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 同样造业,为何有轻有重?
作为修行者,最大的承诺就是为救度一切父母有情证悟大觉果位而精进修行。一旦出现懈怠,说明我 ..
级别: 至尊会员
UID: 384370
精华: 0
发帖: 3529
威望: 2604 点
金钱: 26965 RMB
贡献值: 0 点
好评度: 0 点
在线时间: 9829(时)
注册时间: 2023-09-18
最后登录: 2024-11-30
楼主  发表于: 2023-12-05 12:46

0 同样造业,为何有轻有重?

龙树菩萨在《亲友书》中讲了重业的相,即由五种业会成为重业。

【《亲友书》中亦云:“无间贪著无对治,从德尊事所起业,是五重大善不善,其中应勤修善行。”其三宝等为具德事,其父母等为有恩事,开二成五。】
《亲友书》中也说:“无间断、贪著、没有对治,从具德境、尊贵境所起的业,这五者是重大的善不善业,其中应当精勤修持五种善业。”其中三宝等是具德事,父母等为有恩事,开为二者,合在一起总共成为五种。
这颂显示了由五相成为重业。哪五相?
1. 无 间 
“无间”指不间断。造业无间断,恒常造某一种业,这种业就成为重大的业。《瑜伽师地论·摄抉择分》中说为“无间所作”,《瑜伽·本地分》说为“串习”,与此处所说都是一味的,恒常串习同一业,不间断造的缘故,业就很有力量,成为重业。相反,偶尔造、有间断,业的力量就薄弱。善、恶业都是如此。
2. 贪 著 
“贪著”是指造业时对所作有猛利乐作的心,非常喜爱造,不是无动于衷、敷衍了事,是非常有意乐。善恶业都如此。
这一点点按过去道次第传承师所讲,可对应《本地分》中的“加行故重”,内心有猛利贪嗔痴三毒或无贪等三善根所作。
对应《摄分》就是“对正作、已作、当作具欢喜心、具踊跃心”,造业时内心有猛利欲乐,一想到我已作、将作、正作这种恶业,心里欢喜踊跃,对其喜爱、耽著,以此所造的业就成为重业。
3.无 对 治 
“无对治”即没有对治,善恶业没有以对治破坏。比如,造恶业以后没有修善法,没有后悔等;修了善法以后没有邪见,或完全制伏一切的不善品,这些都叫无对治。
按照祖师讲,对应《本地分》中“所治一类”,造恶时纯粹是恶业,没有丝毫善法,这样恶业就没有对治,成为重业。“所治损害”应当也可以对应到此处,即造善业时没有恶业违害,永断一切不善品,所修善业就极为清净具力。
对应《摄分》所讲,可以对应“无治”一相。
4. 从德事所起业 
“从德尊事所起业”即从德事和尊事所起业。“所起业”三字也可以连以上三相,即无间所起业、贪著所起业和无治所起业。
这里“事”即业所运转的境。“德事”即具德事。大师后面解释“其三宝等为具德事”,三宝等是具功德的事或者境,也就是功德田。三宝等功德田本身具有甚深功德,因此是具功德的对境,对此境作利益损害,就成为重大的善不善业。这很容易理解。对功德田作利益损害成重业。
5. 从尊事所起业 
“尊事”指尊贵的事或者境,大师具体解释为“其父母等为有恩事”,父母等为有恩的事。后面是“有恩事”,前面是“尊事”,似乎不一样,实际要晓得是同一个意思。因为有恩境对我们而言就是尊贵境。比如在依师轨理中,对善知识要念恩生恭敬,因为对具恩境一旦认识他的恩德就会尊重他。或者就境而言,具恩境对我们而言就是尊贵境。比如父母对我们有深重恩德,所以父母在上、我们在下;师长对我们有重恩,所以师长在上、我们在下。但凡有深恩的境,对我们而言都是尊贵境。因此,“尊事”同于“有恩事”。
偈颂中的“尊事”实际指恩田,具体指父母等。“等”字还包括世间师长、君主等等,对我们都有恩。简单而言,“德事”、“尊事”分别指功德田和恩田。对这二种境所作的业就成为重业
“是五重大善不善”,以上五相发起的业就是五种重大的善不善业。“重大”指重业。

那么什么是重业?古德解释有两点:第一是决定受果,即决定要成熟果报,那些不定成熟果报的业,称为轻业;第二是出生众多,就是不但成熟果报,而且果报的量非常大,体现在会多次成熟果报,以及每次成熟果报都非常猛利。相反,如果不一定成熟果报,或者果报量很小,就是轻业。
“其中应勤修善行”,上面讲的五种重大的善业及五种重大的不善业,即二类五种业中,应该精勤修五种重大善业。不但要修善,而且要善巧,懂了这五种业是重大的善以后,就要努力修,令善业具力。龙树菩萨最后如是教诫。
“开二成五”是将“德尊事”开为二者,这样总共成为五种。偈颂中将德尊放在一起算一个,这样就是四种;如果算成两个,就是五种。从后面的“五”看,应该要分开算,合为五种重业:无间、贪著、无对治、从德事、从尊事所起业。
通过以上抉择,对业的轻重有了明确认知,再面对善恶业时就要励力断除重的恶业,乃至彻断一切恶业;励力修持善业,尤其修持具力善法。
恭摘|归乡法师《菩提道次第广论讲记》
 龙行天下风水论坛 » ≌≌佛学世界≌≌ » 同样造业,为何有轻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