偏向利他。但在《辩中边论·辨修对治品》中,是从唯识宗的见地阐述三十七道品,依此建立大乘解脱道的修行。可以说,这是利他非常重要的基础。如果忽略这个基础,不具备解脱能力,又怎么能引导众生走向解脱?怎么实现自利利他、自觉觉他的愿心?所以我一再强调,解脱是三乘教法的核心,区别只是在于,声闻解脱道的修行,是立足于出离心,依苦、空、无常、无我的见地导向解脱。大乘解脱道的修行,是立足于菩提心,依诸法唯识、无自性空、如来藏的见地导向解脱。此外,我们还可适当吸收南传内观的方法,作为解脱修行的入手处。这样就能放低起点,让修行变得切实可行。
 龙行天下风水论坛 » ≌≌佛学世界≌≌ » 被误解的三十七道品       济群法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