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 智慧修行 | 什么叫做惭?什么叫做愧?怎样才能生起惭愧心
级别: 初级版主
UID: 156786
精华: 2
发帖: 3162
威望: 1456 点
金钱: 29320 RMB
贡献值: 0 点
好评度: 46 点
在线时间: 41335(时)
注册时间: 2014-03-23
最后登录: 2024-06-26
楼主  发表于: 2023-10-04 10:22

0 智慧修行 | 什么叫做惭?什么叫做愧?怎样才能生起惭愧心

智慧修行 | 什么叫做惭?什么叫做愧?怎样才能生起惭愧心












要发道心,有两条是不可缺少的,一是惭二是愧。要有惭愧心,没有惭愧心,修行就不可能进步。什么叫做惭呢?一切坏事不去做。什么叫做愧?万一因失去了觉照,做了什么不符合佛法的事情,要赶快忏悔,下次再也不做。



《慈悲道场忏法》上讲:“世二健儿,一不作罪,二能忏悔。”灭罪之要唯有忏悔。儒家讲“知耻而后能勇”。你知道了什么叫做耻辱,你就会有勇气来面对自己的弱点,克服自己的弱点,并不断地进步。



要发惭愧心是很不容易的。特别是现在的人,整个社会环境变坏了,道德水平下降了,是非观念颠倒的现象很严重,过去认为错的、丑恶的东西,现在堂而皇之地成了大家的家常便饭。在这种大气候的影响下,要发起真正的惭愧心,确实比较困难。












大家都看过印光法师的文章,印光法师常常自称“常惭愧僧”。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一是提醒自己,二是提醒学人,要经常保持一种惭愧的心态。



老人家那么高的道德,那么好的修行,几十年如一日,尚且不忘惭愧二字,相比之下,我们更应该惭愧才是。忘记了惭愧心,就会不知道自己是何许人也,就不知道天高地厚,就不知自己有几斤几两。












虚云老和尚经常讲,“唉,我惭愧得很!”,“我在佛门几十年,骗了老佛爷的饭吃,没有给老佛爷撑门面,没有给三宝做什么事情、做什么贡献,所以感到惭愧!”这是老和尚经常讲的话。



他经常感到自己对三宝的恩德报答得不够。有时候他老人家也说:“我虚受国恩。”国家的恩德,我们也要报,虚受了国恩,也应该感到惭愧。



想想这两位老人家,经常把惭愧二字放在心头上,时时刻刻生活在一种惭愧的心态之下,无怪乎他们有感召力,无怪乎他们成为一代的大师。反观我们自己,却做得很差。



有时候,有一点点惭愧心,但更多的时候,把惭愧心丢得一干二净。所享有的一切,不知道得来不易,不知道感恩,反而认为这一切都是应该的,认为我有这个福报得到它们,没有一点惭愧的表现。



说到修行,不是腿子疼,就是有病,这事那事,不肯精进,虚度光阴,空受信施供养。对佛教的前途和命运,对常住的兴衰和信众的疾若,麻木不仁。



责任心和义务感不强,好像这一切和他无关似的。像这样的人,没有自知之明,这样下去,对自己是极不利的。因为三途苦重啊!一失人身,万劫不复。













那么,怎样才能生起惭愧心呢?就是要“畏因果,知罪福”,要在信仰上、道心上狠下功夫。要晓得三宝门中,一粥一饭来之不易,一砖一瓦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来之不易。



既然我们有缘走到一起来了,就要经常相互勉励,发起道心,知道惭愧。这个惭愧心,对于出家人来说是极为重要的,对在家居士也同样如此。



没有惭愧心,道心也就发不起来,也就不可能真正地明因果,知罪福。不明因果,不知罪福,谈修行就成了一句空话,那不是修福,而是在折福。



所以大家都要经常反省自己,是否知惭愧,是否明因果,是否知罪福。要经常想到自己做得很不够,要时时刻刻来反省自己。



所以惭愧二字,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是至关重要,要心心念念地把它放在心上,要像印光法师那样,常怀惭愧心,要像虚云老和尚那样总觉得自己对不起三宝、对不起众生、对不起所有的护法居士。如果能够像这样地发心,我们自然就会精进求道,精进求学。



所以奉劝各位,要经常知惭知愧、知因知果、知罪知福。能够把这些经常放在心头,你就自自然然地不放逸,自自然然地精进勇猛地修道。



本篇开始选自 | 净慧长老
 龙行天下风水论坛 » ≌≌佛学世界≌≌ » 智慧修行 | 什么叫做惭?什么叫做愧?怎样才能生起惭愧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