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一宏是忻州市定襄县河边人,目前是太原一家公司的经理。虽然他多次去过佛教圣地五台山,但每次路过自己的家乡,都没来得及回去。而他家乡的附近,有着共和国元帅徐向前和开国元勋薄一波的故居。用薄一宏的话说:“老感觉离太原很近,说不定哪天就能去”,但却一直没机会。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忙里偷闲的薄一宏终于找到机会去瞻仰两位老一辈革命家的故居。但让他意想不到的是,薄一波故居大门紧锁,徐向前故居门庭冷落。
A 薄一波故居大门紧锁
旅游公路台忻线,是忻州通往五台山的一条主干道。从定襄县城向东行走约10公里,即可到达该县蒋村,而薄一波故居就在这里。
按照公路边设立的一块指示牌,穿过铁路到了蒋村,问了不少老乡,薄一宏才东拐西拐地在村东头一个小巷尽头,找到了薄一波故居。这是一处典型的北方四合院,坐北朝南,院门朝北,有砖雕横匾一块,雕刻“风清气和”四字。
然而,故居大门紧锁。敲开对面人家的大门,被告知钥匙在故居东边一户人家里。几经周折,一位叫周斌的中年男人打开了故居大门。
小院里,一棵大树高高冒过屋顶。经询问才知道,这棵枣树已有百年历史。院中还有一台石磨,保存完好。而屋里,一切都十分简单,炕,小桌子,椅子……
看到故居打开大门,村里几名小姑娘也趁机进来参观。据介绍,虽然她们就在这个村里出生,但从未进过这个院子,常听大人们说薄一波的故事,也很想进来看看,但院门常年紧闭,根本没有机会。
据了解,周斌并不是专职管理薄一波故居的,他目前在一家法兰厂上班,每月能挣2000多元,只是利用闲暇兼顾打扫一下故居的卫生,每月领取200元的报酬。“现在涨了许多,前几年每月才70元。”周斌说。
按照周斌的说法,故居有专门的管理处,设置在乡政府,但由于故居地方太小,平日不会有人在此值守。“日常参观也就二三十人,还是不定期的。要是有团体参观,都提前打过招呼,市、县、乡会派人接待。”周斌说,除了节假日外,这里都关闭着。
周斌介绍,蒋村大约有上千户人家,加上外来人口,全村估计有五六千人。过去,村里60%的人靠手工造纸为生,现在大多数村民都在加工法兰,也有村民买车跑运输,大家的生活还算富裕。
B 薄老革命足迹踏遍全省各地
故居院门过道的墙上张贴着薄一波的生平,院子东边是马棚,如今已变为陈列室,墙上的图片和文字记录着薄一波的革命历程和丰功伟绩。
薄一波原名薄书存,1908年2月6日出生,在天津从事党的地下工作时改名。出生时,家里靠手工造纸为生,其父靠日夜交替、全力以赴的劳作,勉强维持一家的生计。
薄一波7岁时进入蒋村小学,14岁时以第一名的成绩从定襄第一高小结业,考进山西省立国民师范学校。此时,中国社会正处在急剧变革的时期,地处内陆的山西,也受到新思想、新观念的冲击,涌现出高君宇、贺昌等一批共产党组织的创始人。1924年5月,中国共产党太原支部建立,是北方较早建党的地区之一。
在国民师范,受五四运动新思想和马列主义影响,薄一波投身于大革命的洪流。1925年5月初,太原发生反房税运动,薄一波与同学一起积极参加学生运动,支持抗税。随后,“五卅运动”爆发,薄一波起草传单,号召同学和市民声援上海工人。受此次运动的影响,薄一波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担任了山西省立国民师范学校的党支部书记,这是他第一次出任党的职务。
从薄一波故居陈列室的一张张照片和一行行文字中可以了解到,大革命时期,薄一波曾从事党的组织、宣传和群众工作。抗日战争时期,他接办和改组了“牺盟会”,并掌握武装,组建山西新军。抗日战争胜利后,身兼党务和军政要职的他,在协助刘邓大军取得解放战争胜利后,即开展土地改革运动,推动晋冀鲁豫解放区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而新中国成立后,他是新中国第一任财政部长,并曾四任国务院副总理,两度被选为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副主任。
在山西这片土地上,薄一波战斗生活了十多个春秋,到处都留下了他的革命足迹。这位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经济工作的卓越领导人——— 薄一波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为党奋斗了80余年。
由于薄一波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代、第二代领导集体的元老,也是新中国的开国元勋,因此人们都尊称他为“薄老”。
C 徐向前故居门庭冷落
而与薄一波故居相距不远的五台县永安村,有位新中国的武将出生在这里,他就是共和国十大元帅之一的徐向前。
出蒋村沿台忻线东行,途中会看到偌大的一块徐向前故居指示牌,此处标明为“建安乡”。然而就是这块牌子,让许多不熟悉当地的游客多走了冤枉路。
过五台县东治镇,按照指示路牌,薄一宏终于找到了徐向前故居所在地永安村。故居外有一处标记为“P”的停车场,说是停车场,其实就是一片凸凹不平的空地,地上满是垃圾,也没有明确的泊位规划。仔细观察,这里有处“龙王庙”,它的对面是写有“人民舞台”的老戏台。
薄一宏一行到达这里时,已是下午2时,村子里十分寂静,停车场里也只有他们一行的两辆车。前行到村中央,有处照壁,上面是座“玄天阁”,照壁上面的指示牌标明,再向西走30米,即可到达徐向前故居。
见有客到来,徐向前故居东侧小卖部的老板娘徐建梅走了出来。薄一宏从与她的聊天中得知,小卖部于2007年开业,原来的打算是靠前来参观的游客增加点收入,但三年多下来,只有偶尔路过的人来买些水和香烟,并没有什么利润。从开业到现在,小卖部的顾客还是以村民为主。徐建梅说,她也想过弄些纪念品摆在店里卖,可惜一直找不到进货渠道,而且也不知道卖纪念品需不需要办手续。
几位出来乘凉的村民介绍,村里的土地虽然大多是水浇地,但人均还不到1亩,种玉米亩产可达到千斤,行情好时能卖千元左右,但除去化肥、种子的成本和浇地的水费,到头来所剩无几,可谓一年就白忙了,因此,村里很多人都外出打工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