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顺八大名坟与传说
OC1I&",Ai| [E+$?a= 【序言】宣传和弘扬富顺千年文化,应是多渠道、多方位的,改革开放以来,富顺提出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大力发展二三产业,重视人才培养和科技利用,努力抓好劳务输出,同时也开展好自身的系列宣传活动。利用富顺的豆花文化节、千年古县等打造富顺,把富顺展现出去。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不懈奋斗来看看富顺城市的变化,新农村的面貌,晨光工业园区的崛起,一切都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和谐发展,人们安居乐业。作为富顺的一分子谁都感到自豪和骄傲。随着年龄的增长,爱好的转移,想用没想到的方式去继续宣传富顺,不知妥否?只想更多的人了解富顺,更多的人来富顺作客,更欢迎他们来选块‘风水宝地’投资经商,最终取得共赢。现将富顺政协文史委收编刘少作先生查考撰写的《富顺八大名坟》摘转供大家赏阅。为了历史性,未作任何加注,八大名坟虽在民间早已成为故事流传,亦会让你百读不厌。
,$1eFgY% —— 山高水长
q2. XoCf ~GTz:nC* u @~JiiC% 富 顺 八 大 名 坟
4$qWiG~ ELBa}h; 解放前的富顺,茶馆林立,光顾客大都是六旬开外的老人,谈语内容前三皇、后五帝,里县掌故,名胜古迹,富顺才子、八大名坟等等。其中八大名坟,由于年代久远,系葬何人,何地,鲜为人知。1991年10月,我以退休者姿态,去诸坟作了实地查考。现就查考情况和笔者已往知道的史实,整理如下:
,z3{u162 明朝年间,省外一位姓吴的风水先生来到富顺选择了八棺墓地。这些地方皆钟灵毓秀,环境优美,葬得此地者,后世子孙均飞黄腾达,故人称八大名坟。
"J+3w 八大名坟是:甘、唐、熊、范、李、郭、刘、杨。
,
FhekaA 八大名坟之一
'6Ay&A3N] 甘坟:甘为霖墓,在邓关晨光村楚石山上,建于明嘉庆丁酉年,占地面积65平方米,土冢长12米、宽10米、高1.8米。墓碑为楚石建造,高3.45米、宽0.98米,弧形碑帽上双面刻二龙戏珠深浮雕图案,碑身阴刻篆文“明赠工部尚书可壮公墓碑”。该碑局部已经风化,具有历史、艺术、书法价值。
{S,l_d+( 楚石山风景如画,山岭连绵,峰峦高耸,独立苍秀。坟墓座落山岭下,前面是月亮形的空旷平坝,良田千亩,阡陌交通,田畴错落;左边岭上是直冲霄汉的古建筑回澜宝塔,右边是松树参天的孝子棺山,有汉族朝董孝子墓,为县中古墓之最;再前面是汹涌澎湃的沱江一泻千里,岩下江边有一合掌闭目的天然石佛面江而坐。江对面有著名的鹞子岩,悬崖陡壁,苍鹰盘旋。岩上有一冬暖夏凉的仙人洞。洞的右侧,是屹立蓝天的石鼓,与天然石佛遥遥相对。“石佛对石鼓,金银五万五”,指的就是这里。
.7i` (F) 甘坟于一九九0年被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7nHF@Y|*" 八大名坟之二
hJwC~HG5 唐坟:墓主不详,墓址在共和乡丁海村八组,黄硐桥公路旁山下,建于明朝年间。笔者儿时常来墓地玩耍,那时土冢高大雄伟,墓前有石碑三块,另有石人、石马、望柱等在墓前排列。而今,土冢和配套建筑已经全部毁损。墓后因有连绵不断的九个山峦逶迤起伏,当地人遂称该坟葬的是九龙狮子地。
D_/^+H]1 墓前是一望无垠的丁家菜坝,滚滚沱江从坝前由东向西急流而去。河对面是独立苍秀的古刹“东山寺”,有清浊二池,闻名全县。右边是清朝光绪年间成立的县里最高学府——富顺县中学堂,厚黑学始祖李宗吾先生在这里任过校长和写出了著名的《厚黑学》一书。现在是省重点中学富二中。左边是清澈的菜花溪水。
