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 东关寨!!!先晒图!断断案!上数据!再反馈!!!
级别: 钻石会员
UID: 15016
精华: 1
发帖: 291
威望: 55 点
金钱: 2640 RMB
贡献值: 0 点
好评度: 14 点
在线时间: 11164(时)
注册时间: 2009-07-28
最后登录: 2016-11-04
楼主  发表于: 2012-06-28 17:06

0 东关寨!!!先晒图!断断案!上数据!再反馈!!!

管理提醒: 本帖被 默默 从 ≌≌阴宅风水≌≌ 移动到本区(2012-06-29)








    
常常天马行空,任凭独来独往。微信13170819208QQ106743730
级别: 贵宾

UID: 390
精华: 0
发帖: 1259
威望: 188 点
金钱: 13360 RMB
贡献值: 15 点
好评度: 31 点
在线时间: 9524(时)
注册时间: 2008-01-08
最后登录: 2018-04-24
沙发  发表于: 2012-06-28 20:39

好地,好地。。。可成旅游景点了。
常常天马行空,任凭独来独往。微信13170819208QQ106743730
级别: 贵宾

UID: 390
精华: 0
发帖: 1259
威望: 188 点
金钱: 13360 RMB
贡献值: 15 点
好评度: 31 点
在线时间: 9524(时)
注册时间: 2008-01-08
最后登录: 2018-04-24
板凳  发表于: 2013-05-15 22:36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楼主音讯全无呀
常常天马行空,任凭独来独往。微信13170819208QQ106743730
级别: 贵宾

UID: 390
精华: 0
发帖: 1259
威望: 188 点
金钱: 13360 RMB
贡献值: 15 点
好评度: 31 点
在线时间: 9524(时)
注册时间: 2008-01-08
最后登录: 2018-04-24
3楼  发表于: 2013-05-15 22:43

到东关寨,交纳了20元/人的卫生管理费,进得寨子开始参观。据收费的大嫂介绍,目前寨子里只住了几户人家。但不管怎样,还是有些人气的。老宅最怕空荡无人居住,既不利于维护,也让游人兴致骤减。

寨子由于建成时间距今过于悠长,历经百年的风雨洗刷,显得颇有些荒凉和破旧衰败,倘有大笔维修资金,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那么,这所城堡式古民居,定能旧貌换新颜。

古民居被称为凝固的乐章、石头的册页、艺术的载体,它集建筑结构、造型、壁画、雕刻等于一身。位于福清一都镇东山村的“东关寨”,是福建东南沿海较为罕见的“城堡式”建筑,其独特的建筑风格,折射出福清历史遗存的广博与深邃。
明嘉靖年间,倭患猖獗,沿海人民普遍存在防御心理,因而纷纷筑堡自卫。百姓或联合各姓宗族,或同一强宗大族,以“土堡”的形式结成一个具有半军事性质的乡族组织,共同抵抗倭寇的侵扰。“东关寨”堪称“别墅式”或“古城堡式”建筑的代表,
常常天马行空,任凭独来独往。微信13170819208QQ106743730
级别: 贵宾

UID: 390
精华: 0
发帖: 1259
威望: 188 点
金钱: 13360 RMB
贡献值: 15 点
好评度: 31 点
在线时间: 9524(时)
注册时间: 2008-01-08
最后登录: 2018-04-24
4楼  发表于: 2013-05-15 22:44

与闽西的土楼有异曲同工之妙。
“东关寨”建于清乾隆元年(1736年),距今有270多年历史,系何氏家族为防御盗匪而联合筹资兴建的。为土木结构,分上、下两层,共99间,呈长方形状,总长76米,宽55米,系中轴线对称布局,3座并排,中厅面阔5间,进深1间。围墙下面为花岗岩垒砌而成,上半部为土筑,厚约两米多,寨内有跑马道(又称环寨唢廊),宽两米,可供跑马巡逻。寨墙上开有小窗,供了望射击用。环寨唢廊内有三列建筑。正对面南主寨门的这列建筑为主建筑,系风火墙式建筑,共有三进。主建筑两侧的两列建筑则是横向的,所以又叫横厝。寨在东南、西南、西北三处开门,寨门为石枢木板门,以重阳木制成,十分厚重。门顶有出水洞,以防寨外的人火攻寨房。
据何氏第13代子孙说,何氏寨主始祖少年时穷困潦倒,在其舅舅家里做帮工。其舅舅是当时的地主,拥有大片山林农田。有一天,少年何氏跟随舅舅上山伐木,见满山遍野杉木郁郁葱葱、密密匝匝,便对舅
常常天马行空,任凭独来独往。微信13170819208QQ106743730
级别: 贵宾

