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 不读永明大师的书,是学佛人极大的损失!
作为修行者,最大的承诺就是为救度一切父母有情证悟大觉果位而精进修行。一旦出现懈怠,说明我 ..
级别: 至尊会员
UID: 384370
精华: 0
发帖: 2501
威望: 1993 点
金钱: 20438 RMB
贡献值: 0 点
好评度: 0 点
在线时间: 6561(时)
注册时间: 2023-09-18
最后登录: 2024-06-29
楼主  发表于: 2024-05-29 20:44

0 不读永明大师的书,是学佛人极大的损失!

民国时期四大高僧之一的印光大师,他这一生对雍正皇帝是特别的赞叹!印光大师他认为,雍正皇帝那是久证无生的大圣人示现。印光大师在《三十二祖传赞序》中便说到:“清世宗宪皇帝,久证法身,乘愿再来。若宗若教,无不穷源彻底。”


印光大师在《清世宗御制普陀法雨寺碑文跋》中还说到:“清世宗宪皇帝,夙植德本,乘愿再来。深入经藏,直达禅源。宗说皆通,悟证邻极。秉灵山泗水之薪传,阐即心即佛之妙道。自法流震旦,二千年来,于皇帝中,最为第一。若非久证法身,现兹末世,即俗明真,广度含识者,其能如是也耶。”


印光大师在《拣魔辨异录》石印序(代企觉居士赵希伊作)中还说到:“求其深入经藏,直达禅源。证涅槃之妙心,具金刚之正眼。于修齐治平之暇,阐拈华直指之宗者,其唯清世宗皇帝为第一也。若非法身大士乘愿再来,握权实不二之道柄,度轮回无依之众生者,其能如是也耶?其所著述,藏内有《圆明居士语录》三卷。(圆明居士,世宗道号)其他序跋传记,散见于经论语录中。悉皆妙契佛心,冥符祖意。言言见谛,语语归宗。如走盘珠,似摩尼宝。凡具眼者,无不佩服。”

高僧印光大师如此赞叹雍正皇帝,可以说他老人家对雍正皇帝的那份崇敬之心,已经达到了极大的高度!那么印光老人如此崇敬的雍正皇帝,他这一生最崇敬的人是谁呢?那便是阿弥大圣人化身宋朝永明延寿大师。


清朝世宗雍正皇帝,他这一生最为推崇的人便是永明延寿大师,可以说,雍正皇帝对永明延寿大师这一份推崇,那是唯一的,也是他生命当中,最高最高的崇敬!


对于宋朝永明大师所写的《唯心诀》,雍正皇帝在《御制重刊宗镜录后序》中赞言到:“朕读禅师《唯心诀》,尽善尽美,无比无俦!”在《御制万善同归集序》文中,雍正皇帝又赞言到:“近阅古锥言句,至永明智觉禅师,观其《唯心诀》、《心赋》、《宗镜录》诸书,其于宗旨,如日月经天,江河行地,至高至明,至广至大,超出历代诸古德之上。”


雍正皇帝在《御选语录》的〈永明编序〉中還写道:“宋初,杭州永明智觉禅师,平生著述有《宗镜录》、《唯心决》、《心赋》、《万善同归集》等,凡千万言,并在大藏,有流传海外者。朕披阅采录,不胜敬礼喜悦,真所谓明逾晓日,高越太清,如鼓师子弦,众响俱绝,如发摩尼宝,五色生光。信为曹溪后第一人,超出历代大善知识者,特加封妙圆正修觉禅师。”


雍正皇帝认为宋朝永明延寿大师,是唐朝曹溪六祖慧能大师之后的第一人,超出历代的大善知识之上。雍正皇帝在《御制妙圆正修智觉永明寿禅师万善同归集序》也赞叹到:“诚以六祖以后,永明为古今第一大善知识也。乃阅至所作万善同归集,与朕所见,千百年前,若合符节。他善知识,便作是说,朕亦怀疑,不敢深信。今永明乃从来善知识中,尤为出类拔萃者。其语既与朕心,默相孚契,朕可自信所见不谬。”
清朝雍正皇帝在《宗镜录》序中也言:“如宋慧日永明正修寺禅师,绍隆觉位,了彻微言,性行双圆,乘戒兼至。朕披其著述,钦厥风规,更为震旦第一导师。”
何以雍正皇帝,能对永明延寿大师有这样的赞叹,那是因为雍正皇帝,于心性真实大彻大悟了。如果不是真正的彻底大悟,肯定难以有这样的见地,也就不可能这样的赞叹永明延寿大师了。
也正是因为这样的赞叹,才足以看出雍正皇帝见解的超拔。如果不是有这样超拔境界的人,根本就赞叹不了!有这样赞叹的人,不单是清朝雍正皇帝一個人。早在明朝晚年时期灵峰蕅益大师在《较定宗镜录跋四则》中也言到:“自禅教分门,佛冤魔说遍海内,非古佛现身,实未易救。细读《宗镜》问答引证,谓非释迦末法第一功臣可乎?”
明朝的蕅益大师认为,宋朝时期的永明延寿大师,才是释迦如来末法中的第一大功臣。毕竟永明延寿大师,是阿弥陀大圣人真实可靠的化身,是唯一被我国歷代古德,一致尊为阿弥陀大圣人圣诞的大师。


明朝晚年时期,另外一位四大高僧之一的憨山大师,他在幼年时期便读过永明延寿大师的《心赋》、《唯心诀》,在儿时他就知道永明延寿大师,那是大光明幢。正如,明朝憨山德清大师在《永明大师赞》中所言到的:“清幼读《心赋》、《唯心诀》,即知师为光明幢也。”


