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水考察】武榜眼;李惟揚'故居。
简介
清康熙武榜眼李惟扬,阳春岗美隆岗村人,一代武将,文韬武略。北京地安门孔庙明清两代进士,碑铭刻惟扬伟名,世代流芳传扬。
三百六十年前,高祖李会熙--惟扬祖父,入贡生,置广西博白知县,时屡遭兵患,民不聊生。会熙不忍民困,开仓救民,缺粮上缴国库,无奈弃官,流寓阳春。初到阳春,会熙结交官吏,博学舌耕,受富豪黎百万赏识,重聘私教,几年后会熙之子成玉寻父,父子会合岗美。黎百万送冯氏与成玉成亲,又送寨地--现隆岗村给会熙成玉作礼示好。惟扬是成玉侍妾冯氏所生,据传乃白虎降生。
成玉器重小惟扬,希其饱读诗书,考取功名,光宗耀祖,曾约法三章,以制约小惟扬练武。然本家护院武师慧眼识才,暗中收其为徒。师徒相约每天寅时到屋背岗上,偷偷地传授武艺。寒来暑往,从不间断,苦练三个年头。十一岁,小惟扬在当地擂台夺冠,崭露头角,被誉为神童。惟扬博闻强记,才兼文武,幼承庭训,毋忘父亲谆谆教诲,大丈夫要为国为民,要立德立功立言。经史子集,倒背如流。及长,满怀希望,蹭登场屋,欲乘科举,但科场腐败,两度名落孙山,一盆冷水凉通透。传说梦异人,示“斌”字指引,“斌”字“文”“武”构成,且“文”小“武”大,惟扬领悟重新振作,决意弃文从武。
崆垌石室,再拜师学艺,日习武功,夜读兵书,又几年过去,十八般武艺都样样精变掌握,得心应手,最擅长大刀弓箭,又在家乡苦练骑射,功夫不负有心人,惟扬骑射已达到百步穿杨的境界。又打造两门重四百斤的大石锁,将自己练成手能举鼎、身负千斤的硬汉子,日月如梭,康熙五十年,惟扬参加广东武科乡试,中头名,登解元,翌年参加京都会试,中进士,殿试得武科一甲第二名,荣登榜眼及第,钦点御前四品带刀侍卫,翌年九月授狼山游击“从三品”。雍正元年,提为涿州参将“正三品”。雍正四年,叠升浙闽总督中军副将“从三品”。后又调任福建延平城守副将。雍正七年累迁广东左右翼镇总兵“正三品”,赏戴孔雀花翎,皇上诏见,不胜荣幸,再移镇南韶。雍正八年,受命挂帅征安南。乾隆元年,又改任福建澎湖水师副将。乾隆四年,惟扬五十七岁,告老还乡。
惟扬为官三十三年,数徙官衔,两移仁重镇,三朝眷遇,兢兢晚节,为世人所敬。惟扬工吟咏,著有《崧台诗集》。
惟扬兄弟四人,其排行第二,弟惟新在康熙五十六年参加省城乡试,考取三十八名举人。由于惟扬官拜将军,按清代制度,分别封其曾祖父李丛集、祖父李际英为骁骑将军,赐其兄惟隆赐进士出身候选同知。
惟扬有儿子十四人,长子伯豪,于雍正十一年赴京参加会试,中进士及第,作广东融怀营卫分府首领。次子伯杰封二品荫生,三子伯桓在乾隆二十一年丙子科径广东乡试中武科举人,出任广州千总。七子于乾隆三十年乙 酉科中武举人,授予武略骑尉,其余各儿子分别为贡生或文科武科生员,举家文武人才济济,在岭南实属罕见。
李岳号崧甫,惟扬玄孙,附贡生,卓著,负大志,工书法,诗文排傲亦有奇气,每慷慨论事,须眉翕张不可一世。咸丰年间,为剿匪复城,屡出奇策,居乡倡办平粜,岁饥无害,又设岗美墟市,便民交易,复建“种德书院”于邑城,为族中子弟应试宿舍,著有《崆垌倚剑草堂诗集》四卷,与刘德琯同修邑志末刊,享年七十二岁。
李惟扬家族武气文风之盛,子孙之众,人才辈出,在当地已传为佳话。据统计,改革开放以来,李惟扬家族后裔大专以上学历者超过一百一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