UID: 390
精华: 0
发帖: 1259
威望: 188 点
金钱: 13360 RMB
贡献值: 15 点
好评度: 31 点
在线时间: 9524(时)
注册时间: 2008-01-08
最后登录: 2018-04-24
5楼  发表于: 2013-05-15 22:45

舅说:“这么多的杉木,我将来建房造屋时能否给我一些?”舅舅听了哈哈大笑:“外甥何时能建房造屋,所需杉木全部由舅舅供给。”外甥说:“一言为定?”舅舅说:“当然说话算数!”
后来,传说这位“东关寨”何氏始祖在犁田时,发现一窖白银,就去找舅舅要求兑现诺言,其舅舅也就乐观其成。于是,这位“东关寨”何氏始祖便把附近的名工巧匠都请来,还雇来风水先生。奠基那天,锣鼓鞭炮响彻整个东山村,附近数百村民围观这一庆典盛况。数十名木匠和石匠,再加上上百名民工,花了两年时间,才把这座宏伟高大的民居建好,并取名““东关寨””。
从乾隆元年至今,何氏子孙已繁衍至第13代。现在,除了部分住户搬迁外地,尚有十几户何氏后裔仍然居住在这座古老的“东关寨”里。
“东关寨”依山而建,背靠大山,地势高爽,负阴抱阳,每间房屋院落都递次升高,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可谓占尽天时、地利、人和,达到天人合一的至善至美的境地。纵观全寨,其规模宏大、风格独特、布局合理、结构紧凑、桁架巧妙错叠,基本保持清代以来的建筑风格,对研究清代建筑艺术风格具有极大文物价值。
近几年,“东关寨”已被辟为福清西部旅游胜地之一,并被列为福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备受省内外游客的青睐。
































































































































































































延伸阅读(以下两篇游记摘自互联网):

其一:

东关寨,位于福建省福清市一都镇东北方向的东山村。该村辖6个自然村,25个村民小组,人口2300多人,而东关寨里的住户就有27户100多人,这里的户主全部姓何。
东关寨虽然座落在半山腰,可是至今仍然依稀可见数百年以前的古驿道盘旋而至。如今从福厦路甘厝口到东山村仅19公里,而从福州经过永泰进入东山村只有近50公里,优越的地理环境也为前往东关寨旅游探密的人们提供了便捷。
据史料记载,东关寨建于清乾隆元年(1736年),至今已有260多年的历史,是一座国内少有的集军事防御和民居于一体的城堡式建筑。在距东关寨数百米的山坡下,我们就可以看见在10余株“黄山松”的点缀下,有一座气势雄伟的建筑物傲然屹立于半山坡,那就是东关寨!东关寨宽55米,进深76米。寨墙基座和墙体下半部均用岩石砌成,分别高达10多米呢,难怪东关寨如此气势磅礴!
陪同我们游览的“寨主”何德龙老人介绍说:东关寨寨房为土木结构,呈长方形中轴线对称三进布局,由门楼厅、正厅、后楼院等组成,两旁别院各居左右。寨分上下两层,共有99间。寨内房屋分若干小单元,并以防火墙和火道隔离,各进之间还隔以高墙。这一奇特的建筑风格,颇似安徽地方独具特色的“骑马墙”,为东关寨避免毁于火患作出重大贡献。据测量,环寨内一周共有260多米,寨民可以在里面奔跑巡逻并抵御外敌。现如今,如若外人进入寨内,在没有“导游”的情况下,还是宛若进入迷宫。据有关专家称,东关寨的建筑属于一座典型的家族聚居式的山区古民居,与永定土楼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一奇特的古民居,不但是专家研究清代建筑艺术的重要实物,也为市民不须远足就能一饱“土楼”风貌提供便利。听着何德龙老人的介绍,我们发现不时有一丝笑意掠过老人的眉梢,老人家在为先人能有如此精明的杰作而自豪呢!
在东关寨的大门和两个侧门,我们发现那“门”非常特别。何老先生介绍说,山寨的墙垣厚度达2.5米,全是用方石砌就,难怪这门如此“深”。经过何老先生指点,我们知道了这里每扇门板都是用特殊材质重阳木制作的,因而门板既坚硬又防水耐火。同时,看见了门上的“机关”,那里有三个小洞,一旦土匪用火攻大门,寨内的人们可以从上面用水浇灌予以灭火。寨内的第二层楼,环寨一周设有1.5米宽的跑道,墙垣上设有了望孔,旁边挖通着枪孔,从了望孔向外展望,寨外风景一目了然。奇巧的是,了望孔用两块杉木板构成,高约盈尺,内大外小,成三角状;而枪孔又分为炮孔与枪箭孔两种,大小不一,真可谓易守难攻。何氏先人在设计山寨的建筑时真是用心良苦,为近三百年来的历代子孙抵防匪患提供了天然保障。为此,何老先生还向我们述说了一则鲜为人知的故事:1933年秋天,当时称霸一方的土匪头子蓝朝旗,系永泰县塘前乡芋坑村人氏。蓝朝旗匪部横行永泰、福清、莆田三县农村,强行派捐索款,敲诈勒索,无恶不作,周边穷苦百姓携儿带女,纷纷躲进东关寨。民众自发组织民团,依据天险自保。8月上旬,蓝朝旗匪部纠集匪兵一千多人,把东关寨包围得水泄不通。所幸东关寨何氏祖先在建寨时设计的防火、防匪装置发挥了作用。寨民们充分利用了了望孔,观察土匪的一举一动,利用枪炮孔,架起土炮,操起猎枪向土匪轰击,与蓝朝旗匪部对峙了九十三天。最后,在外部援军的震慑下,蓝朝旗匪部不得不撒回五红新钟大化的深山里去了。经此一战,东关寨名声大振。
听着故事,我们不觉来到正厅。这正厅,是整座东关寨的核心所在。在那里我们不但欣赏到了许多做工精细的透雕工艺作品,如渔、樵、耕、读,如舞龙舞狮,以及石浮雕历史故事;还耳闻目睹了一些不为外人所知道的“秘密”。其一,两口溜金陶泥大缸。何老先生说,这两口大缸有一则传说,东关寨系一何姓放牛娃路拾白银后兴建的,装银的两口缸子现今还存放在进入第二进的台阶两旁,何氏家族后人因此还保存着这位先人的画像哩。何老先生仿佛意韵未了,他接着很神秘地说,据说还有两缸白银还没有寻找到呢。然而,依据现代的科学推断,这两口缸子当是当年何氏先人用来防火的容器。古时候没有消防车等现代化消防设备,一口口盛水的大缸便是当时最好的消防器材了。其实此举也是有案可稽的,同时代的清王朝就在故宫的四周摆满铜缸,其作用就是用于灭火。其二,屋檐下的转轴。在正厅的屋檐下,现存一根碗口粗两丈余的木质转轴,堂前游廊的屋檐下,一根长短一致的麻竹与之相对应。何老先生说,正厅是全寨集中活动的地方,寨内的婚丧庆典仪式大都在此举行。为防日晒雨淋,先人们设计了这套转轴设备,是谓“漫天布”。启用时将转轴转动,“漫天布”从屋檐下扯出挂在堂前游廊的屋檐下,为防止下垂,在天井中间以两根立柱及麻竹支撑,搭盖成“人”字形。此独到的发明,迄今在福清市尚属鲜见。其三,屏上题诗。在东关寨里随处可见土木结构,房间之间也多以木板相隔。而在正厅前的一扇画屏上,我们惊奇地发现了一处不起眼的何氏先人留下的木刻题诗。该题诗二寸见方,刻在翻开的“书本”上,左页为唐代著名诗人王之涣留下的千古绝唱:“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右页则署“东山主人”,诗曰:“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这一发现对研究东关寨寨主的文化品位,以及兴建东关寨的时代背景将提供一定帮助。
当然,东关寨的“秘密”远不止这些。东关寨的许多谜也是令人费解的:民间传说几百年前的东关寨是“土匪寨”,与今天人们公认的“防匪寨”就大相径庭;东关寨内数十户住家用的都是柴灶,在那拥挤的厨房里就不怕发生火灾;数百人集中居住在如此拥挤的寨内,饮用水生活用水如何解决。。。。。。
步出东关寨,我们心情久久无法平静,既为何氏祖先能在数百年前就建造出如此气势恢宏的古民居心生崇敬,又为东关寨能基本完好地保存至今感到欣慰。原来,早在1981年2月,福清市就把东关寨公布为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近年又被列入福清西部旅游区开发景点,目前新修的水泥路已经直接通到寨口了。
美哉,东关寨!伟哉,何氏先人!



