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 广大的供养
作为修行者,最大的承诺就是为救度一切父母有情证悟大觉果位而精进修行。一旦出现懈怠,说明我 ..
级别: 至尊会员
UID: 384370
精华: 0
发帖: 3996
威望: 2667 点
金钱: 28000 RMB
贡献值: 0 点
好评度: 0 点
在线时间: 12343(时)
注册时间: 2023-09-18
最后登录: 2025-04-02
楼主  发表于: 2025-03-20 15:00

0 广大的供养

【广大的供养】观想三世诸佛安住于我们供养的僧众头顶上

【广大供养的观想】当我们对僧众或是法行事业供养时,不要有一个我去供养这笔钱的想法,所供养出去的对象,也没有一个有边界,这笔钱就好像流动的一样,无论到哪里,此供养都是不增不减、非谛实存在的。
 如是供养,在业果上一定会有相应的广大善报,但我们更要观想此供养代表的是如愿、如意,要观想所有的佛菩萨都来应供,所有的众生也来收取,供养的资具、钱财,一直都会如此流动。  我们供养到一尊佛,间接利益到的有情会更加广大,你会看到这笔供养流入有情,并且不是属于任何人的。我们可以观想这份供养是世界上所有财富,而不是只有眼前的财物,应将这笔财富供养给所有众生以及诸佛的总集,观想三世诸佛安住于我们供养的僧众头顶上,这笔钱势必会广大无边的流到众生身上。 如果用我的想法去布施,功德到最后都还是会匮乏、有漏、消退,不用我的想法去供养,功德就会广大无边,永不消散。
把心调整到没有真实的我、受者与财物,我们可以把心调到更深细的空性状态,更广大的去发心。
观想这笔财物能让众生从凡夫到成佛之期间都受益。把供养的财物观想成无量无边的供品,是世界上所有的财宝与满愿、如意之物,能普及六道,从应供的僧众到三世诸佛,再给到六道中一切痛苦的有情。要记得回向,回向给自己迅速获得成就佛果的资粮,以及拥有利益一切有情的能力,令供养的法行圆满。
比丘某某2025/03/17弥勒菩萨
作为修行者,最大的承诺就是为救度一切父母有情证悟大觉果位而精进修行。一旦出现懈怠,说明我 ..
级别: 至尊会员
UID: 384370
精华: 0
发帖: 3996
威望: 2667 点
金钱: 28000 RMB
贡献值: 0 点
好评度: 0 点
在线时间: 12343(时)
注册时间: 2023-09-18
最后登录: 2025-04-02
沙发  发表于: 2025-03-21 08:09

敏公师 : 果断地说:这些人证的东西,绝对跟诸佛菩萨所证的不是一个东西!

怎么辨别某个法可学不可学这个我们这一次的《通讯》也写了一些,关于这个定中境界的问题,千万要注意的。像这些“未得谓得,未证谓证”,都是自己胡乱地修习定,鬼神加持,得了一些不普通的经验(境界),就以为自己证到很高的地位了。那么,他所证到的东西,不晓得都是些什么东西?是不是佛法,都成问题,怎么可以说他已经证到了呢?那这样子的人的东西,绝对不是诸佛菩萨所证的东西,可以断言——这是昂旺堪布下断言,果断地说:这些人证的东西,绝对跟诸佛菩萨所证的不是一个东西!那么当然不能依他了。

关于这些,现在的末法时期,非常多,各式各样的邪道很多,发愣功就迷惑了很多人,因为是一些鬼通嘛。那么我们真正的佛弟子,要擦亮眼睛了。这法源要看清不清净了,不清净的、像这一类的法源,千万不要妄信、盲修,不要随便去相信他、乱修,“自堕险处”,自己堕到险处里去。很多人经常来问我,这个法可不可修?可不可学?

这些东西,如果你跟他说多了,网上的纠纷就很多,我们只好说是依据这个规矩——是佛说的,就是清净的法;不是佛说的,那我就不敢说了。那么我只好说到这里了,否则的话,网上辩论起来,不胜其烦了;我们不要纠缠不清地跟他们去搞,没那么闲了。我们这个很简单的,就是说,是出于佛的,就是清净法源,而没有传承、不能证明是从佛那里来的,就不是清净的法源。

第一,源头是从佛出来的。第二,源头从佛出来、历代祖师传承没有间断,经过他们辩论抉择、没有掺入任何个人意见、全部是以佛的原本的话传下来的。这是教方面的。那么在证方面呢?第三,根据佛所说的、历代祖师一代一代地传下来,依这个法修,都得到证果证道的。那么证方面也证明是佛亲自来的。是从佛的源头而来,及教、证两个,祖师的传承都没有断的,那么这个法流是绝对可靠的。

如果说这三个里边,根本就不是佛说的,那就根本不要说了;即使是佛说的,而中间是断的,不管是教断了还是证断了,那就成问题了。所以说,这三个呢,一个是源头不能从非佛出,一定要从佛说;而还有要紧的是,佛说了之后,中间的法流没有断,一代代的祖师印可下来、没有错的,这才是我们可以放心学的法。

法流相续清净就不会被相似佛法所惑这里特别强调要法流。从释迦牟尼佛一代一代地传下来,法流没有断,这是最殊胜的法。如果断掉的,就不殊胜。打个比喻:一根电线从电源出来一直到机器,中间没有断,那么,电一开机器就运转;如果电线在中间断了一节,即使是断一公分,电就接不过来,这个机器也就不会动。所以,法流很要紧。

海公上师打这个比喻:有个出生于江浙一带的钦差大臣到云南去做官,结果水土不服,身体总是不好,后来有人给他想了个办法,就是要喝家乡的水。但,江浙离云南很远,当时没有火车、飞机,怎么运水过去呢?那时候骑马,一天大概走几十里的路,每到一个地方都有驿站,里边可以补给。钦差让人带上他家乡的水,每到一个驿站,就把水倒入井里边,第二天走的时候,再从井里打水上来带上。这样子,一路过去,不晓得经过了多少井,也不晓得换了多少次水。但是,钦差喝了就见效,他的水土病没有了。

那是什么原因呢?家乡的水虽然冲淡了很多,但是,毕竟还有一些气味在里边。只要这一点家乡水的味道,就足够把他的病治好。

佛法也一样。从释迦牟尼佛一代一代传下来,每一位祖师都把佛原来的气味冲淡了一点。汉地有汉地式的佛教,藏地有藏地式的佛教,乃至现在的缅甸、泰国,也有他们特色的佛教。但是,都有佛的法流在里边。这些法流,末法的众生得到之后,都能治病。否则,如果没有法流,就是自己看看书;或者自己闭个关,说开悟了;或者是什么简捷法门,但是法流推不了几代;甚至说是他自己创的;这些法再好,我们不敢领教。我们要稳妥一点,要从佛一代代传下来,没有中断的法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