K)qF+Vb^j 传说此坟是天葬坟。出葬那天抬棺至此,天空忽然阴霾密布,大雨倾盆,人们只好躲雨。很快雨过天晴,红日当空,但见棺椁已被山洪泥水淹埋,风水先生就叫人挑土加堆,筑成坟垣,故曰天葬坟。后来此坟子孙在雁瓦当上了皇帝。
ZX5 xF<os8 唐家原本很穷,明朝时出了一个走乡串户的“待召”(理发师),人呼唐待召。廿多岁的唐待召出门闯江湖,有一天走到一个少数民族地区(传说这里名叫雁瓦国),唐待召被一官宦人家的佣人请进府去为大人理发。操作中,发现合家老少都在哭泣,待召便大胆地问起哭的原因,答曰:“我们雁瓦国的皇帝不久前驾崩,娘娘命令臣等依次轮流送去一个十八岁的男孩,可是头天晚上送去,第二天清晨便推出宫门斩首,今晚轮到我家,又只有这一个独生儿子,怎不叫人伤心落泪呢。”
cs T2B[f9D 待召听后,便为大人排忧解愁:“不要紧,反正我是一个人,我代替公子去死,如何?”大人满心欢喜,连忙叫人给待召洗澡、更衣,化装成公子模样,用大轿送进宫去。进宫后行至娘娘御榻前,站在罗帐外朝着帐内睡的娘娘打扇。扇至深夜,待召想:反正明天活不成了,不如将罗帐揭开,看一看,娘娘赤身裸体,正在熟睡。不见则已,一见此状,待召把心一横:明天既然要死,今晚不如洞房花烛!待召上得龙床,与娘娘进行了鱼水之欢。次日天明,娘娘传出圣旨,打扫金銮殿,新主登基。
$rz=6h 八大名坟之三
^\\Tx*#i 熊坟:系熊过之墓,墓址在城关镇新生街九幢房(原后街城隍庙正殿),建于明万历庚子年,清朝年间该坟已迁走,改建城隍庙,现在庙又被拆除,建成住宅楼房。
@7n/Q( 该坟位于城中心制高点,左边是两峰苍翠一孤艇的西子湖,右边是北洞春秋的罗浮古刹,后面是郁郁葱葱的五府青山,前面是商贾云集的正大街。站立该处,大有“一览众山小”之势。
@kk4]:,w 熊过,字叔仁,号南沙,富顺县人,明世宗嘉靖八年(1529)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历官兵部员外郎,祠祭司郎中。熊过学识丰富,博通经史,所为文章典雅朴质,其诗文与内江赵文肃、成都杨升庵、南充任少海并称西蜀四大家;又与陈束、王慎中、唐顺之、赵时春、任翰、李开先、吕蒿号称嘉靖八才子。嘉靖20年,太庙火灾,时熊过供职礼部,上书言事,被贬谪白盐井任副提举。时杨升庵已谪戌云南多年,熊与之过从甚密,遂成忘年交。熊过贬谪期中,遭人攻奸,再谪降为吴兴判官。嘉靖26年,又被诬告,蒙冤削职为民。以后熊过隐居骊泽山,闭门阅读,专心著述,为杨慎校订完成《五官律祖序》。晚年,将自己文稿交供门人严清汇为《南沙文集》八卷。
-QOw8vm 八大名坟之四
7h6,c /< 范坟:系范珠之墓,墓址在共和乡丁海村十组的范家山上。建于明嘉靖丙申年,占地面积96平方米,土冢长10米、宽14米、高3.2米,墓前有石碑、石人、石马、望柱等排列。现在,该坟其它配套建筑已经毁损,只其土冢和一对石狮尚存。石狮长1米、宽0.8米、高2.1米,属坚石立体浮雕,后座前腿直立支撑,仰望蓝天,栩栩如生。工艺精湛,具有历史、艺术、文化价值。
VUVaaOmO 墓前草地如茵,翠竹森森,距坟十米处一条清澈的菜花溪由东向西流去。左边是清康熙时建造的古刹“团标寺”,右边是清光绪年间成立的县里最高学府——富顺县中学堂。中间是气势磅礴的富顺另一八大名坟中的唐家坟。举目望去,视野开阔,白云缭绕。
P8^hBv* 范珠,字家隆,富顺县人,明宪宗成化二年(1466年)进士。性刚烈,持正不阿,官至浙江道御史,敢犯颜直谏。嘉靖初,由宗藩继任的嘉靖帝朱厚聪,欲尊其生父为兴献皇帝,称号不合于礼制,群臣谏止者,多受廷杖,褫革而仍廷诤不已。嘉靖帝欲以锡蛇毒刑止谏,范珠毅然解衣裸体,持锡蛇环于身,奏曰:“陛下纳臣言则天下治,不纳臣言则天下乱。”遂免用刑,赐联云,“柏府霜栋真御史,黄堂正直古诸侯。”后人称珠为铁面御史,入祀乡贤祠。