其二:

山风,轻快地抚摸着大地母亲的肌肤;紫花,愉快地露出迷人般的灿烂笑容;阳光,欢快地跳动着金色梦幻的舞曲。在踏上通往福清一都镇东山村的路上,你的感觉、你的心情,甚至你的血液,都会油然滋生一种诱惑的亢奋,一片向往的欲望,一股冲动的奔放,因为这都缘自久远神秘的传说和眼花缭乱的现实--东关寨!
当我们在距东关寨数百米的山坡下,耳畔传来山间的鸟鸣声,脚踏实地沿着至今仍依稀可辨的百年古驿道盘旋而上时,抬头仰视,忽然映入眼帘的是远处十几株在轻纱晨雾缭绕下朦胧若现的黄山松。随着脚步的加快,黄山松后有一座气势磅礴、傲然屹立于半山坡的古代土木结构建筑,由远而近清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它就是东关寨。同行人不禁眼发异彩,频发疑惑,唏嘘感慨:这难道就是民间先人传说的“土匪寨”,或今人盛赞的“防匪寨”?两种大相径庭的说法,别出心裁的古老建筑,其实记载的是300多年前点滴坎坷曲折的沧桑,见证的是无数兴衰风雨的日子,演绎的是太多虚实神秘的故事。这也许,就是你我他怦然心动、慕名而来的缘由……
“土城堡”防匪建筑,来自何氏先人的奇思妙想;
我们走进东关寨,已过中午时分。步入正门大厅,发现寨内住有数十户人家,这让百年风雨洗涮的破旧“土城堡”略显几分生机。陪同记者的“寨主”何铭坤老先生介绍,东山村有6个自然村,人口2300多人,其中常住东关寨的有27户100多人,户主全部姓何。在我们眼里,如今的何氏人家,虽多数人早已走出这群峰连绵的大山,但留寨兴业的,生活却也呈现出安居乐业的景象,这让原本不动声色的“土城堡”又活灵活现起来了。
据何老先生说,570年前何氏祖先携带妻儿老小23人,为逃避兵荒马乱,从闽南漳浦来到东山村这深山老林安居,建起了一百多平方的“茅草小屋”。随着六、七代何氏家人的人兴业旺,他们又在不远的前方山腰建起了第二座初具规模的小“山寨 ”。在它的寨门右边道旁,有当年何氏祖先种下的一棵绿吐新芽 、如今已是三百多年“高龄”的老根盘错的荔枝树为证,它仿佛诉说着“山寨”的历史变迁和沧桑,目睹着后来又在半山坡依山而建的东关寨的辉煌和没落。
据史料记载,东关寨始建于清乾隆元年(1736年),迄今已有270多年的历史,是一座国内少见的将军事防御、民居生活、古朴风情等特点融为一体的“土城堡”式建筑。东关寨宽55米、进深76米,其墙体基座和墙体下半部均用岩石砌成,分别高达10多米,远处遥望,给人一种气势恢宏、傲然挺立的感觉。整个山寨为土木结构,呈长方形中轴线对称三进布局,由门楼厅、正厅堂、后楼院落等组成,两旁楼院各居左右,整个寨房分上下两层,共有99间。寨内房屋又分若干小单元房,并以防火墙和防火道隔离,各进之间还隔以高墙,颇似安徽地方独具风格的“防火墙”,其主要功能是为了避免火患。据“寨主”介绍,历史上东关寨内曾发生过几次小火灾,均因防火墙、道的功能发挥而幸免于难,同时也有多次遇到周边土匪袭击而化险为夷的记录,真所谓“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呀!
说它是奇妙的“土城堡”建筑,其神妙之处究竟在哪里呢?
一妙:东关寨内环寨一周总长有260多米,寨民可以在寨内自由奔跑巡逻并抵御外敌。若外人不熟悉寨内的循环路径,宛如进入一个迷宫,好像一只无头苍蝇,使你在东张西望中不知不觉迷失方向。山寨建筑的构想布局,与永定土楼建筑有异曲同工之妙。