但不得不说,在今天这个时期,很多的修学人,对永明大师并没有那么的尊重了,也并没有那么的在乎了。很多修学人,也想不到去读永明大师的书了。之所以想不到,因为他们觉得永明大师的著作,并没有那么的重要。正是因为不认为永明大师的著作重要,所以便发不了,这个想要去读永明大师书的心。


在中国,为什么永明大师会被认为,是阿弥陀圣人的化身呢?那是因为燃灯古聖人,也就是定光古聖人的化身长耳和尚,告诉當時世人的。正因为如此,所以,后人才尊永明延寿大师的生日,为阿弥大圣人的圣诞。


在今天,当然有不少的修学人,在永明延寿大师和善导大师這二位大師當中,似乎更推崇的是善導大师,更喜欢读的是善导大师的书。当然,他们也知道善导大师,也是阿弥大圣人的化身。那如果说善导大师,也就是阿弥大圣人的化身,那为什么善导大师的生日,没有被尊为阿彌大聖人的圣诞呢?


那是因为唐朝善导大师在世的时候,并没有说他是阿弥大圣人的化身。而是到了宋朝之后,因為天台宗的慈云遵式大师,才出现了这个说法。慈云遵式大师在《净土略传》中有说到: “ 阿弥陀佛化身至长安, 闻产水声曰,可教念佛,三年满,长安城皆念佛。 ”


对此一說法,宋朝志磐法师在《佛祖统纪》中也引用到:“慈云净土略传,阿弥陀佛化身,至长安闻产水声曰,可教念佛,三年满,长安城皆念佛。后有法照法师,即善导和上也。”




宋朝国学进士王日休在《龙舒净土文》中,对此也同样引用到這一說法:“本朝慈云式忏主略传云,阿弥陀佛化身,至长安闻产水声,乃曰,可教念佛。三年后,满长安城中念佛。后有法照大师,即善导后身也。”


正因为天台宗遵式大师的这个说法,所以善导大师才被后人,传为是阿弥大圣人的化身。所以,到了明朝時期,莲池大师在《云栖法汇》中才言到:“善导大师古称阿弥陀佛化身。”


然而善导大师的著作《观经四帖疏》,大约在五代战乱之后便失传,直到晚清时期,一千多年时间,都是在中国處於失传狀態的!当时昙鸾、道绰、善导三位大师这一系的著作,除《往生礼赞》被唐朝的智升法师编入《集诸经礼忏仪》当中,才得以保存之外,其余三位大师的所有著作全部失传。等到清朝末年,才由杨仁山居士从日本请购了回来。


之所以善导大师這一系的著作,千馀年来始终保持失传状态的原因,我们后人無法评说,也不好評說。或许也這和当时的修学人,并不那么喜欢读三大师的著作,也许有那麽一定关系。试问如果当时的修学人都很喜欢读,那么传播的就会广泛。若傳播廣泛的话,在战乱时期也不会彻底失传。但三大師的著作在當時的中國,並沒有傳播廣泛,並且還失傳了,失傳達一千多年。


现在的一些中國的修学人,特别推崇善导大师的著作,当然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但是不得不说,历代古德的传承,不能忽略永明延寿大师!而是應該高度重視永明延壽大師!究实而论,永明大师才是歷代最殊胜的古德,高超于一切古德之上,正如雍正皇帝所言到的,永明延寿大师为古今第一大善知识!此等道理,明眼之人,一眼望去,便知乃真實之語,又何须多辩!


或许有些修學人,担心读永明延寿大师的书,對修學幫助不大。畢竟永明大師的書,那都是偏于禅这一类,这对于念圣人名号,求生西方三大圣人国土,究竟有没有好处呢?甚至有些人还担心看永明延寿大师的著作,会不会障碍求生西方三大圣人国土。这种想法,实则是杞人忧天!


如禅真有障碍求生西方三大圣人国土,当年释迦大圣人何必宣此心宗禅法?阿弥大圣人何必又要示现为永明寿大师,且写下《宗镜录》等诸多著作呢?永明寿大师的后身,何必又要示现为宋濂先生,且還極力赞嘆禅门心宗呢?


由此足见此禪凈二门,本来无碍!且不仅无碍,实乃不二而二,二而不二。若不善领会,则大辜负圣人番番示现之悲心!

对此禅净无碍之理,大彻大悟的雍正皇帝在《御选语录总序》中也言到:“至于净土法门,虽与禅宗似无交涉,但念佛何碍参禅。果其深达性海之禅人,净业正可以兼修,于焉随喜真如,圆证妙果。云栖莲池大师,梵行清净,乃曾参悟有得者,阅其《云栖法汇》一书,见论虽未及数善知识之洞彻,然非不具正知正见,如着相执有者之可比拟。亦采其要语,别为一卷,以附于后。兼此净土一门,使未了证者,建菩提道场,已了证者,为妙觉果海,途路之助。
雍正皇帝《御选语录序》(莲池大师篇)中也言:“曹溪十一传而至永明寿禅师,始以净土提持后学,而长芦、北涧诸人亦作净土章句,及明莲池大师专以此为家法,倡导于浙之云栖。其所著云栖法汇一书,于本分虽非彻底圆通之论,然而已皆正知正见之说。朕欲表是净土一门,使学人宴坐水月道场,不致歧而视之,误谤般若。故择其言之融合贯通者,刊为外集,以示后世。”“翠竹黄花无非正受,于此净土正可随喜,花开见佛岂不是直指心传也耶,是为序。”
修學之人,若能夠明白此等道理,則是法門之幸,更是自身慧命之幸
[ 此帖被格力琼寺在2024-05-29 20:56重新编辑 ]
 龙行天下风水论坛 » ≌≌佛学世界≌≌ » 不读永明大师的书,是学佛人极大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