{ T4 八大名坟之五
_cy2z 李坟:系李本之墓,墓址在高石乡鳌溪村五组黄泥坝上。建于明万历戊午年。李坟高大宏壮,当地人称“翰林坟”。举目望去,石人、石马、石象、望柱等在阳光照耀下,熠熠闪光。今往观之士冢已茫然无存,其它配套建筑俱废。村民李世坤大婆家收有一块长80公分、宽50公分、厚10公分的李坟内碑。李大婆说:“65年公社来人挖开翰林坟,取走什么,不知道,扔下这块有碑文的内碑无人过问,我便把它抬回家来垫箱子。”碑文文字系阴刻行草,其中开头是“追和王元美公投赠颜用志公有感。”全文96字,最后落款是庚午年五月廿一日李长春书及章。
,Vh.T&X5 墓周围是一望无垠的平坝,良田美池,四面环绕,阡陌交通,田畴错落。前面百米处有一条清澈见底的溪流,由西向东静静飘动。下游不远处一座明代建造的石拱桥,是著名的“鳌溪桥”。
A]YVs 李本系明朝礼部尚书,其孙李长春,字元甫,号棠轩,富顺县人,明穆宗隆庆二年(1568年)二甲第一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历官检讨、偏修、侍读、侍讲。曾纂修《大明会典》。在管理文官诰敕的职务中,办事谨慎,擢升御史礼部尚书。气节慷慨,刚直不阿,擅长文学,尤精于诗,著有《棠轩诗文集》。
T32+3wb"I 传说有一风水先生葬了此坟后,双目失明,李家愿意供他生养死葬。日子久了,供养一事逐渐冷淡,将其打入磨房推磨,先生忍气吞声。一天,徒弟千里迢迢前来探望老师,师徒见面后,暗地里老师说出前情,徒弟反问老师道:“有无办法可想?”答曰:“解决的办法是:你向主人说,为了李家更发达,再在前面的溪水上修造一座石拱桥,山顶上建白塔一座,竣工之日背我去踩桥,口里念道‘桥是弯弓塔是箭,箭箭射到翰林院。要得翰林院翻身,必须桥倒塔崩断’”。徒弟从其言,果于竣工之日背师踩桥,口中念念有词,念完后,背起老师拔腿就跑,跑了数十里,双目复明,二人遂云游四海去了。
gN24M3{C 八大名坟之六
'3TW [!m 郭坟:系郭廉之墓,墓址在东湖乡街村三组,旧地名鹿来庄,现大桥头新华书店仓库处。该坟建于明成化丁酉年(1477年),解放前就象一个小山包,墓前有石碑、石人、石马、石蛇、石龟、望柱、拜台、石梯等。1940年跑警报,国民党政府要在这里挖防空洞,刚一动工,郭家的族长公就挡了,没有修成。1965年修东街车站,将墓挖平,现已无法确定其位置。
f@8>HCI 墓对面是矗立高耸的东山寺,左侧50米处是悬崖峭壁,岩脚是汹涌澎湃、浪涛翻滚的沱江,人们称此处地形为“侧耳听江”,右边是富顺十景之一的东津台曜,背后是另一富顺十景之一的翠屏天榜,对岸是五万人口的釜江古镇。
dY@WI[yog 郭廉字永明,富顺县人,明成祖永乐七年(1409年)已丑进士,任监察御史,正直威严,人皆敬畏。时出督云南银矿,廉明有声。有宦官因郭不与过从,欲加谋害未遂,畏罪自尽。郭廉为国事利弊,多次上疏,剀切陈词,为朝野称道,受到皇帝当面嘉奖。永乐帝死后,宦官企图中伤他,遂奏请回乡养老。后有宦官来县,地方不堪勒索,郭穿戴官服往之,宦官得知郭廉尚在,遂不敢胡作非为。郭廉听说附近僧人有不法行径,就把这座庙宇烧掉,民众无不称快。其家法极严,以勤俭勉励子孙。年九十八卒,入乡贤祠。
a["2VY6Eq@ 八大名坟之七
&krwf
]| 刘墓:系刘本之墓,墓址在板桥乡王湾十一队石人山(原名龟蛇山)上,建于明嘉靖丁亥年,占地面积85平方米,土冢长14米、宽11米、高2.9米,墓前有石碑三块,另有石人、石马、望柱等在墓前排成两列,前沿是石砌台阶,规模宏壮。笔者前来探查时,其配套建筑早已毁损,只其土冢尚存。