二妙:东关寨的大门和两个侧门非常特别,除了山寨的墙垣用大方石砌就,厚度竟达2.5米,经得起一般枪弹、炸药外,大门板是用特殊的重阳木制作的,使大门变得更加坚硬而又能防火防水。同时,大门上方暗藏“机关”,设有三个小洞。据说这三个小洞是为了防止土匪用火攻大门时,寨内人可以从上面用水浇灌予以灭火。
三妙:东关寨的二层楼,环寨的墙垣上都设有瞭望孔,一旁开通着枪孔。从瞭望孔向外展望,寨外草木风光一目了然。但神妙之处在于,瞭望孔是用两块杉木板架构的,高约盈尺,形成内大外小三角形状,另外枪孔又分为炮孔与枪箭孔两种,大小不一,具有易守难攻的特点。同时,整个依墙过道又是“跑马道”,据说当年寨人骑着马环寨巡逻,观察寨外动静。
正因为有了这一连串的奇思妙想,“寨主”何老先生为我们引伸出历史上的东关寨一次惊心动魄、勇斗匪徒的传奇故事:1933年的秋天,当时永泰县塘前乡芋坑村人蓝朝旗,称霸一方,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土匪头子。蓝朝旗匪部长期横行霸道于永泰、福清、莆田农村一带,强行派捐索款,敲诈勒索,无恶不作,周边穷苦百姓经常携儿带女,纷纷躲到东关寨避难。10月上旬一天,蓝朝旗匪部纠集匪兵千余人,将东关寨包围得水泄不通。寨外人头攒动、杀声震天,寨内众志成城,严阵以待。寨民们充分利用山寨设计的防火墙、瞭望孔等防匪装置,观察寨外土匪的一举一动,利用墙体上的枪炮孔,架起土炮、猎枪向土匪不断还击,匪徒寸步难行,始终难以攻破山寨大门,双方整整对峙了93天!最后在外部援军的震慑下,蓝朝旗匪部心不甘情不愿地撤回五红新钟大化的深山老林里去了。东关寨寨民们不畏强盗、抗匪安民的事迹和寨名一时传遍四方。
“土城堡”古朴文化,来自何氏先人的历史传承;
古朴的文化是传承沧桑历史的桥梁,沧桑历史是流淌古朴文化的血液。
东关寨有没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从现有东关寨的建筑、木质家具留下的痕迹看,答案是不容置疑的。只不过这种文化是在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基础之上的融合、吸收、消化而形成的一种古朴自我、带有何氏家族某种色彩的文化和历史。当我们煞费苦心地寻找这一答案时,“寨主”何老先生引领我们来到东关寨的正厅堂,顿时让我们瞳仁生辉,欣喜若狂!
正厅堂是整个东关寨的核心部分,这里飘溢着文香墨宝的古朴艺术气息,尤其是做工精致的雕刻工艺作品,如渔、樵、耕、读。我们一眼瞧见,在一幅寨民舞龙舞狮的石雕浮画内,人物与蜂蝶催春、山水美景等巧妙地融为一体,生动地展示了先辈们与自然万物和谐相处的境界,令今人回味无穷,心生遐想呵。题辞赋诗在正厅堂的屋檐、栋梁、扇门等地方随处可见,这是我们来前未曾料到的。在这里,你如果凝神细察,有时会让你心涌久违的喜悦和产生莫明的凝思。这不,当我们来到正厅的一扇画屏前,就惊喜地发现两首何氏先人留下的木刻题诗手迹。该画屏上的诗,只有二寸见方大小,几乎要让你贴着脸做“零”距离的欣赏,左页为唐朝大诗人王之涣的千古绝唱:“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右页则是署有“东山”诗人笔名的诗句:“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据说此诗的发现,对于后人探究东关寨寨主的文化品位,以及为何要选择在此地兴建东关寨这一独特建筑提供了有益的帮助。但不管怎样,东关寨宏大的独特建筑和精细的做工,可以想像当年何氏家族是何等的昌盛风光。
当我们围绕东关寨观察它的地形时,发现东关寨坐落的地理位置与其它山寨、村庄就显得格外不同。当你站在山脚下抬头远望,却无法看清东关寨究竟处在什么位置,不见人不见物的,几乎会让人产生“山穷水尽疑无路”的失望错觉。但沿着通往山寨蜿蜒曲折而上的山路接近尽头时,你忽然看到半山腰上路宽广、景露脸的山寨风光,这又给人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心旷神怡。山寨的建筑选址,从军事角度上分析,由于地理位置视角独特,自然形成易守难攻之特点,也就是说进也难退更难。试想不大的山道口如同窄小的门,一旦匪徒们进攻没有得手,一败涂地、仓惶逃窜,他们能轻而一举地死里逃生吗?
东关寨还有许多古朴文化与民间历史传说交融相映、难解难分的故事,并带有几分神秘和趣味。比如,我们在正厅堂发现有两口硕大的溜金陶泥大缸,据说这两口大缸与兴建东关寨有关。传说当年一何姓放牛娃在路上意外地拾到两大麻袋白花花的银子,一部份银子兴建了山寨,一部份则放进这两口泥缸,直到今天缸仍存放在进入第二进的台阶两旁,但缸里的银子还没寻找到呢。其实这两口缸的作用,据今人科学推断,是当年何氏家人用来蓄水防火之用,实属古时消防的工具,这与许多古寺院、古寺庙周围摆有若干个铜缸是一个道理,主要功能是蓄雨水防火灾。至于两口缸当年是否真有什么金银财宝,只有天知道了。另外,我们在正厅堂还看到这里是何氏家人举办婚丧庆典仪式的地方。在正厅堂的屋檐下,现存有一根碗口粗、两丈余长的木质转轴,另一根长短一致的麻竹与之相对称,何老先生说,举办热闹仪式时,这个转轴设备就是所谓的“漫天布”,起到遮阳防晒挡雨的作用。“漫天布”是从屋檐下扯出挂在堂前游廊的屋檐下,为使其不下垂,在天井中间以两根立柱及麻竹支撑,搭构成“人”字形。可以想像,这是一个既实用又美观的造型,把天、地之韵和人的灵巧灵感浑然为一体。这种独到的发明,迄今在古宅民居中颇为鲜见,这也给后人研究东关寨的民俗风情文化,留下了一个眼见为实的佐证。
当然,东关寨还有许许多多让人值得去探究和发挥想像的“秘密”。比如,让记者激情泉涌、心潮跌宕的是,在进入东关寨的山间小路旁,二块巨石上分别有赫赫大名的殴阳修留下的“夕阳台”、“三生石”题词。据传说,这是约1100年前欧阳修到闽江考察路经此地留下的题词,因为这条羊肠小道当时是通往福州的必经之路。可是,欧阳修为什么会欣然题词呢?迄今为止,没有任何文字记载,因此也就成了一个美好而难解的谜,可以任凭我们海阔天空地猜想——
欧阳修当年路过此地前往福州闽江之口,因路途遥远,于是在此附近村落歇脚小住几日。傍晚他站在高高的山岗上,欣赏这里夕阳无限美好的风光,感叹自己三生有幸来到此地看到此景。于是,他寄石抒怀:人生苦短,烦事纷纷,如果仕途已决,不如像这亘古不变长生不老的石头,长守此处,好好领略这 “世外桃源”的自然美景……
东关寨,宛如一瓶陈年老酒,不时散发出阵阵迷人的醇香。喝一口,沁人肺腑,回味无穷;瞧一眼,相见恨晚,魂牵梦萦。今天,东关寨已被列入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相信伴随着旭日东升,名声远播的效应,会有与日俱增的慕名者前来这里观光探秘。
好一个让人痴迷的东关寨呵!


  
 龙行天下风水论坛 » ≌≌阳宅家居≌≌ » 东关寨!!!先晒图!断断案!上数据!再反馈!!!