N` aF{3[ 走进墓址附近农户刘永志家门口,老人一面热情接待我们,一面从墙角里拿出四件墓内古物及一块现做磨刀石的残碑给我看,并说:“1958年公社来人挖开刘本墓,取走一颗玉珠,至今下落不明,其余葬品撒在墓外无人过问,这四件东西是我拣回家来装种籽粮食的。”我将那块长宽各30公分的残碑洗净,看出几行苍劲有力的楷书。四件古物是古代陶器瓷瓶,每支高40公分,各支下底半径0.5公分,上小下大,瓶颈有立体图案,工艺精湛,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
43={Xy 墓前风景秀丽,山麓一条清澈的溪水由东蜿蜒流去,象一条斑澜瑰丽的彩带。上游一里处,天然石龟在溪旁卧着,神采奕奕;下游十里有金鱼戏水,景象俨然。对面岗上,是一座明代古建筑“刘本祠”。祠的右边有巍峨雄伟的真武山,左边是明代建筑的刘本府第“官户嘴”。
T^T[$26 古人写有“龟蛇山四景诗”,这诗是官户嘴刘元兴老人提供的家传,诗稿已经发黄,边沿霉烂,下面是原文:
r) $+ 龟蛇山四景诗:天螺结穴永千秋,迎地腾空万古流。真武移山面祖宇,金鱼戏水锁江头。蛇逢浪涌无鳞动,龟遇波涛少足游。钦访宗遗何自始,曾开弘治祝皇猷。
*NkA8PC 再咏
5WC+guK7 彭城派衍落原州,弘治年间拜冕旒。威镇黔省垂竹帛,名驰直隶绿皇猷。筑坟马鬣天螺饮,卜地眠牛真武俦。龟蛇不是涵淹卵,蛇影惟观寂静留。纵无玉树横山翠,还有金鱼锁水流。漫道来龙非大极,凭临一望胜赢洲。
[|P!{?A43| 刘本字原之,富顺县人,明英宗天顺元年(1457)进士。历官刑部主事、郎中、至贵州按察司副使,进都察院右金都御史。在贵州任中,嫉恶如仇,治狱严谨,多有惠政。殁后,被敕封为黑煞神,贵州通省至民国,犹祀黑煞神。
SG-'R1
J 据说刘本在贵州任按察司副使,适逢贵州天旱,饥荒惨重,刘极力在四川调运粮食拯救,深受人民称颂,刘本祠就是贵州人民为纪念其功绩所造。
IB#
@yH 刘本死后,其遗体从贵州运回家乡龟蛇山埋葬。当地人民为纪念这位廉洁不阿之士,曾在永年乡场口建造了一座黑煞神庙,用楠木浮雕刘本正襟危坐立体像于木椅上,秃顶穿绵乡鸾袍,头戴朝冠,要他保四方清静,左右平安。平时祈祷,消灾治病。逢年过节祭祀的人络绎不绝,香火旺盛。由此观之,刘本在生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shIj;c[ 八大名坟之八
|;.o8} 杨坟:传说系长奶夫人墓,墓址在北门外罗浮洞背后十字岭公路旁的老陕坡山上,建于明朝年间。笔者儿时常来这里躲避日寇敌机空袭。土冢高大宏伟,面积占了半个山头,墓前有高大石碑,两旁有石人、石马、石象、望柱。杨家坟有两座,除上述外,下面五百米处山腰上还有一座,这座只有望柱。据说这座才是葬的长奶夫人,上面那座葬的是她儿子。长奶夫人的坟迄今尚存,其儿子之墓已于一九八0年由高峰大队辟成酒厂,坟墓挖开后,黑漆棺椁,木质如新,生产队改做几支打谷用的半桶,很结实,目前还在使用。
vFE;D@bz: 墓的左边是清光绪年间成立的县级最高学府(今之富顺二中);右边是师范学校;后面山麓是富顺十景之一的北洞春秋(罗浮古刹);前面斜坡翠竹森森;山脚是滚滚沱江。站在墓前,下俯波浪翻卷,上仰蓝天白云。
Nc+,&R13m 传说风水先生选好这个墓地后,作法检查此地究竟属何人葬地。他在一个夜晚叫人在草坪上躺着熟睡,用白饭粒洒在此人身上。睡到三更时分,山神、土地、阴差、无常等来了一大帮人,走拢后,一位阴差愤怒地吼道:“你是什么人,胆敢在此睡觉?这是长奶夫人墓地,赶快走。”另一无常道:“算了,他已腐烂生蛆。”结果七手八脚将他搬开。风水先生知道后,四处寻找这位长奶夫人。某天发现一个哺乳的妇人,背负一个吸乳婴儿,妇人将奶扔在背上垂着,婴儿就在背上吮吸乳汁。妇人死后就葬在这里。于是杨家坟埋的长奶夫人的说法流传至今。
o&`<+4
i 注:唐坟,墓主唐德一,明知县;杨坟,墓主杨惟乔,明按察副使。
[ 此贴被木火熔融在2009-03-22 16:24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